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村子里的喪事剛辦完沒幾天,大家就開始紅光滿面的期盼過年。
生活還得繼續,畢竟這個世界離了誰都照常運轉。
這幾天,顧三河被村子里的小屁孩們圍的團團轉,起因是他用爺爺教他的下套子方法,在雪窩里抓了一只飛龍。
大人慕強,小孩子更是如此,于是他成了潛龍村名副其實的孩子王。
開口榛子一人一個,顧三河挨個踢了他們的小屁股一腳,終于把這群小屁孩兒給打發走。
顧老蔫在堂屋里看的嘎嘎直樂,大孫子明明還不到七歲,卻整天跟個小大人似的。
“大孫子,明天是臘月二十三,要不要跟爺爺去趕大集?”
聞言,顧三河眼楮一亮。
“真的嗎?爺爺,真帶我去趕集?”
東北的趕集文化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是東北的傳統民俗活動。
晚上,顧三河早早鑽進被窩睡覺,趕大集天不亮就得出發,他怕誤了時辰。
半夢半醒之間,他被爺爺拍醒。
“大孫兒,趕快起來洗把臉,要不就該遲到了!”
“好 ,爺爺,我這就起!”
冰冷的井水兌上滾燙的熱水,顧三河禿嚕著洗了把臉,頓時便覺得清醒不少。
穿上厚厚的棉衣,跟著爺爺走到集合點,才知道家家戶戶都有人去趕集。
“爹,您帶著三河子一起去趕集啊?”二叔走過來憨憨地打了個招呼。
“嗯,凍嘴,還是少說話吧!”顧老蔫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
沒過多久,趕集隊出發,一共兩架騾車,上面坐滿了人,不過回來的時候大家就得腿兒著,騾車得裝年貨。
顧老蔫給顧三河帶了一床棉被,把他整個人都包裹起來,倒是不覺得冷。
騾車慢慢悠悠,走了差不多一個時辰才終于趕到集市。
這時天也差不多亮了∼
不得不說,東北的集市就是熱鬧,烏泱泱都是人。
上次進山殺鬼子,顧三河摸到不少好東西。
三八大蓋13支,子彈1500余發。
其他的像工兵鏟、剃刀、飯盒,防寒手套、水壺、筆記本、鋼筆之類的都是13套。
另外,和平香煙6包,富士香煙有5包,手表兩塊,大洋32塊,偽幣315元,日幣240元。
除了武器裝備不好出手,其他的集市上倒是都有賣的。
顧三河跟著爺爺了解了目前商品的市價,趁爺爺擺攤賣毛皮的空檔,把他從鬼子那里繳獲的雜物全部出手。
大洋留下沒花,偽幣和日幣全都換成糧食,找個沒人的地方收進空間里。
做完這些事,顧三河才乖乖回到爺爺身邊,听著對面牆根底下的老瞎子拉二胡。
老瞎子拉的曲子好像是楊白勞,顧三河不喜歡,跟嚎喪差不多。
集市一直持續到晚上,不過潛龍村下午兩點多就要集合,再晚一點只能獨自回去。
顧老蔫毛皮鞣制的手藝好,不到晌午就銷售一空,接下來的時間就帶著顧三河到處買年貨。
凍梨、凍柿子、江魚,顧老蔫還買了半只 子用來包餃子。
在後世, 子早就被人吃成了保護動物,顧三河還真沒吃過,听說味道很好,著實讓他期待了一番。
爺孫倆提著大包小裹提前趕到集合地點,村里的人還沒回來。
顧三河從他的小包包里拿出兩個窩窩頭,遞給顧老蔫一個,窩窩頭還有點熱乎氣,爺爺神經比較大條,以為大孫子貼身存放,也沒多問什麼。
肚子吃飽以後,顧三河困了,他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都要睡十個小時以上。
回去的路上,村民們三三兩兩的結伴而行,不過都圍在騾車旁邊,顯得隊伍很強大,也能震懾不懷好意的人。
顧三河很幸運,得到了唯一一個可以坐車的特權,誰讓他還是個孩子呢!
年三十晚上,顧三河跟爺爺一起守歲,不過他沒挺住,不到十點就睡著了,被爺爺抱回東廂房。
轉天大年初一,二叔拎著一只笨雞上門,最近他在村子里的名聲不怎麼好,就算爺爺沒有到處張揚,可顧三河離開他們家是事實。
二嬸兒也感受到了輿論的壓力,堂弟堂妹也被村里的小孩兒孤立,誰讓他們惹了孩子王顧三河呢!
二叔是來道歉的,爺倆在堂屋聊了半天,最後又被顧老蔫給罵走了。
大年初三,顧老蔫領著顧三河到村長家做客。
在顧大山的見證下,顧老蔫正式和二叔他們家斷了關系,接著又立了字據,把老宅留給了顧三河,徹底切斷了和二叔家的聯系。
這之後,二叔在村子里的名聲越來越差,最後無奈之下,舉家搬出了潛龍村,從那以後,顧三河就再也沒有收到過二叔一家的任何消息。
有些人,即便血脈相連,也注定不是同路人∼
陽春三月,東北的氣候漸漸回暖,已經七歲的顧三河這幾個月因為營養充沛,個頭猛漲,已經快要到達必須買票的身高。
期間,他也完成了爺爺的考核,從村里到縣里,來回只用了不到一個半小時,驚呆了村里的小伙伴。
村里的長舌婦們私底下都說他是吃化肥長大的。
這個年代的農民哪知道化肥,要怪就怪一個從鬼子本土來東北墾田的家伙,開玩笑說顧三河是吃化肥長大的,結果一下就傳開了。
顧三河氣的直跳腳,心里下定決心早晚要收拾這個小鬼子農民。
春耕結束之後,顧老蔫拎著禮物帶他拜訪了一位鄰村的資深獵人,簡單說明來意之後開始正式拜師學藝。
顧三河學習打獵上的第一堂課,學習的不是技術,而是一個常識。
‘春不打母獸,秋不獵公獸。’
打獵者必須牢牢記住‘取而不絕’的原則,違背者人神共憤。
由此可見,偷獵者都是些生兒子沒屁眼的喪良心東西。
師父還跟他說,如果在山里遇到偷獵者,能殺就殺,不能殺就跑,千萬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顧三河不知道師父的姓名,顧老蔫管他叫老套筒,好像因為師父打獵常用的武器是一桿老套筒。
拜師之後,顧山河一周五天都住在師父家學藝,周末回家陪爺爺。
師父送給他一張獵弓,一桿虎槍和一頂 頭帽,至于老套筒,他是不配摸的。
不過顧三河無所謂,空間有繳獲鬼子的三八大蓋,雖然三八大蓋他也看不上,可至少比老套筒強多了。
春去秋來,時間慢慢過去,入冬之前,顧三河再次光顧了幾只灰狗子的老巢,在它們罵聲中揚長而去。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