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

第31章 筆試第一,中組部的面試!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開心果打怪獸 本章︰第31章 筆試第一,中組部的面試!

    陳捷拿到申論試卷,目光掃過,第一道大題的材料,正是關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以及國家為此推出的四萬億投資計劃。

    問題是︰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危”與“機”的辯證關系的理解,並就如何“化危為機”,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提出對策建議。

    這是一個宏大而開放的題目,也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題目。

    在2008年底這個時間點,絕大多數人對四萬億計劃的看法,還停留在“強心針”、“救市良藥”的層面,普遍持肯定和贊揚的態度。

    一個普通考生,大概率會順著這個思路,大談特談這項政策如何力挽狂瀾,如何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但陳捷,卻從這個題目背後,看到了更深層次的,來自未來的拷問。

    他清楚地記得,四萬億計劃在短期內確實穩住了經濟大盤,但也為未來十年的產能過剩、地方債務風險、房價飆升等一系列問題,埋下了深遠伏筆。

    這是一個典型的,用短期猛藥,換取長期隱患的案例。

    如果他按照未來的後見之明,去全盤否定這項政策,那無疑會顯得自己政治不成熟,否定了中央在當時做出的重大決策。

    但如果他一味唱贊歌,又會顯得自己思想膚淺,缺乏批判性思維。

    這其中的分寸,極難把握。

    陳捷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這道題,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陳捷提筆,在稿紙上寫下標題——《于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以戰略定力駕馭經濟發展的“時”與“勢”》。

    標題起得四平八穩,充滿了官樣文章的韻味,但內里,卻暗藏機鋒。

    在文章開頭,他首先旗幟鮮明地肯定了四萬億計劃的必要性和及時性,將其定義為“在非常之時,行非常之舉,展現了黨和國家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卓越領導力和非凡魄力”。

    這是政治正確,是必須表明的態度。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引用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古語,指出任何一項宏大政策,都必然是利弊共生,關鍵在于如何興利除弊。

    在分析“利”的部分,陳捷沒有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將其上升到戰略高度,認為這項計劃不僅穩住了經濟,更重要的是,為我國爭取到了一個寶貴的戰略緩沖期,讓我們有時間在全球經濟格局的劇變中,重新思考和布局自己的位置。

    而在分析“弊”的部分,他更是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預見性。

    陳捷沒有直接說這項政策會導致產能過剩和地方債問題,而是用一種非常委婉和學術化的語言,提出了三個“需要警惕的傾向”。

    警惕“投資依賴”的傾向,避免重走粗放式增長的老路,必須將投資的重點,從傳統的鐵公基,逐步轉向能夠引領未來的新基建。

    比如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

    警惕“政府越位”的傾向,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更要尊重市場規律,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留出足夠生存和發展空間,激發市場內生動力。

    警惕“短期效應”的傾向,建立科學的政績考核體系,引導地方政府,從追求GDP的短期增長,轉向追求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普惠的發展。

    這三點“警惕”,每一條都精準地指向了未來十年華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痛點。

    但在2008年的語境下,它們又顯得如此“溫和”、“理性”、“富有建設性”。

    最後,在對策部分,陳捷提出了一個“加減乘除”的四字方針。

    “加”,是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

    “減”,是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為新動能騰出空間。

    “乘”,是發揮科技創新的乘數效應,以創新驅動發展。

    “除”,是破除制約市場活力的體制機制障礙。

    整篇文章,一氣呵成。

    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論深度,更有超前戰略遠見。

    它肯定了過去,立足于現在,更指向了未來。

    當陳捷寫完最後一個字時,這場筆試已經穩了。

    ……

    一周後,筆試成績公布。

    陳捷的名字,毫無懸念地出現在了面試名單的第一位。

    面試地點,設在中組部一間不對外開放的會議室里。

    當陳捷推門而入時,他看到會議桌後,並排坐著五位考官。

    坐在正中央的,是一位頭發花白、面容清 的老者,雖然穿著樸素中山裝,但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氣場,讓人不敢直視。

    陳捷從錢院長的資料里,看到過他的照片,這是中組部一位已經退居二線,但聲望極高的前副部長。

    他左手邊,是中組部干部一局的現任局長,一個戴著眼鏡,神情嚴肅的中年人。

    其余三位,也都是來自中央核心部委的司局級領導。

    這個陣容,堪稱豪華,也堪稱恐怖。

    “陳捷同志,請坐。”居中老者開口,聲音平緩而有力,“不要緊張,我們今天就是隨便聊聊。”

    陳捷拉開椅子,只坐了三分之一,腰板挺得筆直,雙手平放在膝蓋上,目光平靜地與主考官對視。

    “看了你的筆試答卷,寫得很好,很有想法。”老者先是肯定了一句,隨即拋出了第一個問題,“你認為,作為一名即將踏入中央機關的年輕干部,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極難回答的問題。

    說忠誠,顯得空洞。

    說能力,顯得自負。

    說勤奮,顯得平庸。

    陳捷略一思索,沉聲答道︰

    “報告各位領導,我認為,最重要的品質,是定力。”

    “哦?定力?”老者眼中閃過一絲興趣。

    “是的。”陳捷點了點頭,不疾不徐地解釋道,“我認為,這種定力,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信仰上的定力,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會面臨各種思潮的沖擊和各種利益的誘惑,只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堅定不移,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永不迷失方向。”

    “第二,是戰略上的定力,中央機關的工作,是國之大者,我們制定的每一項政策,都可能影響深遠。”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歷史眼光和全局視野,不為一時一事所惑,不為短期利益所動,始終堅持從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去思考和謀劃問題。”

    “第三,是人格上的定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作為一名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必須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喧囂中守得住寂寞,在誘惑前穩得住心神,在壓力下頂得住考驗。”

    “只有這樣,才能行得端,走得正,才能不負組織和人民的期望。”

    這番回答,層層遞進,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哲學思辨,更有個人修養。

    它將一個看似虛無的詞,闡述得具體而深刻。

    幾位考官都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方便以後閱讀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第31章 筆試第一,中組部的面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第31章 筆試第一,中組部的面試!並對權力之巔︰從中央選調生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