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快馬加鞭,胯下駿馬四蹄翻飛,馬蹄踏在官道的塵土上,發出急促的“嗒嗒“聲。不到一個時辰,陽谷縣的城牆已然在望。時值深秋,城門口人來人往,比往日更加熱鬧。商販的吆喝聲、車馬的 轆聲、行人的談笑聲交織在一起,顯得格外繁華。
武松勒住馬韁,遠遠望見“金狀元“酒樓前人聲鼎沸。那座新搭的擂台格外醒目,披紅掛彩,台上台下圍滿了人。鄆哥正在台上主持比賽,聲音洪亮有力︰
“這位好漢已經喝到第二斤了!再加把勁,就能獲得贈酒一壇!“
台下頓時爆發出陣陣喝彩聲。武松注意到,排隊等候參賽的人從酒樓門口一直排到街角,少說也有二百余人。更讓他驚訝的是,不少人都提著印有“五糧液“字樣的酒壇從店里出來,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我離開還不到半月,兄長這生意竟做得如此紅火了?“武松心中暗忖,卻也不免升起一絲疑慮。他記得清清楚楚,兄長武大郎從前連喝酒都少,更別說釀酒了。這突如其來的五糧液,確實令人起疑。
他沒有直接回縣衙,而是先來到酒樓對面的茶肆,要了個二樓的雅間。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地觀察到“金狀元“門前的一舉一動。
“客官要用什麼茶?“店小二熱情地招呼。
武松壓低聲音︰“先來壺龍井。對面"金狀元"的五糧液,你可嘗過?“
店小二頓時眉飛色舞,一邊擦桌子一邊說︰“客官是外地來的吧?這五糧液可是咱們陽谷縣現在的頭牌好酒!就是價錢貴了些,一小壇也要一百文銀子。小人前日攢了半個月工錢,才買了一小壇嘗鮮。那滋味......嘖嘖,初入口時覺得辛辣,回味卻綿長醇厚,真是前所未見的好酒!“
武松不動聲色地品著茶,目光始終沒有離開對面的擂台。只見鄆哥在台上指揮若定,伙計們穿梭往來,為參賽者斟酒、記錄,一切井然有序。排隊的人群中,有粗布短打的力工,有錦衣華服的商賈,甚至還有幾個文人打扮的秀才。
正觀察間,武松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向茶肆走來——正是他手下的衙役趙虎。武松立即起身,趙虎上樓的趙虎過來坐在對面。
趙虎急忙上來見過武松,氣喘吁吁道︰“都頭,您交代的事辦妥了。“
說著,趙虎拿上來兩壇小巧玲瓏的酒壇,泥封完好,壇身上貼著紅紙,上書“五糧液“三個紅紙黑墨色的大字。
“都頭,這酒可真不便宜。“趙虎咂咂嘴,“一壇就要一百文銀子。要我說,武大掌櫃是您兄長,您要喝酒直接去取便是,何必讓小的去買......“
武松打斷他︰“不可。可有人認出你?“
趙虎搖頭︰“沒有。小的特意換了便服,裝作普通酒客。不過......武大掌櫃不在店里,是潘娘子接待的。她認出小的了,還問您是否回來了。“
武松眉頭微皺︰“你怎麼說?“
“按都頭吩咐,小的說您還在外地公干,不過就快回來了。“趙虎壓低聲音,“潘娘子听了很是高興,說等您回來了,就不怕王霸那廝找麻煩了。“
武松點點頭,拍開酒壇的泥封。頓時,一股濃郁的酒香溢出,這香氣醇厚中帶著甘甜,與他以往聞過的任何酒香都不同。他小心地倒出一些在隨身攜帶的酒囊中,但見酒液清澈透亮,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般的光澤。
輕抿一口,武松眼中閃過驚異之色。這酒初入口時覺得辛辣,但很快便化作一股暖流,醇厚綿長,余味悠長。
武松經年走南闖北,喝過酒無數,但是這“五糧液”確實與他喝過的任何酒都不同。
“這酒......“武松沉吟道,“果然與眾不同。“
趙虎低聲道︰“都頭,西門府上的錢師爺帶著幾個商戶,正在縣衙告狀,說武大掌櫃賣的是假酒。知縣大人急召您回去呢。“
武松眼中寒光一閃︰“這個西門慶,真是陰魂不散。你先回衙復命,我馬上就到。“
趙虎走後,武松又觀擦了一會兒樓下對面的“酒神擂台賽”。
暗中思忖,自己的這位哥哥真的變化太大了。以前短小枯干,唯唯諾諾,沒人看的起,瞧得上,就連嫂子金蓮對他也十分厭惡。
而現在,兩三個月不見,自己去了一趟京城。回來後哥哥竟然發生了天大的變化,買賣做的越來越大,整個人好像也變了,似乎長高了不少,而且說話,辦事沉穩,老練。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哥哥哪里來的這麼多鬼點子,花花招子,“靈草餡餅”,“金狀元”,“酒神擂台賽”,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和認知。
而且,似乎這還不是哥哥的全部,他感覺武大哥哥還會做出更多的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來——哥哥到底還隱藏了什麼呢?
武松來到縣衙時,但見大堂上氣氛緊張。錢師爺帶著五六個商戶站在堂下,個個義憤填膺。趙知縣坐在堂上,面色凝重,師爺站在一旁,也是眉頭緊鎖。
“趙大人,“錢師爺振振有詞,“武大郎一個賣炊餅的,從未學過釀酒,突然釀出這等怪酒,其中必有蹊蹺!這酒味道怪異,飲後口干舌燥,說不定用了什麼傷身的藥材!“
一個身著綢衫的胖商人接口道︰“是啊大人,這酒初喝時覺得新奇,可過後總覺得喉嚨發干,定是摻了什麼東西!在下經營酒肆二十年,還從未見過這樣的酒。“
另一個瘦高個的掌櫃也附和︰“錢師爺所言極是。這“五糧液”價格昂貴,一小壇就要賣一百文銀子,比市面的“陽谷板燒”貴上三倍不止,這次豈不是坑害百姓?“
趙知縣揉了揉太陽穴,顯得十分為難。他自然知道西門慶與武大郎有過節,但如今有多家商戶聯名舉報,也不能置之不理。
正在這時,武松大步走進堂內。他先是向趙知縣行禮,然後目光如電般掃過錢師爺等人。
“武都頭回來了!“堂上衙役高聲通報。
趙知縣如釋重負︰“武都頭來得正好。西門大官人舉報令兄售賣假酒,此事你怎麼看?哪這兄長說來也是,最近不知怎麼這麼能折騰,就不能安穩做生意?“
武松轉身面對錢師爺,聲音冷峻︰“錢師爺,你說我兄長的酒是假酒,可有真憑實據?“
錢師爺被武松看得心里發毛,強自鎮定︰“這......這酒味道怪異,與尋常酒水大不相同,不是假酒是什麼?武都頭若是不信,大可問問在場的各位掌櫃。“
那胖商人立即道︰“是啊武都頭,這酒味道確實古怪。再說了,令兄一個賣炊餅的,怎麼會突然懂得釀酒?這其中必有蹊蹺啊!“
“味道不同就是假酒?“武松冷笑,“難道天下酒水都要一個味道?江南的米酒與塞北的馬奶酒,味道也是天差地別,難道都是假酒不成?“
他轉身對趙知縣道︰“大人,屬下剛才嘗過家兄釀的五糧液,確實與尋常酒水不同。但不同不等于假酒,或許是釀造工藝有所創新。“
錢師爺急道︰“武都頭這是包庇自家人!“
“是不是包庇,驗過便知。“武松從懷中取出那壇五糧液,“大人不妨親自品嘗,再做決斷。“
趙知縣命人取來一套白瓷酒具,小心地斟了一杯。他先是舉杯細觀酒色,但見酒液清澈透亮,毫無雜質;再輕嗅酒香,一股濃郁的醇香撲鼻而來;最後小酌一口,在口中細細品味,眼中頓時露出驚異之色。
“這酒......“趙知縣沉吟道,“確實與眾不同,但醇香濃郁,回味綿長,不似劣酒。“
錢師爺見狀,急忙道︰“大人,酒的好壞不能光憑口感。誰知道他用了什麼原料?說不定是用了什麼傷身的藥材!再說,價格還賣得這麼貴,一壇要一百文銀子,這不是坑害百姓嗎?“
武松心中一動,計上心來︰“大人,既然錢師爺和諸位掌櫃質疑酒的品質,不如明日請幾位懂酒的行家,當眾品鑒如何?若是好酒,自然不怕檢驗;若是劣酒,也好讓家兄及時改正。“
趙知縣點頭︰“這個主意不錯。趙虎,你去請城東的李老酒師,還有陽谷酒樓的張掌櫃。這兩位都是品酒的行家。“
趙虎正要領命,趙知縣又道︰“我還听說京城醉仙樓的李大掌櫃正好在省親。這位李掌櫃在京城經營大酒樓多年,見多識廣,若能請到他,必定公正。“
錢師爺臉色微變︰“李大掌櫃事情繁忙,何必為這等小事勞煩他?“
趙知縣卻道︰“醉仙樓的招牌硬,李大掌櫃的名號也響,此人最合適不過,師爺,煩你親自去李府相請,務必說明緣由。若是掌櫃肯來,那是再好不過。“
武松又道︰“為示公正,品鑒會就在"金狀元"舉辦。讓大家都看看,這五糧液到底是真是假。若是好酒,也能為家兄正名;若是劣酒,武某第一個不答應!“
錢師爺還要說什麼,趙知縣已經拍板︰“就這麼定了!明日巳時,在"金狀元"舉辦品鑒會。錢師爺,還有你家西門大官人,可要準時到場。“
武松離開縣衙,徑直往“金狀元“走去。剛到門口,就看見潘金蓮正在櫃台前算賬。數月不見,她似乎清減了些,眉宇間帶著淡淡的憂愁,但舉止間卻多了幾分干練。
“嫂嫂。“武松輕聲喚道。
潘金蓮抬頭見是武松,先是一愣,隨即又驚又喜︰“二叔!你總算回來了!“
她急忙從櫃台後走出,上下打量著武松︰“二叔這一路可還順利?路上可曾受累?“
武松笑道︰“一切安好,嫂嫂不必掛心。兄長呢?“
“去清河縣查看分店了,應該過幾日就能回來。“潘金蓮說著,忽然壓低聲音,“二叔,方才趙虎神秘兮兮的來買酒,可是縣衙里出了什麼事?“
武松不想讓她擔心,輕描淡寫道︰“沒什麼大事,就是有人嫉妒咱們生意好,在知縣面前說了些閑話。“
潘金蓮是個聰明人,立即猜想到︰“是王霸吧?他前些天還過來威脅你兄長,說要在一個月之內,砸了咱們的招牌!“
武松安慰道︰“不是王霸,是西門慶那廝,嫂嫂放心,有我在,絕不會讓兄長吃虧。“
潘金蓮听罷嘆了口氣,沒想到西門慶這個冤家也回來啦,她示意武松到後院說話。二人來到院中桂花樹下,潘金蓮這才低聲道︰“你兄長這些日子為了酒坊的事,人都瘦了一圈。這五糧液確實與尋常酒水不同,也難怪有人起疑。二叔,你嘗過這酒了嗎?“
武松點頭︰“嘗過了,確實是好酒。只是......兄長何時學會釀酒了?我離家還不到半月,這變化也太快了。“
潘金蓮眼神閃爍,輕聲道︰“這個......我也說不清了。自打病愈之後,他就像是換了個人,不但個子長高了,連腦子也靈光了許多。這釀酒的法子,他說是夢中所得......“
武松雖然覺得奇怪,但見潘金蓮不願多說,也就不再追問。他環顧四周,但見後院整齊地堆放著數百個酒壇,酒香撲鼻,幾個伙計正在忙碌地裝壇、貼標。
“明日的品鑒會,嫂嫂不必擔心。“武松鄭重道,“我已經安排妥當,請了京城來的醉仙樓李大掌櫃做評判,必定還兄長一個公道。“
潘金蓮感激地點點頭︰“有二叔在,我就放心了。“
是夜,武松自來到李掌櫃府上。這位李掌櫃名喚李億,在京城經營著醉仙樓大酒樓,是京城老字號,李大掌櫃也是業內公認的品酒大家。
李府坐落在陽谷縣最繁華的東大街,府邸氣派非常,門前兩座石獅子威風凜凜,門楣上懸掛著“李府“金字匾額。武松遞上名帖,不多時便被管家請進花廳。
李億約莫五十歲年紀,面白無須,一雙眼楮炯炯有神。他身著沉香色杭綢直裰,手持一把泥金折扇,見到馬武松,客氣地讓座奉茶。
“武都頭爺深夜來訪,想必是為了明日品鑒會的事?“李掌櫃開門見山。
武松抱拳道︰“李掌櫃明鑒。家兄武大郎釀的五糧液,確實與尋常酒水不同。武某擔心明日有人借此生事,特來請教。“
李億捋須微笑︰“今日趙知縣已經派人來說過了。不瞞都頭,老夫前日才回到陽谷,就听說你家哥哥居然開了酒坊,釀造了五糧液,還辦了酒神擂台賽,動靜鬧的很大啊,雖然很少在陽谷,但也一直沒听說你家哥哥有這麼大本事啊。“
武松不由一嘆︰“李掌櫃所言甚是,我去京城回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那哥哥居然接連做出了許多讓人想不到的事情。連我這當兄弟的也一頭霧水,但是現實擺在眼前,我們也不能不管,不論是真是假,我都希望李大掌櫃公正處置。“
“那是自然!“李億眼中放光,放下手中的折扇,“我接手經營醉仙樓二十多年,靠的就是公正,誠信,如果你家哥哥做的是好酒,我自當優待,如果…如果真是假酒,劣酒,我也定當告誡!“
武松松了口氣︰“有李掌櫃這句話,武某就放心了。“
李億沉吟道︰“明日品鑒,關鍵是要證明這酒的原料都是五谷雜糧,並無任何傷身的添加。另外,釀造工藝雖然特殊,但也要讓人信服。最好能當場演示釀酒過程,以釋眾疑。“
武松點頭︰“武某明白了。多謝掌櫃指點。“
武松離開李府時,已是亥時三刻。月色如水,灑在青石街道上。秋風掠過,卷起幾片落葉。他漫步走向“金狀元“,遠遠就看見酒樓後院還亮著燈火。
走近一看,原來是潘金蓮帶著伙計們在準備明日的品鑒會。院子里擺著十幾張紅木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放著精致的白瓷酒具。孫老把頭正在指揮伙計搬運酒壇,鄆哥則在清點明日要展示的釀酒原料。
“二叔怎麼又回來了?“潘金蓮見到武松,有些詫異。
武松笑道︰“來看看明日品鑒會的準備。嫂嫂辛苦了。“
潘金蓮擦了擦額角的汗︰“不辛苦。你兄長不在,我自然要替他打理妥當。“
她指著院子里的布置︰“明日品鑒會就在這里舉辦。我讓人準備了二十壇不同批次的五糧液,還有釀酒用的五種糧食——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都擺在明處,讓大家都看清楚。“
武松贊許地點頭︰“嫂嫂想得周到。李掌櫃建議,最好能當場講解釀酒過程,以釋眾疑。“
孫老把頭在旁接口︰“這個容易。酒坊里有一套小型的釀酒器具,明日可以搬來現場演示。“
正說話間,鄆哥急匆匆跑來,臉色發白︰“掌櫃的,不好了!酒坊里進了賊!“
武松臉色一沉︰“怎麼回事?“
鄆哥氣喘吁吁︰“方才我巡夜時,看見一個黑影翻牆進了酒坊。我喊了一聲,那黑影就跑了。我檢查了一遍,好像沒少什麼東西,但是......但是酒缸好像被人動過。“
武松眼中寒光一閃︰“定是有人想在品鑒會前搗亂。鄆哥,我去叫趙虎帶幾個弟兄來,今晚就在酒坊守著。“
潘金蓮憂心忡忡︰“二叔,明日不會出什麼亂子吧?“
武松握緊拳頭,目光堅定︰“放心,有我在,絕不會讓小人得逞。“
這一夜,“金狀元“燈火通明。武松親自帶著衙役在酒坊四周巡邏,直到東方發白。而此時的西門慶府上,也是通宵達旦。西門慶與錢師爺對坐飲酒,面色陰沉。
“沒想到武松回來得這麼快。“錢師爺嘆道,“明日有他在,恐怕不好對付。“
西門慶冷笑︰“無妨。我已經安排好了,明日品鑒會上,自有人會站出來指證五糧液有問題。“
“哦?“錢師爺好奇,“大官人安排了什麼後手?“
西門慶陰險一笑︰“明日便知。我倒要看看,武大郎這次如何收場!“
月色西沉,晨曦微露。一場關乎“金狀元“生死存亡的品鑒會,即將拉開序幕。武松站在“金狀元“後院,望著天邊泛起的魚肚白,心中默默發誓︰無論如何,定要護得兄長周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