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後根據地在那場殘酷的圍剿中,抗清勇士們的鐵血抵抗,猶如一記響亮的耳光,打醒了更多尚在迷茫中的人。
    圍剿中浴血掙扎、華夏兒女苦支撐之、至死不渝時,武昌這抗清聖地,並未沉溺于悲痛,而是化悲憤為力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進行著一場脫胎換骨般的全面備戰。礪劍數載,終到出鞘之時!
    經過緊鑼密鼓的招募與訓練,十萬新兵已然褪去青澀,完成了從農夫到戰士的轉變。
    他們裝備著軍工總坊源源不斷送來的嶄新線膛槍和統一制服,隊列嚴整,士氣高昂,如同新磨的利刃,寒光逼人。
    與此同時,備受矚目的武昌軍官學校第一期學員,也迎來了結業典禮。
    校場上,學員們軍容肅穆,眼神中充滿了渴望與堅毅。
    向拯民親自為優秀學員頒發刻有白虎紋的畢業徽章。
    結業名單的宣布,更是引起了陣陣波瀾︰
    李過、李定國、張煌言 這三位早已名震天下的宿將,系統學習了新式戰術後,被正式授予華夏護國軍高級指揮餃。
    原基層軍官中,涌現出大批戰術理論扎實、富有朝氣的年輕人才,被破格提拔,充實到各部隊擔任營、團級指揮。
    更令人矚目的是,一批在經世書院“百家院”進修過、兼具文化素養和軍事才能的“學生軍官”,也被分配到軍中擔任參謀和政工干部,帶來了全新的氣象。
    這批經過系統化、現代化軍事思想洗禮的軍官,如同新鮮血液,注入了華夏護國軍的軀體,徹底改變了以往軍官層良莠不齊、只憑勇猛和經驗打仗的局面。
    緊接著,向拯民對所有軍隊進行了大規模整編,打破原有山頭和地域界限,建立起更加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
    第一營 白虎營︰總兵力八萬,為全軍主力。
    總指揮由沉穩悍勇的宿將 巴圖(原巴寨寨主,已完全融入華夏軍體系)擔任,副指揮則由年輕有為、深得向拯民真傳的 覃勇 出任。
    駐守戰略要地河南洛陽、開封,直面清軍主力,是北伐的絕對中堅。
    第二營 猛虎營︰總兵力五萬,由 李過 統領。
    這支以原大順軍精銳為骨干、融合了新兵和軍官的部隊,悍勇之氣未失,更添紀律與戰術,駐守襄陽,作為河南戰場的戰略預備隊和西進矛頭。
    第三營 龍虎營︰總兵力五萬,由 李定國 統帥。
    李定國本就以善于指揮大兵團、軍紀嚴明著稱,經過軍校深造,更是如虎添翼。駐守荊州,虎視湖南、江西。
    第四營 驚濤營︰總兵力兩萬,為華夏水師。
    由 張煌言 任水師總指揮。
    這支水師不僅擁有經過改裝的炮船,更新添了數艘按照新式圖紙建造的中型戰艦,名曰“武昌級”,裝備線膛炮二十余門,航速更快,火力更強。駐扎武昌,控扼長江。
    五大營(含留守武昌的總部直屬營虎賁營,向拯民親自指揮)建制分明,職責清晰,猶如五根巨大的手指,握成了華夏護國軍強有力的拳頭!
    面對敵後根據地陷入的困境,向拯民和統帥部深知,絕不能坐視不管,必須主動出擊,以攻代守,牽制清軍主力,為敵後兄弟贏得喘息之機。
    經過周密謀劃,“南攻北守”的戰略正式確定︰
    北線(河南)︰由巴圖、覃勇率白虎營采取守勢,依托堅固城防,穩守洛陽、開封,
    同時利用黃河艦隊和內線優勢,盡可能向太行山等地的覃宏武部提供物資和情報支援,但不主動尋求與清軍主力決戰。
    西線(四川)︰由李過率猛虎營五萬將士,自襄陽西進,發起 “復蜀戰役”!
    目標是收復被吳三桂等部清軍佔據的四川,獲取天府之國的資源,並北向威脅關中,抄清軍側翼。
    南線(兩湖、江西)︰由李定國率龍虎營五萬精銳,自荊州南下,發動 “定湘平贛戰役”!
    先取湖南,穩定後方,再東向收復江西,徹底解除來自南面的威脅,擴大戰略縱深。
    東線(長江下游)︰由張煌言率驚濤營水師兩萬,自武昌順流東下,展開 “東征之役”!
    以強大水師控制長江航道,炮擊沿岸清軍據點,威脅乃至相機奪取南京,撼動清廷在江南的統治。
    三路大軍,如同三支離弦的利箭,帶著雷霆萬鈞之勢,射向清廷統治的廣闊區域!
    西線,劍門關下。
    李過親臨前線,面對雄關險隘,他沒有強攻。
    他派出小股精銳,在當地向導帶領下,翻越人跡罕至的小道,迂回至關後。
    同時,集中數十門“雪魄炮”,對關牆進行持續轟擊,吸引守軍注意力。
    當迂回部隊在關後點燃狼煙,發出信號時,李過揮軍猛攻。
    守軍腹背受敵,軍心大亂,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竟在數日內被攻克!
    猛虎營先鋒迅速向成都方向挺進。
    李過身先士卒,手持一把改進後的厚背砍刀,沖鋒在前,老當益壯,麾下將士無不感奮。
    南線,岳州城外。
    李定國用兵,更顯大將風範。
    他並不急于攻城,而是先掃清外圍據點,派出小部隊偽裝成清軍潰兵混入岳州城內,散布恐慌,並伺機破壞。
    主力則利用火炮優勢,晝夜不停地轟擊城牆,並派出工兵挖掘地道。
    守將見援軍無望,城內人心惶惶,在李定國發出最後通牒後,開城投降。
    龍虎營兵不血刃,拿下長江重鎮岳州,打開了進入湖南腹地的門戶。
    李定國入城後,立即張貼安民告示,嚴肅軍紀,秋毫無犯,迅速穩定了局勢,展現了其卓越的治理能力。
    東線,采石磯江面。
    張煌言站在新旗艦“定遠號”(一艘新下水的“武昌級”戰艦)的甲板上,望著前方清軍布防嚴密的采石磯炮台。
    他沒有貿然沖擊,而是利用戰艦的機動性和射程優勢,在清軍舊式火炮射程外游弋,進行精準炮擊。
    同時,派出搭載線膛槍手和炸藥包的小艇,趁夜貼近岸邊,清除水下的暗樁和障礙。
    經過兩天的炮火準備和水下清理,清軍炮台大多被毀。
    “驚濤營”艦隊浩浩蕩蕩穿過采石磯,直逼南京城下,震動了江南半壁!沿江清軍聞風喪膽,不敢出戰。
    三路出擊,三路告捷!
    華夏護國軍主動發起的強大攻勢,如同一記記重拳,狠狠砸在了清廷的身上,迫使多爾袞不得不從圍剿敵後根據地的部隊中抽調兵力回援。
    太行、沂蒙、膠東等地承受的壓力驟然減輕,贏得了寶貴的喘息空間。
    向拯民在武昌統帥部,看著地圖上不斷向前推進的箭頭,眼神堅定。
    他知道,全面反攻的號角,已經吹響!北伐中原,收復神州的宏大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礪劍多年,今朝出鞘,必以雷霆之勢,掃清寰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