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兩道身影在崎嶇山徑間疾馳,衣袂破風之聲不絕于耳。魏浩眉峰緊鎖,腦海中已推演過數遍靈風谷可能遭遇的種種;小師妹緊隨其後,眸光如電,時刻警惕著四周動靜。前路未卜,二人心知肚明,卻只能將這份忐忑壓在心底,任由腳步帶著他們奔向迷霧重重的未來。
就在他們將至山腳時,後方忽然傳來細碎腳步聲。小師妹驟然轉身,劍鞘已滑出三寸寒芒。月光下,幾張熟悉的面孔氣喘吁吁地追來——竟是門中幾位年輕弟子。
“魏師兄!”為首弟子撫著劇烈起伏的胸膛,聲音卻異常堅定,“我們都听說了議事堂的事。宗門有難,豈能讓你二人獨闖險境?”
其余幾人紛紛應和,眼中跳動著義無反顧的火苗。魏浩望著這些尚顯稚嫩的面龐,喉頭微哽。他深知此行凶險,可當目光掠過那一張張執拗的臉,終是化作一聲輕嘆︰“既然來了,便需謹記——此行非比尋常,凡事皆要听令而行。”
眾人重返臨時落腳的山洞,匆匆收拾行囊。為避人耳目,特意擇了條荒廢多年的樵徑下山。月影婆娑,將虯結的枝椏映作張牙舞爪的鬼影,夜梟啼鳴時遠時近,更添幾分陰森。
魏浩邊走邊低聲叮囑各類險情的應對之策,小師妹則始終按劍殿後,耳听八方。年輕弟子們雖緊張得指節發白,卻無一人退縮,只默默將腳步踏得更實。
待東方既白,暖陽穿透林隙驅散寒露,眾人方覺饑腸轆轆。在溪畔稍作休整時,魏浩凝視潺潺流水陷入沉思。一名弟子試探道︰“師兄,不若先去附近城鎮探听風聲?”
此議正合魏浩心意。一行人遂朝著炊煙升起處疾行,晌午時分終于抵達一座人聲鼎沸的邊陲小鎮。
茶館里茶香氤氳,說書人的驚堂木與商販吆喝交織成市井喧嘩。魏浩輕叩茶盞,耳畔忽然飄來鄰桌商賈的閑談︰“听聞天元國三殿下正在北山圍場行獵,儀仗浩浩蕩蕩......”
魏浩眸光微動。昔年雲游時,他曾助天元皇室平息過一場宮闈禍亂,彼時那位三殿下雖年幼,卻曾親見他的手段。若得皇室援手,至少能解眼下情報匱乏之困。
小師妹見他神色,立時心領神會。眾人當即離了茶館,沿路人指點的方向疾步而行。
烈日當空,山道蒸騰著燥熱土氣。魏浩暗自斟酌說辭,既要點明利害,又不可過早泄露天機。忽覺袖口微沉,卻是小師妹遞來水囊︰“師兄且寬心,當年三殿下贈玉玨時,曾說永世不忘恩情。”
正言語間,前方密林突然傳來哭嚎。但見十余名黑衣匪徒圍住過路商隊,雪亮刀刃正抵著老者咽喉。魏浩振袖而起︰“結陣!”
青雲弟子應聲而動,如鶴陣展開。魏浩足尖點地,有情道心法隨掌風傾瀉,似有萬千情絲纏繞敵寇周身。黑衣人只覺心頭無端涌起悲喜交織之感,招式頓時凌亂。小師妹劍走輕靈,寒芒過處兵刃紛飛;年輕弟子們三三為組,劍陣如輪轉,竟將匪眾逼得節節敗退。
匪徒潰散後,驚魂未定的商賈連連作揖︰“恩公可是要尋三殿下?方才見儀仗往鹿鳴谷去了......”
話音未落,忽聞馬蹄如雷。煙塵中華服少年一馬當先,金冠在日光下灼灼生輝,正是天元國三殿下軒轅策。魏浩整衣欲拜,少年卻已翻身下馬,目光在他腰間玉玨稍駐,驟然展顏︰“可是青雲宗魏先生?”
恰在此時,山谷深處傳來淒厲獸吼。軒轅策面色微變,侍衛們瞬間收縮陣型將皇子護在中央。魏浩與小師妹對視一眼,雙雙按住劍柄——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知是機緣,還是另一重危機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