下班鈴聲清脆地響徹車間,忙碌了一天的工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說笑著開始收拾工具,準備下班。
趙四的名字,卻早已在一下午的時間里,伴隨著“一眼斷爐溫”的神奇事跡,傳遍了整個三車間,甚至飄向了相鄰的廠房。
他所過之處,總能收獲一道道復雜難言的目光——有難以置信的敬佩,有濃厚的好奇,也有難以避免的些許嫉妒。
一個學徒工,上班第一天就解決老師傅都頭疼的問題,這簡直聞所未聞。
“趙四,走,跟我去一趟主任辦公室。”周師傅臉上帶著壓抑不住的喜色和自豪,招呼了一聲。他這個名義上的師傅,雖然還沒教徒弟什麼,卻已然覺得臉上有光。
趙四應了一聲,在眾多目光的注視下,平靜地跟在周師傅身後,走出了喧鬧的車間。
車間主任辦公室內,李主任正拿著電話,語氣興奮地跟廠部領導匯報著今天的情況,重點自然是趙四這“意外之喜”。見周師傅帶著趙四進來,他很快掛了電話,臉上堆滿了笑容。
“好小子!趙四!你可真是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啊!”李主任繞過辦公桌,用力拍著趙四的肩膀,“上午報到,下午就又立一功!你這眼力,你這對材料的理解,絕了!老周,你這徒弟收得,可真是撿到寶了!”
周師傅笑得合不攏嘴︰“是塊好材料!一點就透,一學就會,不,他這根本不用教!”
李主任點點頭,神色認真起來︰“趙四啊,你的表現,我和周師傅,還有廠里都看在眼里。雖然是學徒工,但廠里絕不會虧待有功之人。你的學徒期,就由周師傅親自帶,這是咱們車間技術最好的老師傅,你跟著他,好好學,前途無量!”
“謝謝李主任!謝謝周師傅!我一定努力,不辜負領導的期望!”趙四立刻表態,語氣誠懇。
“好!要的就是這個態度!”李主任顯然對趙四的反應非常滿意。
他沉吟了一下,拉開抽屜,取出一個信封和一小疊票證。
“按廠里規矩,學徒工第一�月工資是十八塊五,月底發放。但你家里情況特殊,母親病著,妹妹還小,等錢用。我呢,就特批一下,給你提前預支半個月的工資,九塊二毛五,我給你湊個整,算十塊!另外,這是廠里福利發的幾張票,肥皂票、火柴票,你也拿著。”
李主任將十元錢和票證推到趙四面前︰“這錢和票,是我個人和車間對你今天表現的一點獎勵和心意,也是廠里對困難職工的關懷。拿著,給你娘買點藥,給家里添點東西,安心工作!”
十元錢!還有額外的票證!
雖然趙四系統空間里還有更多錢,但這筆錢的意義截然不同!這是他靠自己的技術和表現掙來的,是組織上的認可和關懷!
趙四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激動,他沒有推辭,鄭重地雙手接過︰“謝謝李主任!謝謝組織上的關懷!我一定更加努力工作,報答廠里的知遇之恩!”
“好!好!”李主任欣慰地笑著,“下班了,快回去吧,讓你娘也高興高興!”
趙四再次道謝,和周師傅一起退出了辦公室。
周師傅又鼓勵了他幾句,這才分開。
趙四揣著那帶著體溫的十元錢和票證,感覺腳步都更加輕盈了。
他沒有立刻離廠,而是先去了趟廠里的合作社(小賣部),用剛得的肥皂票和幾分錢買了兩塊固本牌肥皂,這才走出廠門。
夕陽西下,給宏偉的廠區鍍上了一層金邊。
趙四沒有直接回家。他理了理空間里還剩下的幾張全國糧票,又掂了掂那十元錢,心中有了打算。
預支的工資,正好給了他一個完美的理由,去購買那些家里急需卻又不好解釋來源的東西。
他再次來到了王府井百貨大樓。
這一次,他目標明確,直接走向藥品櫃台。
59年,很多藥品緊缺,尤其是一些營養補充劑和特效藥,往往需要醫院證明甚至特殊渠道才能買到,價格不菲且需要全國票證。
他仔細看了看櫃台里的藥品,最終選擇了一瓶橙色的魚肝油滴劑和一盒枇杷止咳露。魚肝油富含維生素A和D,對母親恢復體質、預防夜盲癥有好處;止咳露則能緩解她時常的咳嗽。這兩樣東西,在這個年代,堪稱“奢侈品”。
“同志,要一瓶魚肝油,一盒枇杷露。”趙四遞上錢和全國糧票。售貨員看了他一眼,報了價格,果然不便宜,幾乎花掉了他預支工資的一大半。但趙四毫不猶豫。
接著,他又走到文具櫃台,給妹妹趙妮挑了一個軍綠色的帆布書包,結實耐用,上面還印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紅字。又買了兩支鉛筆、一塊橡皮和一個嶄新的鐵皮鉛筆盒。
小丫頭上學總是背著一個破麻袋改的包,卻因為家里困難從沒抱怨,有了新書包,也能激勵她好好讀書。
采購完畢,預支的工資和部分全國糧票基本耗盡,但趙四心里卻無比充實。
提著大包小包走出百貨大樓,華燈初上。趙四看著街上匆匆的行人,心中對簽到系統充滿了更多的期待。
“工廠車間能簽到獲得技術,百貨大樓能簽到獲得生活物資和票證……如果去廠里的技術科或者圖書館簽到呢?會不會直接獲得技術圖紙或者更深奧的知識?”他默默思索著,規劃著明天的簽到地點。
他要借助系統,不斷地夯實自己“技術天才”的人設,並為自己和家庭獲取更多、更合理的資源。
回到南鑼鼓巷時,天已擦黑。
果然,他手里又多了幾個明顯是新買的物件,再次引起了鄰居們的注意。
但這次,趙四不等別人發問,就主動笑著解釋︰“廠里領導心善,看我家困難,給預支了半個月工資,讓給家里添點東西。”
回到家,母親和妹妹正在昏暗的燈下等著他吃飯。
“哥!”趙妮第一個看見他手里的新書包,眼楮瞬間亮了,像星星一樣。
趙四將東西一一拿出。他把魚肝油和加了療養丸的止咳糖漿遞給母親︰“娘,這是廠里預支了工資,給您買的藥。魚肝油補身子,枇杷露止咳。您按時吃。”
又把新書包、鉛筆盒和文具遞給眼巴巴的妹妹︰“妮兒,這是給你的。下半年開學,哥送你去。”
最後,他才拿出給自己買的工裝鞋和那兩塊肥皂。
張氏拿著那瓶昂貴的魚肝油,手都在發抖,眼淚撲簌簌地往下掉︰“好……好……我兒有本事了……娘吃……娘一定吃……”
趙妮抱著新書包,兩個眼楮彎彎的,小臉蹭著嶄新的帆布,喜歡得不得了。
小小的屋子里,再次被巨大的幸福和希望所填滿。
吃飯時,趙四再次輕聲叮囑︰“娘,妮兒,東西都是廠里預支工資買的,來路正。但外人問起來,就說只買了點必需品,別提具體花了多少錢,也別顯擺。咱們關起門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張氏和趙妮現在對趙四是言听計從,使勁點頭。
夜深人靜,趙四躺在板床上,听著母親均勻的呼吸和妹妹偶爾的夢囈,看著窗外透進的月光,內心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感。
技術等級要提升,家庭生活要改善,母親的病要根治,妹妹要上學讀書……這一切,都將在他的努力和系統的輔助下,一步步實現。
59年的風,似乎也變得溫柔了許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