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中,“群眾獲得感”和“三位一體”評估體系,作為核心亮點,被重點提及。
雖然報告上署名的,是周海、高強、林南東這些領導,沒有陳捷的名字。
但所有參與者都清楚,那個年輕人,才是這份報告真正的靈魂。
這天下午,林南東將陳捷叫到了自己辦公室。
“陳捷,這份報告,你功不可沒。”林南東遞給他一份紅頭文件,“這是部里發下來的嘉獎令,雖然沒提你的名字,但你的貢獻,組織上都記在心里。”
“謝謝林處,這都是您和各位領導指導有方。”陳捷平靜地說道。
林南東看著他波瀾不驚的樣子,心中暗暗點頭。
這小子的養氣功夫,是越來越深了。
“你的實習期,也快結束了。”林南東話鋒一轉,“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一切听從組織安排。”陳捷的回答滴水不漏。
林南東笑了,他從抽屜里拿出一份表格,遞給陳捷。
“組織上已經替你安排好了。”他指著表格說道,“這是今年中央選調生的報名推薦表,我們研究室,今年有一個名額。”
“周主任和我都認為,這個名額沒有人比你更合適,你填一下,我們給你報上去。”
陳捷接過那張薄薄的表格,感覺它重若千鈞。
中央選調生!
上一世,他追悔莫及、抱憾終身的五個字,這一世,就這麼輕而易舉地,擺在了他的面前。
從燕園論壇的驚艷亮相,到研究室兩個月的潛心工作,他走出的每一步,都精準地踩在了通往這個目標的節點上。
陳捷的心髒在胸腔里劇烈地跳動,但臉上卻依舊保持著平靜。
他抬起頭,看著林南東,眼中充滿了真誠感激︰
“謝謝林處,謝謝周主任,謝謝組織對我的信任。”
沒有過度狂喜,只有一份沉甸甸的感恩和擔當。
林南東對他這副寵辱不驚的姿態,愈發滿意,他提醒道︰
“這只是第一步,推薦上去,還有筆試和面試,中組部的考察,非常嚴格,你不要掉以輕心。”
“是,我明白,我一定會全力以赴。”陳捷深吸一口氣。
填完報名表,陳捷走出了研究室大樓。
已是初冬,陽光透過光禿禿的樹枝,灑在身上,帶著一絲暖意。
他拿出諾基亞N73,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
“喂,小晴。”
“陳捷!”電話那頭,傳來甦晴驚喜的聲音,“你終于忙完了嗎?我好想你。”
听著愛人溫柔的聲音,陳捷心中所有的堅冰,瞬間融化。
“嗯,快了。”陳捷靠在牆邊,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溫柔笑意,“這個周末,有時間嗎?我們去看電影吧。”
“有,有時間!”甦晴的聲音里充滿了雀躍。
掛掉電話,陳捷抬頭望向遠方灰白的天空,心中那股因得到選調推薦而涌起的狂喜,逐漸沉澱為一種深沉而堅定的力量。
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推薦名額的珍貴,恰恰反襯出後續選拔的殘酷。
筆試和面試,將是兩道真正的天塹,橫亙在所有天之驕子面前。
陳捷沒有立刻返回宿舍,而是在燕園里緩緩踱步,開始規劃著接下來的備考策略。
中央選調生的筆試,與普通公務員考試截然不同。
它不考細枝末節的知識點,不考繁瑣的數學運算,甚至很少有標準答案。
它的核心,是考察一個人對國家大政方針的理解深度、對宏觀局勢的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復雜問題的策論水平。
說白了,它考的是“政治悟性”和“大局觀”。
而這兩樣東西,恰恰是陳捷最強的底牌。
上一世幾十年的宦海沉浮,讓他對國家機器的運轉邏輯、政策背後的深層博弈,有著遠超常人的洞察力。
他要做的,不是像普通考生那樣,去題海戰術,去背誦模板,而是要將自己腦海中那些來自未來的“結果”,與當前2008年的“起因”,進行一次系統性梳理和對接。
陳捷需要將那些零散的超前記憶,轉化為一套嚴謹的、符合當下語境的邏輯體系。
正思索間,一個熟悉聲音從身後傳來︰
“陳捷?真的是你啊!我還以為看錯了。”
陳捷轉過身,看到了學生會主席王晨。
他正一臉驚喜地向自己走來,身邊還跟著幾名學生會的干部。
論壇結束之後,王晨在校內的聲望達到了頂峰,尤其是在接受了央媒采訪後,他儼然已是燕園里最耀眼的學生領袖。
此刻的他,西裝革履,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洋溢著自信笑容,與幾個月前那個心胸狹隘的會長判若兩人。
“王晨會長。”陳捷笑著點了點頭。
“哎,還叫什麼會長,叫我王晨就行。”王晨熱情地走上前來,用力地拍了拍陳捷的肩膀,姿態親熱得仿佛兩人是多年的至交好友,“你小子,最近可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啊,論壇一結束,人就沒影了,大家可都想你呢。”
這話既拉近了關系,又半開玩笑地點出了陳捷的不合群。
陳捷心中明鏡似的,王晨今天這番姿態,絕非簡單的偶遇寒暄。
他笑了笑,語氣坦然地解釋道︰
“最近被學院的導師抓了壯丁,參與一個保密性比較強的課題研究,實在抽不開身,沒能多和大家聚聚,是我的不是。”
“保密課題?”王晨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隨即恍然大悟般地點了點頭,“原來如此,我就說嘛,以你的才華,肯定是被咱們學院的教授們當成寶貝疙瘩藏起來了,這是好事啊!”
他很聰明地沒有追問課題的具體內容,這是體制內交往的基本默契。
兩人寒暄了幾句,王晨話鋒一轉,將陳捷拉到一旁,壓低聲音,鄭重道︰
“陳捷,有件事,我想……想向你請教一下。”
“請教不敢當,咱們是同學,有什麼事你直說。”陳捷道。
王晨猶豫了一下,似乎有些難以啟齒,但最終還是開口道︰
“你也知道,我們都快畢業了,大家都在找出路,我呢,家里沒什麼背景,就指望著這幾年在學生會積攢的一點履歷。”
“最近,我們老家省里的組織部,搞了一個類似選調生的項目,面向全國幾所頂尖高校招人,我想去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