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77章寫了一個會議,被關小黑屋了,我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放出來,不過那一章是大背景,不看也無所謂,不影響劇情餃接。
幾天後,中樞大院,辦公廳主任魏向敏的辦公室。
魏向敏,是一個看起來很溫和,甚至有些儒雅的老人。
但任何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這位執掌著國家神經中樞的大管家,擁有著何等縝密的心思和雷厲風行手腕。
他的辦公室里,此刻正坐著中政研主任,秦振陽。
“振陽同志,你可是稀客啊。”魏向敏親自給秦振陽倒上一杯茶,笑著說道,“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里視察工作了?”
秦振陽接過茶杯,也笑了︰
“魏主任說笑了……”
兩人一番客套,氣氛融洽。
魏向敏喝了口茶,話鋒一轉,切入正題︰
“振陽同志,說真的,你們研究室最近的工作,是越來越出色了。”
“無論是之前關于網絡輿論的報告,還是最近這份關于經濟新常態的策論,都非常有水平,非常有分量,可以說是想中央之所想,急中央之所急,為高層決策,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參考。”
“辦公廳這邊,都覺得,最近從你們研究室上報的材料,質量比以前,明顯高了一個檔次,不僅思想深刻,而且切中要害,連格式和摘要,都做得特別清爽,特別符合其他同志們閱讀習慣,給我們省了不少事。”
魏向敏這番話,是發自肺腑的。
他是大內總管,每天需要處理的,是來自全國各部委、各省市,雪片一般的文件和報告。
絕大多數報告,要麼是長篇大論,言之無物,要麼是部門利益訴求,夾帶私貨。
而研究室最近的這些報告,卻如同一股清流,總能用最凝練的語言,點出最核心的問題,提出最富建設性的建議。
這種變化,他感受得最真切。
秦振陽听到這番夸獎,臉上露出謙和笑容︰
“魏主任過獎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也是整個研究室同志們集體智慧結晶。”
“集體智慧,我當然相信。”魏向敏笑了笑,目光變得有些意味深長,“不過,我听說,你們的集體里,最近好像多了一個奇兵啊?”
秦振陽心中一動,知道對方這是在點自己了。
他也不再打官腔,而是順著魏向敏的話,半開玩笑地說道︰
“魏主任消息真是靈通,什麼都瞞不過你的眼楮。”
“我這也就是道听途說。”魏向敏笑了笑,“听說你們綜合局,新來了一個燕大的選調生,是個了不得的人才?之前醫改的‘三醫聯動’,東北振興的‘騰籠換鳥’,好像都跟這個年輕人有關?”
秦振陽點了點頭,沒有否認,臉上露出一絲欣賞與自豪︰
“是有這麼個年輕人,叫陳捷,是個難得的好苗子。”
“這孩子,身上有一股靜氣,也有一股靈氣,能沉下心來,在資料館里一坐就是一天,啃那些最枯燥的理論和歷史,基礎打得非常扎實。”
“他看問題的角度,又總能跳出條條框框,抓住事物本質,提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思路,比如上次那個網絡輿論報告里,他提出的‘失去解釋權’的觀點,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秦振陽頓了頓,又補充道︰
“最難得的是,這孩子雖然才華出眾,但為人非常謙遜低調,從不張揚,也從不居功,懂得把功勞讓給集體,讓給領導,是個政治上很成熟、很讓人放心的年輕人。”
“所以,我就讓周海,把他放在聯絡員這個崗位上,多磨練磨練,也讓他多跟你們辦公廳的同志們學習學習。”
秦振陽這番話,看似是在簡單地介紹一個下屬,實則蘊含了極高的語言藝術。
他夸陳捷,夸得有理有據,有血有肉。
既夸了他的業務能力,又夸了他的政治品德。
最後,還點出了自己對陳捷的培養和使用思路。
魏向敏靜靜地听著,心中對這個只聞其名,未見其人的陳捷,好奇心越來越重。
能讓秦振陽這樣的大學者,給出如此之高評價的年輕人,絕非等閑之輩。
“振陽同志,看來你是挖到寶了啊。”魏向敏由衷地感慨道,“一個好的聯絡員,有時候,真比一個司長還管用。”
“他不僅能把我們的文件精神完整地傳達過去,還能把你們研究室的智慧帶回來,讓我們能更精準地,為中央決策服好務。”
“我看,你們研究室最近報告質量的提升,跟這個年輕人的橋梁作用,是分不開的。”
魏向敏一語中的,點出了陳捷在這其中的價值。
秦振陽笑了,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有些話,點到為止即可。
魏向敏看著秦振陽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心中更是確定了自己的判斷。
秦振陽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用一種探討語氣說道︰
“向敏同志,說句心里話,像陳捷這樣的年輕人,確實是寶。但我也有點擔心。”
“哦?擔心什麼?”魏向敏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我擔心,這樣的好苗子,如果在京城這廟堂之上待得太久了,會不會慢慢就接不上地氣了?”
“每天接觸的都是頂層設計文件,打交道的都是領導,看到的都是宏大敘事,時間長了,容易和群眾脫離,忘了民間疾苦,忘了我們這個國家最真實的底色是什麼。”
“你我都清楚,一個脫離了群眾的干部,理論水平再高,業務能力再強,最終也只會變成一個懸在半空中的冰冷技術官僚,他的路是走不遠的,甚至可能會走歪。”
秦振陽這番話,說得情真意切。
陳捷的才華,毋庸置疑。
但他的成長軌跡,從農村到燕大,再直接進入中央核心部門,幾乎是一條完美的精英路線。
這條路線,讓他擁有了極高視野和格局,但也恰恰讓他缺少了一樣最寶貴的東西——在基層摸爬滾打的實踐經驗。
“秦主任,你說的沒錯。”魏向敏放下茶杯,神情變得嚴肅起來,“玉不琢,不成器,璞玉質地雖好,但還需要艱苦打磨,才能真正成為國之棟梁,你有什麼想法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