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個月來,被陳捷以各種“程序瑕疵”、“風險隱患”為由卡住的項目,已經不下十個,涉及的總投資額,更是高達上億。
    這些項目,如果都能順利推進,安宜鎮今年的GDP,至少能再往上竄一大截,他蔣海山的政績簿上,也能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可現在,這些項目都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樣,動彈不得。
    再這麼下去,別說發展了,維持現狀都困難。
    蔣海山心中焦急,卻又無可奈何。
    陳捷的批示,從法理上,從程序上,都無懈可擊。
    自己如果強行要推,那就是違規,將來出了問題,責任還得自己扛。
    這個年輕人,用一張看不見的、由規則和程序編織成的大網,將自己所有試圖“靈活變通”的路徑,都給堵得死死的。
    不行,必須得找他談談了。
    蔣海山深吸一口氣,做出了決定。
    他拿起那份被打回來的紡織工業園項目報告,站起身,走出了自己的辦公室,徑直走向了隔壁那間略顯陳舊的副鎮長辦公室。
    “篤篤篤。”
    “請進。”
    蔣海山推門而入,看到陳捷正埋首于一堆文件中,神情專注。
    听到動靜,陳捷抬起頭,看到是蔣海山,臉上立刻露出了溫和笑容,連忙站起身︰
    “蔣鎮長,你怎麼親自過來了。”
    “沒事,正好過來走動走動。”蔣海山笑著擺了擺手,將手中的文件,輕輕地放在了陳捷桌上,“順便,也想跟陳鎮長你,聊聊天。”
    陳捷看了一眼那份文件,心中了然。
    他指了指對面的沙發,笑道︰
    “蔣鎮長快請坐,我給你泡茶。”
    “不用客氣,我自己來。”
    兩人在沙發上坐下,氣氛客氣,卻又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微妙。
    蔣海山沒有一上來就直奔主題,而是先拉起了家常,對陳捷這半個月來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陳鎮長,你來咱們安宜這半個月,可是給我們整個鎮政府,帶來了一股新風氣,讓我們這些在基層干了多年的同志,都打心底里佩服。”
    這番話,說得是真心實意。
    陳捷笑了笑,謙虛道︰
    “蔣鎮長你過獎了,我也就是紙上談兵,提了點不成熟的想法,主要還是靠下面同志們執行力強。”
    “你太謙虛了。”蔣海山擺了擺手,話鋒一轉,切入正題,“不過,陳鎮長,今天我來,也是想跟你探討一個問題,或者說,是一種工作理念上的困惑。”
    “你說。”陳捷坐直了身體,神情認真。
    “你也知道,我們安宜鎮,是市里確定的‘改革先鋒鎮’,是‘沖鋒鎮’。”蔣海山緩緩說道,“市里對我們的要求,就是發展,是又好又快的發展,為了這個總目標,允許我們大膽地試,大膽地闖。”
    “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南江省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一股敢為天下先的闖勁,就是殺出一條血路的拼勁。”
    “很多事情,在當時看來,可能不那麼合規,甚至有些違規,但只要它有利于經濟發展,有利于老百姓增收,我們就敢干,就敢闖。”
    “我們常說,發展中的問題,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
    蔣海山看著陳捷,語氣變得更加懇切︰
    “陳鎮長,我非常敬佩你的嚴謹和細致,你對每一個項目的把關,都做到了極致,這保護了我們干部,也規避了很多風險。”
    “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某些方面,把標準……稍微放寬一點點?”
    “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每一個項目,都必須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無缺,每一個程序,都必須嚴絲合縫,那我們的手腳,就被徹底捆死了,很多事情就根本干不成了。”
    蔣海山這番話,說得極有水平。
    他將自己,擺在了為安宜鎮發展大局著想的立場上,將陳捷,放在了一個過于“理想主義”、“不接地氣”的位置上。
    這是一種高明又隱晦的施壓。
    陳捷靜靜地听著,臉上沒有絲毫不悅,反而露出了贊同的微笑。
    “蔣鎮長,你說的這番話,讓我深受啟發,也讓我對自己這段時間的工作,有了一些反思。”陳捷先是肯定了對方的觀點,緩和了氣氛。
    然後,他拿起桌上那份紡織工業園的項目報告,推到蔣海山面前,笑問道︰
    “蔣鎮長,這份報告,你應該很熟悉吧?”
    “當然。”蔣海山點了點頭,“這個項目,從一開始的構想,到後來的招商洽談,都是我親自主導的,每一個細節,我都清清楚楚。”
    “那你肯定也清楚,”陳捷笑道,“這份報告里,有很多內容,不僅是沒有達到相應標準,甚至,已經是在違規操作的邊緣試探了。”
    蔣海山沉默。
    他當然知道。
    那份偽造的環評報告,那五百畝被悄悄劃入工業用地的基本農田,他都心知肚明。
    但他有自己的理由。
    “陳鎮長,我承認,這個項目在程序上,確實存在一些瑕疵。”蔣海山沒有回避,而是坦然地說道,“但是,任何一個大項目,在啟動初期,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干淨的。”
    “我們南江省有句話,叫‘先上車,後補票’。先把項目干起來,把投資引進來,把工廠建起來,等生米煮成熟飯了,那些所謂的程序問題,自然也就有辦法解決了。”
    “如果一開始就死摳著條條框框,那投資商早就被嚇跑了,項目也早就黃了,這才是對安宜鎮最大的不負責任!”
    蔣海山的聲音,帶上了一絲激動。
    這正是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也是無數在改革開放浪潮中,殺伐決斷的官員們,所信奉的圭臬。
    效率優先,發展為王!
    “蔣鎮長,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也部分認同你的觀點。”陳捷語氣溫和,“‘發展中的問題,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這句話,我也是贊成的。”
    蔣海山愣住了。
    那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