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林如海之妻賈氏夫人病故,林家小姐哀痛過傷,引發舊疾。無力去做賈雨村布置的功課,丟下愛看的詩集和字帖,整日哀哀泣泣,思念母親。
按律來說,喪母的孝女確實應該守孝三年,不听音樂,不食酒肉,不穿絲綢,不享受生活。
林如海認為不必如此,送走了姑甦最有名的名醫,進屋去探望女兒︰“黛玉,睡了嗎。”
小丫鬟打起簾子。
屋子里氣味沉悶,是藥味,還有姑甦潮濕的氣息。
以往放在屋子里的各種香噴噴的鮮花和果子,都因為守孝撤下了。
林黛玉原本依在枕頭上發呆,手里的手帕哭的半濕,見父親進來,急忙起身︰“爹爹。”她仍穿著喪服,綁頭發的麻繩有些松散,幾縷頭發散在單薄消瘦的肩頭,顯得更加憔悴。
“讓太醫換了幾味藥。”林如海在旁邊悶坐了一會,丫鬟奉上一盅清水,他有些話想說,又不好說,沉吟良久。見女兒略帶疑惑的瞧著自己,索性直說︰“好孩子,你且收斂傷悲,切莫哀毀自身。夫人魂歸九幽,早有你兄弟等候侍奉。”
話不必全然點透,說到此處,黛玉已是明白父親的意思。
林如海已是不惑之年,膝下荒涼,夫妻倆只有一個愛若珍寶的女兒,一家三口原本只擔心黛玉的身體。現在賈夫人驟然離世,父女二人便是相依為命,又都病弱,要是女兒傷心過度重病不起,實在難以承受。
婉轉的懇請女兒振作精神,好好活著。
黛玉垂淚道︰“爹爹說的是。”
林如海不再多說,轉而談起讀書學習的事︰“古時候,子貢結廬讀書,守孝六年,這位孔門哲人一出世,存魯,亂齊,破吳,�晉而霸越。賈先生給你講了沒有?”
“去年三月講過的。”
林如海慢慢悠悠的夸了子貢一會,哎呀這個人啊,言語能駁倒孔夫子,曾任魯國、衛國的丞相。還善于經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重點顯然不是孔門十哲干啥啥行名垂千古,而是別光顧著傷心你去學習,高興的讀書,依然是孝道的一部分,不要有心理壓力。
見女兒听的專心致志,微微點頭,臉上的悲戚之色緩和了許多,這才輕聲道︰“你那西席先生很有才學,原打算辭館,這樣一位經世致用的儒生,不可多得。我將他留下了,待你養好了病,繼續讀書。”
黛玉垂淚道︰“才讀到貞觀之治。只覺得古時候有多少分離聚散,年年龍爭虎斗,耳聞猶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見。”
林如海沉沉的嘆了口氣,讀史書哪有心情好的。
……
賈雨村雖然心里渴望功名,但在林家當教師,比在甄家快活的多。
原因有兩點,第一,甄寶玉一心只有姐姐妹妹,書讀不進去,甄老爺揍他,教師的臉上就很難堪。
第二,這女學生雖然聰敏過人,一點即透,但身體不好,不必布置多少作業、求取功名。實屬摸魚的好工作,他在此期間游遍金陵,見了幾朝舊址,見了豪門舊宅。
之前說要辭館,乃是出于禮數,不能等人家掃地出門。
明日重開學館授課,今日被請入林老爺書房品茶,東家提出新的要求︰“有勞尊兄重開經筵,《四書》雖好,暫放一放。莫怪愚弟大材小用,請尊兄選一本開闊心胸,豁達人生的書,講與小女听。不拘是佛道典籍,唐人傳奇,還是小說雜文游記,只要舒心暢懷,排遣愁腸,勝似良藥。”
賈雨村道︰“晚生于雜書雜學略有涉獵,一定盡心而為。”
林如海沉吟片刻,又道︰“此事卻難。《三國》雖百轉千回,卻太過悲涼,漢室衰微雖不動人,秋風五丈原誰不落淚。小女素來高潔,去年讀到洛水之誓,悶悶不樂三日之久。”
賈雨村頓覺頭皮發麻,要是連三國都不能提…哪一本演義不叫人落淚?他們還要用心設計,叫人掉淚呢!
首先排除《西廂記》這種名著小說,所有少女懷春的必然不能講,三言二拍里殺人、勾搭的不能講。“大人所言甚是。三國水滸殺戮太重,唯恐驚擾閨夢,豈敢講說。《虯髯客傳》如何?”
林如海琢磨片刻︰“虯髯客雖慷慨豪邁,看紅拂女梳頭則實屬無禮。恐污了小女的耳目。”
賈雨村很想知道有哪本書里,主角是全然遵守禮法的︰“太平廣記中的神怪故事,孔夫子不語怪力亂神,卻很解悶。”
林如海正色道︰“若依弟愚見,小女不覺煩悶,乃是濡慕不舍。唉,陋室之中接連有喪事,著實不忍听取神鬼之事。”
“晚生荒唐,見諒見諒。”賈雨村︰“《山海經》包羅萬象,不乏名山大川,奇珍異獸,令人遨游于天地之間,恰似海客談瀛洲。”
林如海想了想︰“不可,小女三歲開蒙時便讀過,做了幾夜怪夢,喝了幾副安神湯。”
賈雨村沉默了,首先排除血腥,悲情落幕,然後排除瑟瑟,最後排除神鬼妖狐。
這就實在想不出來,排除掉這些因素,那還有什麼故事?難道一本說金陵的書里,不講南朝四百八十寺興衰,不講李後主的詩詞,南宋的荒唐,整整講一本江南的糕點和肥蟹?
破罐子破摔的提起一本書︰“上個月,令嬡偶然提起孫行者大鬧天宮故事,又問晚生,既然心猿歸正,六賊無蹤,心猿意馬都已懾服,後八十難又為誰而來。”
林如海頓時眼楮一亮,拈著胡須頷首。
這書到是消遣豁達,孫行者終成正果,是個好事兒,猴子‘不曉得那事兒’,就比別的書高出一截來。
那些書里,狐狸也來勾人,蛇妖也來勾人,鬼魂也來勾人,即便人是天地鐘靈俊秀所集之物,也架不住這樣荒誕。西游記雖有許多妖怪,倒也不讓人害怕,出場的就都裝作人模樣,又都被孫猴子打死了。重點是這本書黛玉已經看過了,大鬧天宮的戲也看過,沒被驚著,還調侃過幾次。
賈雨村還得上點價值,不能擺明了說東家你放心我給你閨女掰扯小說里的佛道知識,哄她心情好轉︰“前些日子與一位故人把臂同游金陵,談及龍蟠形勢、虎踞金城(出自西游記),晚生二人都以為,西游記原是一本誠意正心之要,明新至善之學。縱然不談論心猿、意馬,草草一觀,亦大覺暢快。”
終于獲得首肯。
急!如何講出高度,講出境界,既要有批判放縱心猿,又要讓小小女學生听了覺得心情舒暢。
賈雨村的恃才傲物,到底有些不俗之處。桌上不擺原著,只是對學生侃侃而談,各色典故信手拈來,天下勝景,道觀廟宇,他也曾親去游覽。
林如海又在飯後詢問︰“听說先生今日講起西游記,玉兒覺得如何?”
林黛玉一身素服︰“開篇講的是石猴求道。可惜先生只肯講諸侯爭雄,不肯講豬猴爭雄。”
她不愛看大鬧天宮的戲,只因為戲台上太長時間的鑼鼓叫喊,太過吵鬧,讓她听的心口發悶,頭腦昏沉,甚至莫名的有些煩惱,又不能發脾氣。但清清靜靜的看書很好,猴子也詼諧,八戒也滑稽,兩人逗趣耍笑,哥哥兄弟,潑猴呆子,一向好玩的很,也算是苦中作樂。
雖然賈雨村還沒講到猴子見八戒,但根據過往學習經歷可知,他會刪減笑點。
林如海不禁微微一笑︰“好一個諸侯。”
好一個諧音!
林黛玉的心情沒有好到拿小說開玩笑的程度,只是看父親眼楮微腫,精神不振,只得強撐著說笑︰“玉皇大帝怎放心讓猴子去看守桃園,我卻想不明白。”
林如海慢悠悠的開口︰“碩鼠也不是鼠。倘若猴子不能看守桃園,人也不能看守糧倉錢庫,還有…鹽業。為父正是巡鹽御史,你說這和齊天大聖進了蟠桃園,又有什麼區別?”
看女兒微微一笑,臉上隱約有些血色,總算放心一點。
林黛玉心說差在人家是‘九幽十類盡除名’,莞爾道︰“大不相同。爹爹又不能拔根頭發,變作一位巡鹽御史去上任。”
說笑幾句,都覺精神振奮,林如海回書房看公文,丫鬟乳母服侍著林小姐回書房寫作業。
賈雨村安排的作業正是︰以大鬧天宮為主題寫三首五言絕句。一首贊大聖,一首贊玉帝,一首贊小聖。
在‘大鬧天宮’這一章節里贊美玉帝,實在有些荒謬,但讀書人免不了要有一項專業技能,那就是不論什麼主題,結尾自然而優雅的頌聖。
林黛玉翻著翻著就忘了作業,一直瞧見孫行者掏出瞌睡蟲,忽然覺得困倦,才想起乳母催自己睡覺催了三次。
好似放下書就直入夢中,沒有半點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忽忽悠悠的,眼前仿佛出現荒山峻嶺,荒草攔路,透過層層疊疊的草幕,極目遠眺。
遠處那山勢巍峨,仿佛一只大手……
從天而降。
黛玉︰“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