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乎是一個兩難的死局。
陳捷的眉頭,也微微皺了起來。
他上一世,見過太多因為征地拆遷問題處理不當,而引發的惡性群體事件,也見過太多基層干部,因為害怕擔責,而簡單粗暴地動用警力,最終將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慘痛教訓。
這種情況,得先把所有問題全部摸透,才好對癥下藥。
陳捷合上文件,抬頭看向李文軍,問道︰
“李主任,紅星村這次征地,補償標準是多少?是按照哪個文件來執行的?市里有沒有統一的指導價?”
“村民們主要的不滿點是什麼?是覺得補償總額低了,還是覺得補償款的發放不透明,不公平?”
“負責這次征地工作的同志,有沒有挨家挨戶地,把政策給村民們講清楚,說明白?有沒有認真听取過他們的訴求?”
“他們這次上訪,組織者是誰?主要訴求是什麼?有沒有提出一些具體的、可以商量的條件?”
這一連串問題,問得李文軍腦子懵懵的,完全跟不上陳捷的思路。
作為黨政辦主任,他只負責文件的上傳下達,對于征地這種具體的業務工作,他並不清楚其中的細節。
他只知道,派出所打了報告要錢,理由是村民要鬧事。
“這個……陳鎮長,具體情況,我……我不太清楚,要不,我讓征地辦的同志和派出所的同志,來跟您當面匯報一下?”李文軍結結巴巴地說道。
“不用了。”陳捷擺了擺手。
看到李文軍的表現,他就能大致猜到,這又是一次典型的、因為前期工作粗糙、溝通不暢、甚至是權力尋租而導致的基層矛盾。
而某些部門,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化解矛盾,而是如何用最簡單省事的方式,去“摁住”矛盾。
陳捷拿著這份申請報告,想了想,沒有做任何批示。
“好了,李主任,你先出去吧,把剩下的文件都留在這里,我今天上午,把它們全部處理完。”陳捷指了指桌上那座小山似的文件堆說道。
“全……全部處理完?”李文軍以為自己听錯了,“陳鎮長,這可有好幾十份文件呢,您……您看得過來嗎?”
“沒關系,你先去忙吧。”陳捷笑了笑,沒有再多解釋。
李文軍懷著滿腹的震驚與疑惑,退出了辦公室。
辦公室里,再次恢復了寧靜。
陳捷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經有些微涼的茶水,然後,將目光,再次投向了那堆積如山的文件。
他的眼神,變得無比專注。
對于別人而言,這是一堆枯燥、繁瑣、甚至充滿了陷阱的公文。
但對于擁有兩世記憶和頂級智囊機構歷練的陳捷而言,這,就是他最熟悉,也最擅長的戰場。
陳捷拿起第三份文件。
這是一份來自鎮文化站的報告,申請五十萬元資金,用于在鎮中心廣場上,修建一座大型的、帶音樂噴泉的“和諧文化主題雕塑”,以提升安宜鎮的文化品位。
陳捷看著這份包裝精美、辭藻華麗的報告,微微搖頭。
面子工程。
他拿起筆在上面批示,批示內容是先肯定對方的動機,然後指出了其方案的弊病,並為對方指明了下一步正確的工作方向。
有理有據,有破有立,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陳捷放下這份文件,又拿起了第四份文件。
這是鎮城建所提交的一份關于“鎮區主干道白改黑工程”的可行性報告,計劃將原來水泥路面的主干道,全部升級為瀝青路面,總投資預計超過兩千萬元。
陳捷仔細地看完了報告。
報告本身做得非常專業,從技術參數到工程預算,都無可挑剔。
但他卻在報告末尾,用筆畫了一個圈,然後在旁邊寫下了一行批示︰
“方案總體可行,但請城建所補充論證一個問題︰我鎮地下管網(包括供水、排污、燃氣、電力、通信)的現狀如何?是否存在老化、容量不足等問題?未來三到五年內,有無大規模升級改造計劃?”
“道路白改黑,是好事,但不能‘前腳剛鋪好,後腳就開膛’。必須將路面改造工程,與地下的管網升級工程,進行統籌規劃,一次性施工,避免重復建設,造成財政資金的巨大浪費。”
“請城建所聯合水務、電力、通信等相關單位,拿出一份地上地下一體化的綜合改造方案後,再提交政府辦公室審議。”
這份批示,展現出了一種超越了單個項目本身,進行系統性、前瞻性思考的宏觀規劃能力。
……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陳捷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他的筆,在文件上飛快地移動著,時而圈點,時而批注。
對于那些真正有利于安宜鎮發展、有利于民生改善的合理申請,他大筆一揮,果斷批準,並且,還常常會在後面,附上一些更具建設性、更具前瞻性的補充建議。
對于那些夾帶私貨、動機不純、或者華而不實的無理要求,他則毫不留情,一針見血地指出其問題所在,並以不容置疑的邏輯,予以駁回。
陳捷的每一份批示,都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同意”或“不同意”。
那里面,有對政策的深刻理解,有對民情的深切關懷,有對未來的深遠謀劃,更有對下屬工作的一種無形的、高水平的指導。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正午。
辦公室的門,被再次輕輕敲響。
是李文軍。
他手里端著一個飯盒,小心翼翼地走了進來。
“陳鎮長,已經十二點了,我給您從食堂打了份飯,您先歇會兒,吃點東西吧。”李文軍看著依舊在埋頭批閱文件的陳捷,輕聲說道。
陳捷這才如夢初醒般地抬起頭,揉了揉有些酸澀的眼楮︰
“謝謝你,李主任,你先放那兒吧。”
陳捷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指了指桌上那兩摞涇渭分明的文件︰
“這些,是已經批完的,左邊這摞是同意的,右邊這摞是需要退回或者補充材料的,每一份上面,我都有詳細的批示意見。”
李文軍的目光,落在那兩摞文件上,眼楮瞬間就瞪大了。
全……全都批完了?
這才一個上午啊!
他走上前,難以置信地拿起其中一份文件,那正是文化站申請修建雕塑的報告。
當他看到陳捷那份邏輯嚴密、有理有據、還帶著幾分不留情的批示意見時,暗暗心驚,這批示文件的內容,甚至比原鎮長東城書記還要專業和高級許多。
他又飛快地翻閱了其他幾份文件。
無論是對各種申請的巧妙轉化,還是對城建所工程的前瞻性補充,陳捷的每一份批示,都像是一件經過精心雕琢的藝術品,閃耀著智慧與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