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生魂提出了一連串的奇怪的問題,這些問題涵蓋的範圍很廣,也很基礎,很民生。
孫悟空很快就給了她答案︰“不知道。我住在山上,和天宮之中,也不在——你說的西域都護府活動。用的是金尊玉杯,民間用木頭,寫字用絲帛。”花果山上用的是石頭碗,後來他可給自己搶了許多漂亮東西,還有漂亮衣服。“人不坐在席子上,還能坐在什麼東西上?”
林黛玉說︰“椅子和床。用四根木棍,支撐著一塊木板。”
“哈哈哈,難道比蒲團還舒服嗎?”孫悟空笑了,覺得很沒有必要,然後他又問︰“用什麼寫字?”
“用宣紙,我有些普通的宣紙,還有楮皮紙、青檀紙,還有一些印制花紋的花箋。”有些的意思是,有幾十刀(厚度單位)宣紙,如果只有寫作品的時候才用,差不多能用十年。畢竟紙壽千年,好紙存在家里絕不會變質,放的年頭長了,寫起來更順手。
現在才是王莽篡漢,西漢時有紙,但很粗糙,只算是能用的器物。東漢還沒開始,蔡倫革新造紙技術的時候還沒到,至于洛陽紙貴,那可是晉朝的事,再往後排。
林黛玉促狹的想,如果按照五指山紀元,五年期算是石猴元年。
把自己逗笑了。
孫悟空完全想不出來樹皮怎麼做紙,不過有些妖怪朋友會用羊皮和直接剝下來的大塊樹皮寫信,花果山上記錄猴子猴孫的的名錄,用的也是樹皮。有種‘脫皮樹(即︰楮樹)’就能一層層的扯下大塊的樹皮,又柔軟又能書寫,還能卷成卷堆在水簾洞里,要過好多年才會腐壞變質。
絕不可能有一千年後的人,來到現在。
過去從未有過,結交各方仙妖、到處打听趣味奇聞都沒听說過,又怎麼可能偏偏來到我面前,來跟我說這些奇怪又有趣的話?給我解悶?
他金燦燦的眼珠一轉︰“俺老孫都不知道一千年前的人吃什麼用什麼。你懂得不少。”
“書上有些記載,我讀的書不算多。”林黛玉不無炫耀之意,但漢朝往前一千年,人們吃什麼用什麼,她照樣知道。周天子的八珍,諸侯王因為熬夜喝酒和漂亮姑娘一起玩不想上班徹夜狂歡被孔子、孟子、管子罵了又罵。讓她也想試試熬夜喝酒徹夜看書,但被管的太嚴了,還沒有機會嘗試。
“我用瓷器。一種……又輕又薄又很白的東西。”這部分是黛玉的知識盲區,她對瓷器的花樣不感興趣,只要拿在手里輕輕的,看起來很雅致就夠了︰“是比陶器更進一步的東西,我知道現在有陶器。”
先生曾經口若懸河的說起他在某座山上見到漢碑,還用過漢代的陶器飲酒,說實話那段課程有些無聊,她就沒往心里去。漢魏的碑帖也不是很符合她的審美觀,只是草草留意。
孫悟空覺得這些還算勉強合理,畢竟都是日常吃的用的,小孩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但是有一個問題,一個正常小孩一定回答不了,他暗自竊喜,一本正經的詢問︰“一千年之後,皇帝老兒用的還是三公九卿嗎?”
編,你接著編,我在天上亂晃了十年,才搞清楚神仙除了摸魚劃水還有什麼差事。
讀了很多書小女孩平淡的說︰“那不是了。漢朝的舉孝廉,在漢朝時期就人盡皆知的靠不住,三省六部制因為有丞相,也成了權相的一言堂。哎,先生不僅發牢騷,還有些艷羨呢。本朝聖天子沿用的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職權劃分有些不同,還有三司補其不足。具體的模式我不太清楚,南北直隸之外,還有十三個省、下轄州、縣萬千。姑甦屬于南直隸。”
先生講課的時候經常跑題,大部分時候都是她愛听的詩詞風景、生僻典故,少部分時候則是評點歷代政治體制,並在言語中隱約吐露心聲︰漢朝丞相,羨慕!唐朝丞相,羨慕!宋朝丞相,羨慕!元朝丞相,羨慕!好想當丞相啊!我也想扛起兩京一十三省!要是我當了丞相,我就能夠大展宏圖了!
賈雨村以為他說的足夠隱晦,藏在只言片語背後,不會被小女孩看穿。其實他的羨慕之情根本藏不住,而且他寫詩真的很一般。
林黛玉出于禮貌,以及這部分雖然很無聊但比重偏少,就沒去向父母抱怨。
孫悟空沉默了一會,然後無語的把臉埋在散發著泥土芳香和青苔氣息的大地之中︰世界上怎麼會有比石頭里蹦出一個猴子更離奇的事?
石猴原本不會做夢,但被鎮壓在此五個春秋,眼前的風景只有四季變化,或許就會白日做夢。
這當然是石猴的夢境,要不然呢?還能真是小孩小小年紀通曉歷史,識文斷字出口成章並且挺有修行天賦?能真有一個離奇的未來世界?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對朝廷制度侃侃而談?煞有介事的說起一些他沒听說過的詞匯,談論國家行政劃分?
這當然是一個夢。
或許這是祖師提過的心魔?恍惚記得心魔都是從財色兩樣入手,動搖修行人的心神。誰家心魔是喋喋不休的可愛小孩?某位師兄曾經談起他的心魔,說起來的時候還挺羞恥,師兄的心魔是畫著黑眼圈的他自己,圍繞著打坐入定的師兄喋喋不休,但咒罵的則是修行中的不足之處,還有日常的苦惱。
孫悟空趴在地上想了想,我現在又沒有打坐,這五年里沒有一天能沉心靜氣的打坐。暗自嘿笑,不論你是夢中的漂亮小孩,還是沒事找事的心魔?還怪好玩的。看俺老孫把你收拾了!
他抬起頭,看到小女孩臉色微紅,有些遮掩不住的驕傲和得意。
林黛玉通常不喜歡炫耀才智,這並非父母所教導的藏拙,或是儒家講的中庸守成,而是因為一般人理解不了她有多聰明,而能理解到她有多聰明的人,緊接著又要感慨‘可惜是個女孩,不能走上仕途’‘可惜這樣體弱多病’,這些是善意的,但挺掃興。
她有點害羞的望著孫悟空的眼楮,那雙金色和火焰混雜的,著名的火眼金楮,很漂亮,雖然讀不懂他的眼神,但孫悟空的表情很明顯,他覺得自己很有趣,也感到驚訝。
“很好。”孫悟空宣布︰“朝代的事先放下不提,過來,坐下,好好修煉,不論是鬼是夢,重溫大道真諦總歸是不錯的。你有一件事要做”
修道之人,海外仙山煉氣士,有很多散仙在山洞里常年閉關。
雖然齊天大聖沒看到他們修煉出什麼成果。
林黛玉猜到他要說什麼,見他停頓,就自然而然的接上︰“給大王弄點桃來。”
真是潑猴,我一開始就知道這是一個夢,你還突然嚇我,我又不是唐僧,嚇我做什麼。
我要摘一個桃,但在你面前先吃半個。
孫悟空揚了揚頭,示意她看向十里地外的一顆桃樹︰“看到那棵桃樹了麼?樹梢上有三個野桃,那是整棵樹上最好吃的三個桃子。”
他發號施令︰“閉上眼楮,繼續听齊天大聖說法。”
可愛的小女孩閉上了眼楮。
然後她摸了摸自己的臉,小手揉了揉眼楮,滿心疑惑的問︰“為什麼我閉上眼楮還能看到山和你?”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在魂魄上是混合的共同體。你能看,能听,能嗅,能嘗,有知覺,有念頭,除了沒有血肉形骸拘束。”孫悟空用一種安閑自在,類似于自言自語的語氣說︰“你有沒有嘗到風中的甜味和花香?還有露水的味道。我挺喜歡這些滋味。”
林黛玉說︰“我想把這些寫在詩里。”這像是李商隱會寫的詩,那種‘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風格的詩句。
或許是︰休夸瑤池醉仙桃,只得山下風露味。
她短促的笑了一下,又有點不好意思。這太揶揄他了,回去悄悄寫下來,當面說出來未免刺激這潑猴,能把他氣得亂蹦。
孫悟空又開始說起他七年求道期間學到的知識,修心,修道的重點只有修心,而非神通法術。不論佛道兩家,都很講求心性,不是一瞬間的,而是恆久一塵不染的心境。
學是學了,但心猿耐不住寂寞,離開靈台方寸之後,野性大作,放縱欲望——猛炫了桃園內所有的大桃。現在重新說起這些清靜無為之道,說的猴子自己臉上火辣辣的,幸而毛發厚重而且五年來餐風沐雨,看不出臉色。
看起來是生魂實際上不清楚是什麼的小孩又順理成章的,毫無阻礙的入定。
天色忽然暗了下來,天空中黑雲翻滾,堆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匯聚成黑褐色的濃雲,幾乎就在一瞬間,暴雨毫無征兆的傾盆而下。
雨水像穿透一團霧氣似的穿過她的輪廓。
林黛玉睜開眼楮,下意識的往能遮雨的石檐下飄去,隔著雨幕和昏暗的天色,看到孫猴子那雙閃爍金光的眼楮︰“我母親喜歡用存的雨水泡茶。這兒的雨和姑甦的雨味道不一樣。”
“你壓根沒放茶葉。”孫悟空順勢洗了一把臉,甩了甩毛,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這是純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