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辦公室里的眾人漸漸顯出疲態。
有人開始打哈欠,有人不停地揉著酸澀的眼楮。
唯有陳捷,依舊精神矍鑠,目光清亮,仿佛精力永遠不會枯竭。
他不僅要負責資料梳理,還要隨時應對林南東的提問,甚至還要幫其他同事校對他們負責部分的文字,確保其與整體風格一致。
他就像一個超級處理器,將所有涌來的信息,進行著高效而精準的運算和輸出。
凌晨四點,當林南東寫下最後一個句號時,整個人幾乎虛脫地癱在了椅子上。
他看著電腦屏幕上那篇一氣呵成、邏輯完美、文采飛揚的五千字初稿,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
“成了!”
辦公室里,響起了一陣如釋重負的歡呼。
所有人都站起身,活動著僵硬的身體,臉上掛著疲憊卻又興奮的神情。
他們看向陳捷的目光,已經徹底變了。
如果說之前還是審視和輕慢,那麼現在,則多了一份由衷的佩服和認可。
這個年輕人,不僅有思想,有才華,更有超乎常人的精力和一份甘于奉獻的踏實。
他用一個通宵的完美表現,徹底征服了這群心高氣傲的筆桿子。
“小陳,辛苦了。”林南東站起身,走到陳捷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今天,你當記首功。”
“林處言重了,都是在您的帶領下,我只是做了點輔助工作。”陳捷連忙站起身,姿態依舊恭敬。
林南東看著他,笑了笑,沒再多說。
有些話,不用說透,彼此心里明白就好。
從今天起,自己再也不能把這個年輕人當成一個普通實習生來看待了。
……
第二天上午九點,綜合局的局務會上。
周海主任拿著那份新鮮出爐的稿件,反復看了三遍,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驚訝,最後化作了毫不掩飾的贊許。
“好!好稿子!”周海將稿子在桌上輕輕一拍,“南東,你們二處這次打了個漂亮仗啊,一個晚上拿出這種質量的稿子,了不起!”
林南東臉上雖然帶著謙虛笑容,但眼中的得意卻藏不住。
“主要是部里領導催得急,我們也是被逼出來的,處里同志們熬了一個通宵。”林南東說道。
“通宵是值得的,”周海點了點頭,“南東,跟我說句實話,這篇稿子的核心思路,特別是那個‘三治融合’的提法,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周海是何等人物,他一眼就看出,這篇稿子的風格和思想高度,與林南東以往的水平,有明顯的躍升。
林南東心中一凜,知道這個問題必須實話實說。
在這樣的領導面前,任何貪功和隱瞞都是愚蠢的。
他坦然地說道︰
“報告周主任,不敢瞞您,稿子的核心框架和‘三治融合’這個提法,主要來自于我們處新來的一個實習生,燕大法學院的陳捷。”
“哦?”周海眉毛揚了起來,眼中閃過一絲濃厚興趣,“那個院長親自推薦來的年輕人?”
“是的。”林南東簡要地將昨天下午和晚上的情況匯報了一遍,他沒有夸大陳捷的作用,但也沒有絲毫貶低,只是客觀地陳述了事實。
“……這個年輕人,思想很敏銳,知識儲備也很扎實,最難得的是,態度非常端正,能吃苦,是個好苗子。”這是林南東最後的評價。
周海听完,拿起那份稿子,又看了一遍,緩緩地點了點頭,意有所指的說道︰
“人才難得啊,南東,既然是好苗子,就要用好,壓擔子,多鍛煉,不要怕他年輕,我們這里,不看資歷,只看能力。”
“是,我明白。”林南東心中一喜,知道這是局長在給自己授權。
會議結束後,周海像是無意間路過文稿二處,探頭進來轉了一圈。
他的目光在辦公室里掃過,最後落在了那個正襟危坐、埋頭整理資料的陳捷身上,停留了兩秒鐘,然後什麼也沒說,便轉身離開了。
但就是這短短的兩秒鐘,讓整個辦公室的氣氛都變得微妙起來。
一些敏銳的人都知道,這個年輕人,已經進入了局領導的視野。
從那天起,陳捷在辦公室的地位,發生了質的變化。
老張、小王他們,再也不會把他當成一個可有可無的實習生,遇到一些棘手的材料,甚至會主動過來向他請教。
“小陳,你幫我看看,這段關于社會組織參與治理的表述,是不是有點太軟了?”
“陳捷,你那有沒有關于長三角地區網格化管理的最新數據?”
面對這些,陳捷始終保持著謙遜和低調。
他從不直接否定別人的觀點,總是以商量的口吻說︰
“張老師,您看這樣調整一下會不會更好?”
他從不吝于分享自己的資料和想法,但每次都會強調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您做參考。
他用一種溫潤如水的方式,將自己的影響力,悄無聲息地滲透到整個處室的業務中去,贏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和尊重。
陳捷很清楚,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真正的智慧,不是鋒芒畢露地蓋過所有人,而是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最終卻能匯成江海,無人能擋。
……
平靜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新的挑戰接踵而至。
為了推進一項重要的改革試點工作,研究室決定成立一個跨部門的聯合課題組,由綜合局牽頭,聯合經濟局、黨建局等幾個核心業務局,共同起草一份高規格調研報告。
而這個課題組的第一次踫頭會,就充滿了火藥味。
會議由周海親自主持,各局都派出了自己的精兵強將。
綜合局這邊,自然是林南東帶隊。
他還特意帶上了陳捷,讓他作為記錄員列席會議。
會議一開始,經濟局的副局長高強,一個以強勢和傲慢著稱的人物,就率先發難。
“周主任,各位同事,”高強清了清嗓子,語氣中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這項改革,核心是經濟體制的創新,我們經濟局已經做了一個初步的方案,我認為應該以我們這個方案為基礎,進行深化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