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瓜,明天就考童生了,趕緊溫習功課去,你可是答應過我,等你考中了童生,領了朝廷了俸祿,就帶我去龍舟燈會,去洛陽看牡丹,去西蜀看桃花,去金陵將夫子廟的小吃吃個遍,還要去西湖……對了,相公,你的傷真的不要緊嗎?咦……”
    楊玉環像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神色特別激動,趕緊跑到簡陋的梳妝台,翻出一個銅鏡,遞到我面前︰“相公……之前你的臉上傷痕累累,怎地短短片刻就像是自動愈合了一般?”
    就著油燈昏黃的光,我看到銅鏡里頭,我臉上的傷,已經好了。
    而且,比之以前憔悴而蠟黃的膚色,竟然還隱隱有了幾分豐潤的血色。
    “這是怎麼回事?自動愈合?”
    不僅僅是表面這些外傷,李白的記憶里,是遭到了兩個蒙面人的毒打,下手極重,身體受了嚴重的內傷,回到何家經過一晚上的折騰,內傷居然也好得差不多了。
    看著楊玉環美麗的臉蛋上滿是詫異,我也懵了。
    我自己都還沒搞懂這是怎麼一回事,自然不知道怎麼跟她解釋,只得胡扯道︰“我可能有一對手鐲,鐲子里面有一個胡子花白的老爺爺,這個老爺爺可能是斗神級別的強者,還是一位煉藥宗師呢,這不,給了我兩粒藥丸,吞了傷就好了。”
    楊玉環熱切的摸了摸我的頭︰“相公,你哪里有手鐲,我都沒有戴過呢。”
    “開個玩笑而已,玉環姐的幽默感有些感人啊。”。
    瞬間我才領悟過來,這種後世著名網絡小說的橋段,玉環姐听不懂自是理所當然了。
    時間飛逝,初至大唐的第一個夜晚,就這樣溫溫馨馨的過去了。
    第二日,天色微微亮,我睜開眼楮,竟然發現玉環姐不在身邊,一把扯掉身上蓋的一場毯子,屋里屋外的找了一圈都沒看到人,只好先簡單的洗漱,將楊玉環為我準備好的書箱再次整理了一番,坐在窗前望著天邊的日頭漸漸刺破黑暗,托著腮幫子,思考起關于科舉的諸多東西。
    能不能考上童生,說實話,雖然我是南京大學的歷史教授,但這古代不比現代,考試方式和考的知識點大相徑庭,我自己心里都沒底,但無論如為了玉環姐的願望,為了不再受母老虎何春花的冷言白眼,我都要努力一試。
    昨晚臨時抱佛腳看了一下歷屆鄉試的考試內容,心里有了個大致的底。
    唐朝傳統的科舉考試分三場,帖經、試義、試時策問。
    但是鄉試考童生要簡單許多,只分兩部分,帖經和詩詞。
    詩詞很好理解。
    帖經說起來復雜,但是根據我後世讀書的經驗來概括,無非就是跟語文考試一樣,填空和默寫。
    要求的是廣博浩瀚的知識面,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等都會考到,可能上一題考名人名言的默寫,下一題就考到了佛道儒法上去了,還有選取書本中的一段,然後補上剩余篇章,類似全文默寫,這樣大段大段的死記硬背,古人而言,也許不算太難,但是叫我一個現代人去默古書,這就有些操蛋了。
    考個童生,可比我當初考上南京大學的難度,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啊。
    “相公,你怎的不多睡一會,養足精神,才能考出好成績呀。”
    玉環姐步履匆匆的走入後院,一眼就看到站在門前沉思的我,快步小跑過來,將六個熱氣騰騰的包子塞到我手里,嗔道︰“還傻愣著杵在這干嘛,趕緊進屋去呀,雖然是初夏,但這凌晨時分還是容易著涼的,諾,這是東街老趙家的灌湯包,肉餡的。”在我狼吞虎咽一口氣啃了四個包子後,楊玉環掩口輕笑︰“相公,我給你雇佣了一輛馬車,畢竟去文院考試路途遙遠,趕路就得兩個多時辰。”見我默不作聲,楊玉環一臉驚慌︰“相公,你是不是不責怪玉環敗家啦。”
    “玉環,你幾點起床的。”
    “听更夫的更聲,應當是子時三刻。”
    “本來我早就可以回來的,說不定還能給相公衣物捋一捋,很多應急的東西也沒來得及準備,唉……都怪那馬廝的老板睡得跟豬一樣,還不肯開門,我就用腳踹,用手拍,砰砰砰的鬧騰了半個時辰,那老板才不情不願的開了門,多花了十文錢,才願把馬車租借給我呢。”
    “還有那賣包子的老趙……居然說今日是科舉的大日子,學子一早起來趕路,包子肯定很俏,也要漲價,最後我發了虎,差點沒掀了他的攤子,老趙才以原來的價格賣給了我……相公,我是不是很凶啊。”
    玉環姐將這些瑣事像倒豆子般的一股腦抖了出來,我心疼得無以加復,卻不知道該怎麼安慰,只是再一次將玉環姐摟住了,這次我摟得很重,用了很大的氣力,就像抱著一整片錦繡山河一樣。
    玉環姐,以前是你為我遮風擋雨,那些欠你的,李白用余生來還。
    莫說是童生了,即便是秀才、舉人、進士,甚至殿前三甲,我都要拿下,這輩子,再也不會讓任何人欺負你。
    這輩子,再也不會讓任何人欺負你。
    日頭初升時,馬車一路晃晃悠悠終于到了巴蜀郡文院外,紅磚高牆,朱紅大門兩側鐫刻著一副筆鋒蒼勁的對聯︰想吾生竭力經營,無非是之乎者也,問此去何等快樂,不管它柴米油鹽。文院外黑壓壓的站著一大批人,有唇紅齒白舉手投足盡是孩子氣的單十少年,也有白發蒼蒼的老人,抬眼望去,竟然有數千人。
    而每一年的童生錄取,以巴蜀郡青蓮鄉這個彈丸之地,名額不過十人,換而言之,區區一個童生,在這里居然是百里挑一的概率,我頓時感覺到壓力倍增,周邊的學子對這次童生考試議論紛紛。
    “你說這次誰可以摘得頭名?大唐科舉令中說,凡是在各郡縣考取頭名的童生,直接越格獲得秀才頭餃,入秋時節就可以直接參加舉人考試呢。”
    一個白發老者說道︰“那還用說,肯定是縣老爺的公子徐青農咯,徐青農在十一歲的時候就寫出一篇著名的五言絕句,入選了朝廷制作的當月詩刊中,是四里八鄉遠近皆知的神童呢,雖說後來沒有作品再入詩刊,可是一個人一輩子能寫出一首名動鄉里的詩篇,都算是一個極成功的詩人了,像老朽寫了詩篇沒有百首也有八十了,可除了家里的老婆子,誰都沒有听過啊。”
    除了初唐四杰的王勃之外,唐朝居然還有這樣的神童?
    我不由有些好奇,便問道︰“徐青農出名的那首詩是什麼?”
    老者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神情看著我,徐青農可是巴蜀郡遠近聞名的神童,是青蓮之光,每一位青蓮鄉的百姓一提到他皆是掩不住的滿臉驕傲,他的代表作品,居然還有人不知道?不過老者還是很熱心的吟出了這首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呆住了,半天才反應過來,靠!這分明是李白婦孺皆知的代表作,後世我三歲的時候爸爸就教我背這首詩,相信不少孩子都是一樣,啥時候成了不知道哪里冒出來的徐青農的代表作了?這里頭肯定有貓膩,李白的記憶中跟著徐青農交情匪淺,難道是……剽竊?
    雨後初晴,有蜻蜓奮力的拍著翅膀,從眼前打馬而過,一個白衣公子哥的身影躍入眼簾。
    我面色古怪的看著他。
    李有田。
    李有田此刻極有附庸風雅嫌疑的搖著一把折扇,正在跟一個錦衣公子哥相談甚歡,李有田似乎也看到了我,連忙拉著那錦衣公子跑了過來,很熱情的跟我打招呼︰“表哥,你也來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對于這個偷窺楊玉環洗澡,三番五次調戲,還一度差些逼得玉環姐殉情的混蛋,我很想暴起將這個狗日的揍一頓,但我知道在這個地點這個時間,一旦動手打架,可是要直接剝奪考試資格的,李有田耗得起,我可沒資本再去等一年。
    “表哥,你別走呀,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是你第三次考童生了吧……唉唉唉,在這巴蜀郡遇到,也勉強算他鄉遇故知啦,來來來,我跟你介紹一下,這位便是知縣大人的公子徐青農。”
    徐青農風度翩翩,嫻熟又得體的跟我打招呼。
    我皺了皺眉頭,說來,徐青農跟李白可算是舊相識了,而且勾肩搭背稱兄道理。
    可以這麼說,沒有徐青農,李白連科舉考試都參加不成。
    讀書在古代也是個極其花錢的事兒,上私塾要錢,買書要錢,參加科舉考試更是要花錢,以李白的家境可是沒錢上私塾,只能靠自學,楊玉環辛辛苦苦做幾份工的錢恰好能混生活,若不是徐青農不時送來一整箱的書籍,李白連書都沒得看。
    只是,對于徐青農的那首上國家詩刊的《靜夜詩》,這等雀佔鳩巢的事兒,我始終無法釋懷。
    更何況,楊玉環曾經對李白說過,這個人心機深沉,曾經不動聲色的對楊玉環示好,居心叵測,讓他不要跟徐青農相交過密。
    寧惹君子莫惹小人,以我現在的形勢,可沒必要跟徐青農當場撕破臉皮,只是面對這樣一個瞧著打心眼里不舒服的人,我連客套的話都不想說,草草答應了便轉過身,挪開一些位置便往人潮前方擠。
    李有田怒道︰“豈有此理,知縣大人的公子跟你說話是給你幾分薄面,那是什麼表情,畜生,可真是不識好歹!”
    徐青農淡笑道︰“有田,讀書人出口成髒很不像話啊,這點你以後得改改了。”
    李有田連連稱是,似乎突然想到什麼,一對眼珠子咕嚕咕嚕的轉了起來,關切道︰“我的好表哥,這是你第三次考童生了吧……我可記得頭兩年,你的名次可都在五百名開外呀,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只怕這輩子都與科舉之路無緣了。”
    事出無常必有妖。
    李有田瞄了一眼周邊的考生,賊眉賊眼道︰“正規途徑行不通,也不是不能另闢蹊徑,表哥呀,只要你答應我一個條件,哪怕是考試的時候一個字都答不上來,我都有法子讓考中童生。”
    我冷笑道︰“真的?”
    徐有田嘿嘿嘿嘿的笑︰“當然,只要你能將玉環給徐公子睡一宿,徐大人大筆一揮你就是童生了,以後中秀才,中舉人……可就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花不完的金銀財寶……”
    我朝徐有田勾了勾手指。
    徐有田眉開眼笑︰“只是睡一宿而已,又不少塊皮少兩肉啥的,怎樣,很劃算吧”
    而後,我在他耳邊輕輕說出三個字。
    “睡你娘!”
    徐有田面色大變,好不容易壓抑住的怒火被這三個字蹭的一下點燃,立刻暴跳起來,要不是被徐青農強硬的拉住,這道行頗淺的孩子,估摸著得直接出手,而後被帶刀捕頭直接給關進大牢去。
    我哈哈大笑,大搖大擺的走進了文院,後面傳來徐有田氣急敗壞的怒吼︰“李白,敬酒不吃吃罰酒,給臉不要臉的狗雜種,你等著,就你這樣的水平,能考中童生,老子就不信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