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歷史課,被皇帝們旁听了

第50章、兩個木匠皇帝!朱元璋︰咱受到報應了?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非盤不可 本章︰第50章、兩個木匠皇帝!朱元璋︰咱受到報應了?

    “所以,科舉是什麼?”

    大秦,始皇還停留在李遵頊和劉秀考試這一個過程上。

    對他而言,這是一個較為陌生事物。

    “陛下,依臣之見,科舉恰似稷下學宮招收弟子。學子們需通過層層考核,方能踏入這知識的殿堂,潛心學習。”李斯聞言,微微躬身,思緒迅速回溯到自己在稷下學宮求學的歲月。

    “至于狀元,應是考核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是眾人中的魁首。”

    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齊國官辦的高等學府,匯聚天下賢才,學術氛圍濃厚,影響力輻射四方,李斯師從荀子,也是有過上學經歷的。

    “臣曾于稷下學宮研習,老師們常以各類考題,考驗弟子們的學識與才思,眾人在答題中一較高下,分出優劣。”

    李斯回憶著過往,試圖用始皇熟悉的事物來闡釋科舉的本質。

    “原來如此。”

    秦始皇若有所思,眼眸緊緊盯著天幕,努力消化著這些信息︰“這般說來,這劉秀與李遵頊,都曾于類似稷下學宮之處,刻苦鑽研,提升自我,而後憑借所學,登上皇位。而後世之人,竟是以這科舉考試,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高低?”

    “不僅如此,陛下。他們似是通過科舉考核,來判定一個人是否堪當大任,甚至將考核成績,作為治國治軍的重要標準。”

    李斯見始皇似乎有所領悟,趕忙補充道︰“就如那李遵頊,憑借考核第一的佳績,向皇帝證明了自己的才能,進而掌握軍權。”

    “後續,又發動政變,登上皇位。看來,後世是以此法選拔官員。”

    “選拔官員?”

    秦始皇看向大秦的文武百官,對于科舉選官之法,他並未表現出太多驚喜。

    此時的大秦,人才儲備極為充裕,六國舊臣中有不少能臣志士,大秦軍功集團更是猛將如雲,在他看來,暫時無需依靠科舉來選拔官員。

    ……

    “不是……”

    “他朱由校好歹是皇帝!”

    “怎麼能成不學無術的典型?”

    大明,洪武朝堂。

    林嘯這個先揚後抑,將朱由校放在了學習不好的典型一出,朱元璋他們就有些臉紅坐蠟了。

    “咱設置的大本堂呢!”

    朱元璋有種家長式的惱火,拳頭又硬了︰“不可能朱棣那家伙,登基後廢除了吧?”

    沒讀過書的朱元璋,知道讀書重要性,所以對後代的學習抓得比誰都要緊,還特地在皇宮設置了皇子讀書的專門大本堂,現在出了朱由校這個反面典型,讓他對朱棣更加惱火了。

    “不是,什麼情況?”

    “朱由校學習不好?他好歹是皇帝,怎麼會丟臉丟到後世呢?”

    永樂朝,朱棣也有些坐不住。

    ……

    “朱由校,這個皇帝誰能說出他的外號?”

    課堂上,林嘯沒直接爆破朱由校,而是再度期待的看向其他同學。

    “老師,就別賣關子了!誰不知道,朱由校是著名的木匠皇帝,文盲皇帝!歷朝歷代,就他學習最不好了!”朱小章毫不客氣戳穿了林嘯的故弄玄虛。

    “朱小章,就你懂得多,讓其他同學表現一下啊。”林嘯瞪了朱小章一眼。

    “好了!”

    林嘯回歸話題,調出了朱由校有關知識背景︰“就是朱小章說的!朱由校比較出名的一點,就是他在當皇帝之余,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木匠!然後,大家記住他記三點就行了!”

    “其一,他堪稱木匠皇帝,在位七年,近乎六年半的時間都沉迷于木匠活,其制作的家具,工藝精湛,備受歡迎。”

    “其二,他是明朝倒數第二個皇帝,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正是他的親弟弟。”

    “其三,他身邊有個臭名昭著的太監魏忠賢,號稱九千歲,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至于文盲皇帝,雖不算他的獨特標簽,但也廣為人知。《明朝那些事》中記載,他身為皇帝,竟大字不識,大臣們彈劾魏忠賢的奏折,都得由同樣目不識丁的魏忠賢念給他听,最終魏忠賢也未受到懲處,由此可見,這位木匠皇帝的學識是何等淺薄。”

    伴隨著林嘯的介紹,有關朱由校身上最顯著的四個特點出來了。

    然後,這一個個特點,就宛如刀子一樣,扎在朱元璋、朱棣的心頭。

    “什麼?”

    “皇帝不好好當,去做木匠活!?”

    “還不認字!然後還有一個太監,九千歲!?”

    “我大明,就是這麼亡的?”

    “咱怎麼有這麼丟臉的子孫後代?”

    朱元璋怒目圓睜,死死盯著天幕中朱由校的畫面,猶如一頭暴怒的猛虎,渾身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殺氣,雙手不停地在周圍尋找鞭子,恨不得穿越時空,狠狠教訓這個不爭氣的子孫,顯然朱由校的種種行徑,徹底挑戰了他的底線。

    “這……好像元順帝啊!”

    朱標則是嘴角抽動,想到了擁有同樣愛好的人︰“元順帝妥㧥�藍  孟褚脖冉舷不賭窘郴睿  兄兩穸加興資腫齙牧 凸    br />
    “什麼……這,這……難道就是報應?”

    朱標此言一出,朱元璋如遭雷擊,瞬間回想起當年攻破大都後,繳獲的元順帝的戰利品。

    那艘長120尺、寬20尺的龍船,被他們鄭重其事地抬到金陵,朱元璋還曾以此教育朱標等人,要引以為戒,好好學習,萬萬不可玩物喪志。

    如今,大明竟也出現了這樣一位痴迷木匠活的皇帝,朱元璋不禁想起在大元統治下的苦難歲月,心中已然明了,攤上這樣的皇帝,大明走向滅亡似乎已成定局。

    “報應麼……”

    一個幽靈,元順帝的幽靈仿佛漂浮在大明上空。

    朱標同樣嘆息,看著天幕︰“怎麼老四的後代,是這樣?到底發生了什麼?會讓他當皇帝?”

    “木匠皇帝?”

    “文盲皇帝,不認識字,他怎麼當到的皇帝?”

    永樂朝,朱棣也是懷疑人生的看著天幕,然後,一會兒看看天幕,一會兒看看朱高熾、朱瞻基,他的後代,如此不堪嗎?

    “好家伙……這樣都能當皇帝啊!”

    “我們朱家,難道找不出其他人當皇帝了嗎?”

    “等于,我這算什麼?再怎麼爭,連一個不認字的子孫後代都不如?

    漢王朱高煦更是備受打擊,差點道心破碎。

    唯有朱厚照,心態與眾不同。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十分有趣︰“哈哈……這家伙,竟然連字都不認識!還在宮中當木匠……好玩,朕還有這麼好玩的孫子後代麼?”

    朱由校的事跡,在他眼中竟成了新奇有趣的故事,甚至從中獲得了啟發與鼓舞。

    “朕哪有一個字都不認識啊……”

    “後世不是謠傳嗎?”

    “好歹朕小時候,都在大本堂學習過……”

    “不處理魏忠賢,是……”

    朱由校听聞這些言論,只是輕輕搖頭,無奈地嘆息一聲,隨後便將此事拋諸腦後,繼續沉浸在自己的木匠世界中,專注地擺弄著手中的工具。

    “其實,稱朱由校為文盲皇帝,並不準確。”

    “大明對于皇子的教育,有著一套嚴格的規定,按理說,朱由校是接受過系統教育的。大部分人之所以以訛傳訛,皆因他不喜批閱奏折,常將奏折交由魏忠賢處理。然而,從流傳下來的奏折中,我們不難發現,他是做過批示的。”

    倒是他剛剛低頭,林嘯為他辯解的話就來了。

    這倒是讓他忍不住抬頭看了看,看到了林嘯為同學們展示他的批示奏折。

    “再有,他之所以疏于政務,皆因那木匠愛好太過痴迷。每日醉心于木匠活,樂此不疲,哪還有精力處理奏折?這就好比大家沉溺于游戲之時,全身心投入其中,又怎會有心思去做其他事情?正因如此,清朝以及如今的部分網民,才將他稱為文盲皇帝。

    林嘯還了天啟帝一個清白,天啟帝朱由校忍不住笑了︰“還是林嘯老師懂朕。”

    “當然,木匠皇帝並非朱由校一人。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同樣熱衷于木匠活。兩位痴迷木匠的皇帝,都將國家推向了滅亡的邊緣。同學們,這算不算是元順帝對朱元璋的一種詛咒呢……”

    為了讓眾人更清晰地學好知識,林嘯也拿出元順帝的例子作對比。

    “嗯……也有木匠皇帝?”

    這知識,學習不多的朱由校真不知道,更是一下子被吸引了注意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現代歷史課,被皇帝們旁听了》,方便以後閱讀現代歷史課,被皇帝們旁听了第50章、兩個木匠皇帝!朱元璋︰咱受到報應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現代歷史課,被皇帝們旁听了第50章、兩個木匠皇帝!朱元璋︰咱受到報應了?並對現代歷史課,被皇帝們旁听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