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
    周英又愣了愣,隨即笑道:“你小子總能說出些讓人听不懂的話,不過听起來倒是挺靠譜。那你調研出啥了?”
    “情況不算樂觀。”
    方寧話鋒一轉,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以東關城西市的生意為例,雖然看著還好,商戶們卻都在抱怨利潤微薄,而官府的稅收,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三成。商戶賺不到錢,稅收自然縮水,這對國庫、對殿下您的產業,都不是好事。”
    周英聞言,臉色也沉了下來。
    他在西市有不少高端商鋪,近來確實感覺營收增長放緩,只是沒深究原因,如今听方寧這麼一說,頓時來了興致,問道︰“那你說的試點,能解決這個問題?”
    “正是。”方寧點頭道。
    “我的想法是,在西市劃出一塊區域搞試點,推行一套新的商業規矩,讓商戶們放開手腳賺錢,商戶賺得多了,稅收自然水漲船高,殿下您的產業也能跟著獲利。當務之急,就是把這個試點盡快搞起來。”
    周英對於方寧的能力本就十分佩服,再听到賺錢二字,更是毫不猶豫。
    “好!你想怎麼搞就怎麼搞,盡管放心大膽去做。若是出了什麼紕漏,或是有人敢從中作梗,本王替你擔著!”
    周英有這說這種話的豪氣,畢竟作為皇帝的第十六個兒子,竟然前面好多個皇子還沒有封王,周英十二歲就已經被封為趙王了。
    方寧要的就是這句話,當即拿出胡連連夜整理的調研報告,鋪在案幾上,開始詳細闡述自己的計劃。
    “殿下您看,西市如今的癥結,一是中間環節盤剝嚴重,二是進價太過龐雜,中間商層層加價,三是商戶各自為戰,不成規模。”
    “我的試點計劃,首先要打通運輸通道,由兵馬司負責護送物資,杜絕沿途過路費。其次,由咱們皇家總號下場,統一購買各種商品,因為量大並且有皇家撐腰,必然會把進價打下來,從而就避免了惡意抬價。”
    “最後,鼓勵商戶抱團經營,比如布匹商集中在一條街,糧商集中在一片區域,形成規模效應,吸引更多商戶百姓前來……”
    他口中的“規模效應”“集中采買”“打通供應鏈”等現代商業理念,周英起初听得雲里霧里,但耐著性子听方寧結合商鋪運營的實際情況解釋一遍後,竟漸漸豁然開朗。
    這位王爺雖耽于享樂,卻有著與生俱來的商業天賦,一點就透,甚至能順著方寧的思路補充幾句。
    “你說的抱團經營倒是有意思,若是把所有珠寶商集中起來,形成珠寶街,百姓想買珠寶就直奔那里,生意定然能更好。”
    方寧贊許地點頭道︰“殿下所言極是,這正是規模效應的精髓。集中經營能降低宣傳成本,還能形成品牌效應,讓西市成為京都百姓購物的首選之地……”
    兩人越聊越投機,從試點區域的劃分,聊到具體規則的制定,再到如何吸引商戶參與,話題漸漸延伸到更深層的商業理念上。
    方寧借著機會,向周英灌輸“市場經濟”的核心思想。
    “以往官府總愛干預商戶定價、限制經營品類,看似在規範市場,實則是捆住了商戶的手腳。真正健康的市場,應該由百姓的需求來決定。”
    “百姓需要什麼,商戶就賣什麼,百姓願意花多少錢買,價格就該定多少,這就是市場經濟。官府要做的,不是去指揮商戶怎麼做,而是維護秩序,打擊欺行霸市、囤積居奇的行為,讓商戶公平競爭。”
    在現代看來,市場經濟佔據主導地位,那是經過了上千年經濟運行規則取得的經驗結晶,在這個商業經濟還十分落後的年代,根本不存在市場經濟一說。
    某種程度上來說活,方寧簡直是在說天書,但趙王周英托著下巴,卻听得十分認真,時不時點頭附和,甚至有的時候提出自己的觀點,倒是給方寧不小的啟發。
    方寧笑道︰“殿下悟性極高!就像您的珍寶閣,之所以能獨佔高端市場,靠的是品質和地段,而非官府強制干預。”
    “若是讓其他商戶也能公平競爭,整個市場就會活起來,消費的人多了,客源多起來,您的生意也只會更好,而不是更差。”
    兩人一聊便忘了時間,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侍女幾次進來請示是否傳膳,都被周英揮手打發了。
    從清晨到傍晚,案幾上的茶水換了好幾壺,調研報告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方寧不僅敲定了試點的具體方案,更讓周英徹底接受了“市場經濟”的理念。
    周英看著方寧,眼中滿是欽佩。
    “方寧啊方寧,本王真是沒看錯你。你這腦子里裝的,到底是些什麼奇思妙想?這些法子若是真能推行開來,東關城的稅收翻番都不是問題,本王的財富,怕是真能翻好幾倍!而皇家總號,我不得不說,父皇看人是真的準,讓你來做這個掌櫃的,簡直太合適不過了。”
    方寧站起身,拱手道︰“殿下過獎了。這並非我一人之功,更離不開殿下的支持。有您在背後撐腰,我定能把試點搞好,讓東關城的市場煥然一新。”
    周英哈哈大笑,拍著方寧的肩膀︰“好!明日我就下令,讓西市所有商戶配合你!需要什麼人手、什麼資源,你盡管開口,本王一概滿足!”
    終于夜了,方寧和周英一天沒有吃東西,終于是肚子打鼓,于是趙王府的膳廳擺上了精致的宴席,八珍玉食羅列滿桌,燭火搖曳間映得杯盤 亮。
    周英拉著方寧入席,笑道︰“今日聊得投機,必須喝幾杯助興。你可別推辭,不然就是不給本王面子。”
    兩人推杯換盞,繼續交流。
    當然了,大部分時間都是方寧在講,而周英在听。
    方寧和趙王周英兩人正推杯換盞吃著喝著的時候,從外邊走進來一個身著月白錦袍、腰束玉帶的少年郎,眉眼間竟有幾分眼熟。
    方寧正好奇竟然有人不用通稟直達趙王府的內宅,卻看到那少年郎已走到跟前,抬手摘下頭上的玉冠,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如瀑布般散落,露出一張清麗絕俗的臉龐,不是館陶公主周睿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