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第一天,沒有歡迎儀式,沒有培訓。
林南東直接扔給了陳捷一份文件。
“看看吧,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最新精神,你準備一下,做個會議紀要。”林南東說完,便又投入到了自己堆積如山的文件中去。
這就是研究室的節奏。
沒有適應期,沒有過渡期,來了,就是戰士,就要立刻投入戰斗。
陳捷拿起那份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文件,一股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涌上心頭。
熟悉,是因為上一世的他,雖然不在衛生系統,但作為一名中層干部,對這項牽動億萬民生、耗費無數財政、歷經數十年反復博弈的頂層改革,有過很多關注和研究。
他親眼見證了這項改革在未來幾十年里的曲折前行,見證了無數次政策調整、利益集團博弈,以及普通百姓在其中的期盼與無奈。
陌生,則是因為此刻他手中這份2009年初的文件,還帶著一種初生牛犢般的理想主義色彩和一種對未來路徑的朦朧探索。
文件里許多提法,在後世的他看來,顯得那麼稚嫩,卻又充滿了開創勇氣。
陳捷沒有像普通新人那樣,對這份枯燥的政策文件感到頭疼,反而如同一個棋手,在復盤一局自己已經知道結局的棋局。
他看得極其投入,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腦海中,無數來自未來的信息碎片,正與眼前這份文件上的文字,進行著高速踫撞與重組。
新醫改核心矛盾是什麼?
在這個時間點,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公益性”與“市場化”的道路選擇上。
衛生部等系統,更強調政府主導和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希望建立覆蓋全民的、公平可及的醫療保障體系。
而發改委、財政部等經濟部門,則更傾向于引入市場機制,通過競爭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將醫療視為一個可以拉動內需的巨大產業。
這兩種思路,沒有絕對的對錯,卻在現實中,常常表現為水火不容的路線之爭。
陳捷知道未來的最終走向,是兩條腿走路。
也就是一手抓公益,一手用市場。
但如何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合力,而不是相互掣肘,這其中蘊藏的,是極高政治智慧和制度設計的藝術。
陳捷正沉思間,林南東聲音在辦公室響起︰
“小陳,準備一下,下午兩點,綜合局牽頭,跟發改委社會司、財政部社保司、衛生部的幾個同志,開個內部研討會,主要是統一一下我們研究室在這項改革中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議口徑,你負責做會議紀要。”
“好的,林處。”陳捷合上文件,心中了然。
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研討會,更是一場小範圍內的神仙打架。
研究室作為最高智囊機構,其內部形成的統一意見,將對未來政策的最終走向,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下午兩點,研究室一間小型會議室里,氣氛嚴肅。
辦公室主任兼綜合局局長周海親自主持,林南東和陳捷坐在他下首。
對面,則坐著幾位來自不同部委,在各自領域都是專家級的人物。
發改委社會發展司的副司長錢閭,是一個五十歲左右,戴著金邊眼鏡,氣質儒雅但眼神銳利的男人,率先發言。
他手中拿著一份厚厚的數據報告,侃侃而談︰
“周主任,各位同事,我認為新醫改要取得成功,關鍵在于‘增量改革’,要大膽引入社會資本和市場機制,盤活現有的醫療資源。”
“我們不能再抱著公立醫院大包大攬的老路子不放,那是一條已經被證明效率低下、難以為繼的死路,醫療,首先是一個產業,只有產業發展了,蛋糕做大了,老百姓才能最終受益。”
他的話語邏輯嚴謹,數據翔實,充滿了經濟學家的理性與不容置疑。
話音剛落,衛生部政策法規司的副司長孫鋼就皺起了眉頭。
孫鋼是醫生出身,對基層醫療狀況有著深切的了解,他聲音不大,但字字鏗鏘︰
“錢司長,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觀點,醫療如果完全產業化,那資本的逐利性必然會導致醫療資源向高端、高利潤領域集中,而那些最需要醫療保障的普通百姓、農村居民,誰來管?”
“醫療本質是人命關天,是社會穩定的基石,它的第一屬性必須是公益性,而不是產業屬性,政府的責任,是提供公平可及的醫療服務,而不是把這個責任推給市場。”
兩人的觀點,針鋒相對,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改革路徑。
會議室里的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重。
接下來,財政部同志從財政兜底能力的角度,表達了對醫療模式的擔憂。
人社部的同志則從醫保基金的可持續性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和部門立場,言之鑿鑿,但誰也說服不了誰。
陳捷坐在角落里,一邊飛快地記錄著,一邊冷靜地觀察著。
主位上的周海,始終面沉如水,一言不發,只是偶爾用手指敲擊一下桌面。
陳捷明白,周主任在等,在看,在思考。
這場爭論,必須有一個破局者。
但這個破局者,絕不能是簡單地站在某一方,或者粗暴地和稀泥,而是要能提出一個全新的、更高維度的框架,將所有人的觀點都容納進來,並指明一個共同的前進方向。
會議開了三個小時,最終在一種“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主要分歧依舊存在”的典型官方結論中,不歡而散。
送走各部委的同志,周海將林南東單獨留了下來。
“南東,都听到了吧?”周海揉了揉太陽穴,臉上帶著一絲疲憊。
“听到了,主任。”林南東點了點頭,面色凝重,“錢閭他們,還是老一套,什麼都想推給市場,孫鋼他們又有點理想化,完全不考慮財政壓力,這兩撥人,根本擰不到一塊兒去。”
“是啊,擰不到一塊兒去,但我們的報告,又必須擰出來。”周海眉頭緊蹙,“上面等著用,下周一之前,必須拿出一份研究室的初步意見稿,既要體現中央保基本、強基層的精神,又要兼顧改革的活力和可持續性,這個活兒,不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