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悠悠,亙古綿綿;人生苦短,欲壑難填。
曹巨一個人走在通往馬奧咪嶺的山路上,心情極度的煩躁郁悶。本來初夏的大森林郁郁蔥蔥,氣候宜人,但曹巨卻感到燥熱難耐。
這也難怪,曹巨身背著四、五十斤的重物,此刻又是烈日當頭的中午,走在這幾乎是沒有路而且是步步爬坡的山路上,汗流滿面也實屬正常。
本來這一段路程曹巨已經是連續第五次往返了,可今天由于準備得時間長,出來得晚一些。因為按照他的計劃,從今天以後就不會再返回去那個令人煩惱的林區小鎮了。
回頭看看,小鎮早已消失在視野中,連同那些個不願意回首的記憶,曹巨都想把它在記憶中抹去,即使這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曹巨咬牙不去想它。
抬頭看看天空,依然驕陽高照。本來在這高緯度的大北方,不應該有這麼火辣的太陽,特別是在這剛剛步入七月的季節,這麼火爆的太陽就不應該出現。
不但燥熱,而且很累,特別是喉嚨的干渴,更讓人難以忍受。曹巨知道,再往前走三、四里路,便可拐下山坡,那個方向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甘冽。
大山里這樣的小溪很多,即便在山坡處,山腳下,也有清澈的水流涌出,這大山里不缺的就是清淨的水。曹巨偶然發現的那個山洞,里面的崖縫中就有涓涓細流。
所以曹巨進山前並沒有帶水,就連手中拎著的塑料桶也是空著的。沒想到現在渴成這樣,曹巨似乎有些後悔,但也不得不咬咬牙,低頭向那條小溪走去。
一口氣喝得肚子發脹,曹巨才停下來擦擦頭上的汗水,把外衣扣子解開,掀開里面的內衣,讓肚子和大半個胸脯裸露了出來。
舒服是舒服了很多,但曹巨也沒有去再做過多的停留,他知道自己現在只是走了將近一半的路程,而要到達馬奧咪嶺,至少還要走七、八里的山路呢。
說是山路,其實就是冬季運輸木材時用的臨時凍板道。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過去了,這路早已是面目全非、雜草叢生,只能看出路影。
現在不但不能走汽車,就是人走在上面也是深一腳淺一腳的,只能說是有個路影的形狀。偶爾有進山采山貨的人,便常常走這條路。
曹巨又趴在石頭上狠狠的喝了一口氣溪水,站起身來撒了一泡尿。他不能再歇著了,去山洞還有很多活兒要干,因為他打算就隱居在那里,借此逃離塵世。
當太陽即將偏西的時候,曹巨來到了馬奧咪嶺。至于這座山為什麼叫馬奧咪嶺,曹巨從來就沒有去深想,覺得這可能是少數民族人給它起的名字吧。
不過在這眾多的大山中,馬奧咪嶺能夠有個名字也實屬不易,這也足以可見它的與眾不同,而且這名字還這樣古怪,更顯示出了它的神奇。
不過馬奧咪嶺本身也不是那麼出眾,只是它的山勢比周圍其它的大山略顯突兀一些。這在眾多的平淡無奇的山嶺中已經屬于難得,因為它畢竟有自己的名字。
抬頭看看,這座東西綿延十數公里的大嶺,最高處主要是由大青石構成,其山頂上面的樹木也比其它的平緩山體要稀疏不少,就連雜草也不那麼茂盛。
因此這個較高處的山頭很少有人來過,它既沒有高大的樹木可供采伐,也沒有豐富的野生特產可供采集,所以來的人並不多,除非是像曹巨這樣煩躁的閑人。
當時曹巨來到這里也是為了解脫和逃避,可當他意外地發現了那個山洞後,便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要在此處隱居下來,以逃離塵世的煩惱。
不過這山洞的入口處還在半山腰以上,快要接近山頂了。而且這馬奧咪嶺還相對陡峭,曹巨當然要歇一歇,要不然身背重物的他很難一口氣攀登上去。
本來這次不應該帶這麼多的東西,米、面、油包括鍋灶等生活用品基本上都倒騰得差不多了,這次上來再帶一些鋪蓋基本上就齊全了。
可是昨天晚上想了很多,半夜起來還列了一個清單,覺得有一些物品還是應該帶上,所以今天是該買的買,該帶的帶,出來得也就晚了一些。
費了很大的勁兒終于爬到了洞口,曹巨如釋重負的四下看了看。遠近處大山靜默,松濤依舊,太陽懶洋洋地掛在西天,腳下的青草有氣無力地伸著懶腰。
曹巨真的累了,也實在有些餓了,身子無力,肚子也咕咕叫,自從早上吃了兩個包子以後,到現在七、八個小時過去了,對于正值壯年的曹巨來說,確實應該補充營養了。
這個山洞的洞口並不大,一個人需要彎腰才能進入,而且進入洞口後就是一個陡峭的下坡,足有十幾米長,曹巨第一次進入就是連滾帶爬跌進去的。
這個山洞之所以沒有被人們發現,除了這座山來的人比較少以外,更主要的是洞口比較隱秘,完全隱沒在雜草中,而冬季則會被大雪覆蓋。
曹巨估計,這個山洞肯定是被人從正面給堵死的,而且還是下了很大功夫才做到的,很可能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因為曹巨覺得工程量很大。
曹巨猜測,這個山洞最初肯定是朝南敞著口的,其左右長度足有二、三十米,其洞口最高度也不會少于十五米,想把這麼大的一個洞口堵死,人手少了肯定不行。
至于為什麼要把這個洞口封死,曹巨目前還判斷不出來,但洞口肯定是人工封死的,這從石塊有規則的人工砌壘的痕跡上就可以判斷出來。
是什麼人要這樣干的?曹巨更是難以判斷,是在什麼時間封堵起來的也說不準,但從山洞外面看不出任何痕跡、與其它山體並無二致的樣貌上去判斷,其封堵的時間肯定不會短了。
而現在這個原始林區開發的時間也就三、四十年,封堵這個山洞肯定不是現代人干的。難道這樣寒冷、人跡罕至的地方,原始時期也有人來過?並且在離開時還把山洞封死。
眼下曹巨可不想深究那麼多了,當務之急還是做點飯吃吧,填飽了肚子再美美的睡一覺,真的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呀!
曹巨略微適應了一下山洞內環境,便拿出火機點燃了早已準備好了的干柴。山洞內頓時明亮了許多,也讓曹巨的心情敞亮了不少,這個意外發現的山洞對他來說還是比較可心的。
去那邊有水流淌下的崖壁處,曹巨把一塊圈成半圓形的鐵皮插入岩縫,便有水流沿著半圓鐵皮流出,雖然不是很大,但灌滿一個塑料桶也不會用太長時間。
這里的流水曹巨品嘗過,喝到了嘴里還有些微甜,真的比那小溪經過無數雜草而略帶苦味的感覺強多了,難怪古人要選擇這個山洞生活,就憑這甘冽的水源就值得居住。
曹巨之所以判斷這個山洞是古人居住的地方,是因為在山洞的中央處,有一塊天然的大石頭,平坦而又圓滑,其下面還有一半是懸空著的,顯然是人工所為。
更突出的征兆就是這塊大石頭經過積年累月的火燒煙燻,已經完全變成了黑色。這說明這個山洞不僅住過人,而且在里面住得時間還很久遠,肯定是古人無疑。
能在古人住過的山洞里,享受著現代人無憂無慮的生活,真是一種幸運。想那古人也是幸福的,餓了就出去找點兒吃的,然後再回到山洞,在燃起的火堆旁睡大覺。
曹巨一邊燒水做飯,一邊胡思亂想。他今天晚上要煮面條吃,一個是因為自己餓了,煮面條能快一些,另一個還是希望自己接下來的隱居生活能夠順順利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