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黛]木石前盟

13 黛玉和父親玩這典故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文繹 本章︰13 黛玉和父親玩這典故

    穿上素色無紋飾的衣衫,再梳一個樸素的發型,衣櫃里那些大紅織金和鵝黃的衣服都束之高閣,等出了孝期做新衣服。

    林黛玉坐在菱花鏡前,端詳自己的相貌和頭發。睡覺時也簡簡單單的梳了頭發,連所有的散頭發都攏咋一起,夢中出現在孫行者面前時,衣衫整齊,鬢發整潔,不是披頭散發的蠻夷。

    那潑猴雖然不梳頭——因為毛毛太短——也是個愛美愛炫耀的猴子,穿的是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所結交的也是天上散仙、八方神,自己雖不能與仙娥玉女媲美,也算是進退有據,彬彬有禮,蠻好蠻好。

    她正在暗暗的復盤夢中二十日的言談舉止,思量自己有沒有說錯話做錯事。

    後知後覺的想起來,沒詢問一下就上手薅他腦袋上的草,還是反復無數次,此舉著實不禮貌,也就是孫猴子不和小孩子計較,要不然非得大喊一聲‘伸出孤拐來打一下當見面禮’。

    記錯了,是打五下。

    王嬤嬤拿著梳子攏她的頭發,看姑娘對著鏡子一會歡喜一會愁,暗暗的嘆氣,又是這樣忽喜忽憂,身體怎麼能好︰“姑娘更漂亮了。”

    匣子里漂亮的首飾也已經收起來,只用銀簪和細細的白繩子梳理長發,一半在頭頂上巧妙的做成小孩子的發型,另一半垂在身後,梳幾條俏皮的細辮子,大部分用白色絲帶,在脖頸處一總扎起來,又整潔又舒服。

    額前毛茸茸的碎發也用篦子梳順了,和劉海一起乖乖的垂在額頭上。又給姑娘拿了干干淨淨新手帕,一把素面團扇,這才讓雪雁跟著小姐,往老爺的內書房去。

    窗外光線明亮,太陽剛升到屋檐上。

    外書房是接待同朝官員、幕僚清客的地方,內書房則是自己家小憩,夫妻賭書消得潑茶香、給女兒上課的地方。

    正房五間,居中的起居之處,一側是臥房,另一側便是內書房。

    這小小的書齋起了一個雅致的齋號,以金石字樣寫了門楣,這字一般人不認得,也不敢輕易念誦,唯恐認錯了字貽笑大方。

    原是林如海年少時的詼諧戲作,到了中年也無心更改,反正能見到這齋號的人很少。

    他就在內書房里看看詩集和古文集,等著女兒起床過來請安。年近半百,他睡眠漸少,但精力不濟,每日諸事無趣。等了不多時,听見門簾響動,有人進屋,尚不知道進來的是女兒病了的壞消息還是女兒本人。

    在書桌後抬起頭,看到全姑甦最可愛的小姑娘走了進來,真是亭亭玉立,風姿天成。

    今日看起來還不錯,她臉上有些許血色,不再蒼白,似乎睡得不錯,容光煥發。

    林黛玉福身行禮,叫了一聲︰“父親早安。”

    然後不等人招呼,就走過去依在書桌上,探頭看他在看什麼書。怎麼又是左思文集,還在看三都賦?

    “昨夜睡的好不好?王媽媽說你又抱著書睡著了?”林如海仔細打量她,小女孩今日格外好奇,顧盼生輝,一雙眼楮明珠似的閃閃發亮,臉上若隱若現的是笑意,而不是悲傷︰“西游記就那麼好看?”

    果然適當的學習和看閑書有益身心健康,四書五經讀起來就沒有這樣快樂。

    林黛玉有幾分欲言又止,想說自己夢見了孫悟空,夢中還有各種奇遇,又記得孫行者叮囑自己不要炫耀。在別人面前自然不會招搖,可是爹媽是不一樣的,心里話不和他們說,還能和誰說呢,她剛要開口,心頭忽然又轉出一個念頭。

    子不語怪力亂神,爹爹會不會覺得看了閑書,改了性情,以後不許先生講西游記?小說中有許多曲筆,看似不合情理,實則影射歷史故事,或是另有深意。

    那就借用一下孫行者的饞嘴︰“好看。父親什麼時候有空,帶我去寒山寺吃吃素齋。”

    林如海欣然答應︰“何須費力。拿幾兩銀子,請寺僧上門來置辦一桌,只是……酒乃僧家頭一戒,你敢不敢吃?”

    黛玉和父親玩這典故,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只要別撮土,幾杯都好。”

    “哈哈哈哈,聖僧,寧戀本鄉一拈土。”林如海話說至此,突然覺得不吉利。看婆子等人在堂屋里擺好飯,起身道︰“吃早飯去。玄奘法師沒受這一杯酒、一撮土,反而回到大唐長安,寫了千古名篇。書里御弟法師被這般禮遇,卻沒留戀幾日,就往西天成佛作祖去了。”

    林黛玉暗自琢磨他這話說誰,終究因為不熟悉朝政,只對得上歷史上罔顧聖恩的大臣,對不上當今朝廷有誰很壞。這當然不能問,便笑道︰“若依歷史,如何能讓魏征一文臣夢斬龍王?”

    “不錯不錯。”林如海哈哈一笑,遮過了不吉利的話就罷了。

    這話說的沒錯,按照歷史夢斬龍王的應該是唐王李世民本人。自己說的是有些人受人恩惠不報答,這是官場上常有的事,乃至于反噬恩師、上官的也不少,黛玉心思單純,想不到這一層。

    姑甦各色早餐擺了一桌︰鮮香濃郁奧灶面,甜滋滋桂花雞頭米,香脆脆蘿卜酥餅,定勝糕與水晶餃。

    奈何父女二人一個身體虛弱,另一個自幼多病,黛玉今日只覺得精神爽快,身體輕盈,食欲則和往日沒什麼變化,每樣嘗了兩口便放下筷子。

    林老爺自去外書房料理公務,接見下屬,來往交接。

    林小姐獨佔內書房,等著先生上門來講課,獨自一人坐在書房之中,身邊只有上歲數的王嬤嬤和兩個小丫鬟。

    王嬤嬤把她看了半本的西游記拿了過來,還有今早上寫的幾張紙,全都拿了過來。

    林黛玉翻開書頁,包成長方形紙包的白紙當做書簽,拿在手里,一霎時有些恍惚。那孫行者被壓在五行山下,乃是王莽篡漢時的事。

    到如今,漢唐已遠去,宋朝的碗盤已經算是古董,那孫行者早已重獲自由、成就佛位,他必然能感應到這根猴毛。在五指山下拔下來給我,應該也有以此為憑證相見之意。為什麼到現在還沒來?

    糟了,他不會是成佛作祖之後忘卻前緣,把我給忘了吧?

    還是只有一面之緣,幾顆桃子的交集,不值得前來一見。

    王嬤嬤看她拿著紙包愣怔了一會,又望向窗外,窗外種著幾株翠竹,南牆下還有一株芭蕉。

    “姑娘,這張紙里包的……是金針吧。咱們府里哪來的金針?”

    林黛玉知道她負責收拾自己所有的東西,不論是簪環首飾還是書本,都歸她整理清點,別哪天隨手拆開給我扔了。“那你別管。佛家講,有既是無,無既是有,只要不拆開看,誰知道是有是無?”

    王嬤嬤听不懂這些,只當是小孩子的戲謔之語︰“里面到底包了什麼?別真是一根針,扎了姑娘的手。”

    林黛玉撒謊道︰“是我的一截發梢,難得有點發黃。你別給我弄丟了。”

    王嬤嬤松了口氣︰“丟不了。”姑娘雖然身子虛弱多病,但頭發又黑又密,不像別的小姑娘,年紀小的時候頭發微微發黃,她們是名副其實的黃毛丫頭。

    賈雨村先去拜會東家,獲悉女學生今日心情大好,精神抖擻,昨天安排的作業恰到好處,既不會給她累著,也沒有讓她覺得無聊無趣。

    東家委婉暗示︰要保留這個水準的試題,再接再厲,但也要注意補充歷史文學知識,要讓小小女學生區別正史和故事的差距,在學習中享受讀小說的樂趣,而不是被小說改編文風。西游記是一本有教育意義的書,是有深度可以引申的書。

    賈雨村理解了半天,決定原樣不動,就按順序的講下去。

    婆子帶著他走到門口,在窗口都看見站著的王嬤嬤了,明知故問︰“姑娘在麼?”

    王嬤嬤迎出門來︰“姑娘正等候先生呢。先生請。”

    教書先生準時準點前來上課。

    林黛玉起身行禮︰“先生。”

    突然暗叫一聲不好,作業全都沒寫!

    ‘以大鬧天宮為主題寫三首五言絕句。一首贊大聖,一首贊玉帝,一首贊小聖二郎。’而自己寫了五行山,寫了青山碧桃,寫了風急雨驟,寫了雲收雨霽,寫了日出扶桑,最後還寫了飄來飄去好輕盈我懂列子御風了。

    她自上學以來,作業都是當日完成,從來不肯拖延。從未有過這樣狼狽時刻,只覺得臉上熱辣辣的,真稱的起無地自容,慌忙找借口拖延片刻︰“正要請教先生。”

    賈雨村安然落座,一旁婆子捧了茶過來,擱在手邊,他的眼楮也盯著書本,不敢四處打量︰“請講。”

    林黛玉道︰“土地在西游記里,只能算是小吏。孫悟空那樣憎惡他們,是‘今日方知獄吏之貴’?”

    她知道賈老師的脾氣,說到詩詞還能收著點,說起衙門內油滑的胥吏,尸位素餐的同僚,阿諛逢迎的馬屁精,至少罵上一盞茶的功夫。

    三首詩就寫出來啦!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聖黛]木石前盟》,方便以後閱讀[聖黛]木石前盟13 黛玉和父親玩這典故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聖黛]木石前盟13 黛玉和父親玩這典故並對[聖黛]木石前盟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