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時間,他們率領以京營和九邊精銳改組的新軍,配以改良的神機火器,一路從河西走廊殺至漠北深處。
犁庭掃穴,追亡逐北,將困擾中原數百年的北元殘余勢力,徹底擊潰、分化、收編。
昔日縱橫草原的蒙古諸部,如今或臣服納貢,或遠遁西域,再也無法對大明構成實質威脅。
陸九淵拈起一枚黑子,隨意落下,棋盤上白子的大龍瞬間岌岌可危。
“元氣已喪,百年內難成氣候。剩下的,是設立都司,移民實邊,以教化慢慢消磨其野性。”
朱厚照看著棋盤,苦笑著搖搖頭︰“又是舅舅贏了。不過,這漠北贏了,東邊也該有結果了。”
“報——!”
一名風塵僕僕的信使沖入帳內,單膝跪地,雙手高舉一份軍報。
“啟稟陛下,王爺!征東大將軍仇鉞、副將汪 八百里加急捷報!
我軍已于三月前,攻破扶桑京都,後柏原天皇及其公卿盡數投降!東瀛四島,悉數平定!”
朱厚照猛地站起身,接過軍報,快速瀏覽,臉上涌現出狂喜之色。
“好!好!好!”
他連道三聲好,激動地看向陸九淵。
“舅舅,成了!東瀛,自此為我大明州府!”
東征之役,遠比西征更為復雜。
不僅要渡海作戰,還要面對倭寇復雜的地形和頑固的武士階層。
但這四年間,大明新建的龐大艦隊,搭載著歷經漠北血戰洗禮的百戰雄師,
在仇鉞、汪 等名將的指揮下,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東瀛諸島,高過車輪者,盡屠之!
隨軍太監劉瑾知親王大人不喜東瀛,建議︰女子不足車輪者可留之,男子……且把車輪放平!
無論是所謂的“名將”還是“劍豪”,在大明新軍的火炮火槍陣列和結陣而戰的精銳步兵面前,皆不堪一擊。
甚至不需陸九淵登船過海,大明軍隊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完成了覆國之戰。
“傳旨!”
朱厚照意氣風發,“設東瀛為大明瀛洲,置三司管轄!遷移百姓,興建港口,那石見銀山,立刻組織人手,全力開采!”
石見銀山。
這座位于瀛洲島根縣的巨型銀礦,在原本的歷史中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銀礦之一。
如今,它徹底向大明敞開了懷抱。
隨著朱厚照一聲令下,無數來自大明本土的工匠、礦工涌入,更先進的采礦技術被應用。
仿佛取之不盡的銀錠,被一船一船地運回大明本土,注入這個龐大的帝國。
大開海貿,白銀涌入。
有了漠北的安定和瀛洲的歸附,大明的海貿政策變得更加激進和自信。
朝廷主導的官方貿易船隊,以及得到特許的民間海商,掛著日月旗,縱橫于南洋、西洋。
絲綢、瓷器、茶葉……源源不斷運出,換回巨量的白銀、香料、珍奇。
原本歷史上中晚期才大量流入中國的白銀,此刻提前數十年,以洶涌澎湃之勢涌入。
太倉庫前所未有的充盈,朝廷有了足夠的財力支撐龐大的軍事開支和基礎設施建設。
朱厚照借此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減輕農稅,興修水利,鼓勵工商,擴建官學。
盡管清洗後的士紳階層仍有微詞,但在皇權與兵權的絕對壓制下,以及實實在在的白銀利益面前,這些聲音顯得微不足道。
海權時代,由大明開啟。
這一日,天津衛港口。
巨大的寶船艦隊整裝待發,帆檣如林,氣勢恢宏。
這是即將前往西洋,宣示大明國威,並進一步開拓貿易航路的使團艦隊。
陸九淵與朱厚照並肩立于高台之上,望著眼前這波瀾壯闊的景象。
“舅舅,你看這萬里海疆,是否才是我大明未來的根基?”
朱厚照目光灼灼,望向無垠的蔚藍。
陸九淵負手而立,赤色王袍在海風中輕揚。
“陸地守成,海洋進取。漠北已靖,瀛洲已平,白銀流通,社稷根基已固。接下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是該讓日月之旗,照耀更遠的地方了。”
霞光萬道,瑞氣千條。
天津衛港口上空,原本晴朗的天穹忽生異變。
七彩祥雲自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盤旋縈繞,如同華蓋瓔珞,將整片海域籠罩在一種神聖而恢弘的氛圍之中。
浩瀚的紫氣自東方綿延三百里,氤氳蒸騰,仿佛有龍吟鳳鳴之聲響徹九天。
正在交談的陸九淵與朱厚照同時停下。
陸九淵若有所感,抬頭望向天穹︰“我該走了!”
他周身的氣息開始變得縹緲不定,那是一種超脫了塵世枷鎖,即將羽化登仙的玄妙道韻。
“舅舅?”朱厚照似有所覺,看著身旁氣息愈發淵深難測的陸九淵,眼中流露出震驚與不舍。
港口萬千軍民,乃至寶船上的水手將士,皆被這天地異象所懾,不約而同地停下動作,屏息凝神,望向高台之上那道赤色身影。
陸九淵轉過身,面向朱厚照,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
“厚照,”
他的聲音柔和,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人間事已了,大明國運昌隆,皇權穩固,四海賓服,海陸霸權已握。
我的使命,完成了。”
朱厚照眼眶微紅,緊緊握住陸九淵的手︰“舅舅!大明需要你,朕需要你!”
陸九淵輕輕搖頭,拍了拍皇帝的肩膀,如同當年在乾清宮中那般。
“雛鷹已長成雄鷹,當翱翔于九天。
你已是一位合格的帝王,甚至是開創盛世的明君。
未來的路,該你自己走了。”
他的身體開始散發出柔和而純粹的清光,孤鴻劍飛出,灑出點點光芒,縈繞其身。
陸九淵的赤色王袍在光點中漸漸化為純粹的流光,他的身形變得愈發透明,仿佛與那神劍融為一體。
他最後看了一眼朱厚照,看了一眼這他親手參與塑造的煌煌大明。
“為君者,當以天下蒼生為念。這萬里江山,交給你了。”
話音落下,他的身影在金光中徹底化作無數光點,與劍相融,冉冉升起,投向天上那洞開的祥雲深處。
“恭送護國親王!”
不知是誰率先喊出這一句,聲音哽咽卻充滿崇敬。
下一刻,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徹天津衛。
“恭送護國親王!”
“恭送護國親王!”
萬千軍民,無論官職大小,無論兵卒百姓,皆發自內心地跪伏于地,向著那升仙的光影叩首。
朱厚照挺直脊梁,望著那逐漸合攏的雲層與消散的劍光,眼中淚水終于滑落,
他對著天空,深深一揖︰
“恭送舅舅回天!朕,必不負舅舅所托,必讓我大明,日月永耀,江山永固!”
天空異象緩緩消散,恢復澄澈。
仿佛方才的一切只是夢幻。
護國親王陸九淵,于天津衛,功德圓滿,白日飛升!
朱厚照獨立高台,海風吹動他赤色龍袍的袍角,獵獵作響。
他望著那已恢復澄澈的天空,眼中淚痕未干,神情卻已變得無比堅毅。
他緩緩轉身,面向下方依舊沉浸在震撼與失落中的臣民,聲音沉凝,傳遍四方︰
“護國親王陸九淵,乃天降神人,輔佐朕躬,平定內亂,收服兵權,北定大漠,東平瀛洲,開海貿,通銀流,奠定我大明萬世之基!”
“今功德圓滿,感召天心,白日飛升,回歸仙界!此非離別,乃是永生!其神威必將永佑大明,護我山河!”
他深吸一口氣,聲如洪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朕,承天命,順人心,代天封神,敕封護國親王陸九淵為︰赤霄承天效法執夷帝君!”
“赤霄,昭其神劍之威,護國戰神之姿!”
“承天效法,彰其代天巡狩,護持正統之功!”
“執夷,顯其平定四夷,開疆拓土之勛!”
“立廟于武當山之巔,享大明萬世香火!其神位,與社稷同祀,與天地同尊!”
“凡我大明州府,皆建帝君祠,四時祭祀,永志不忘!”
聖旨一下,群臣叩首,萬民呼應︰
“陛下聖明!赤霄承天效法執夷帝君,神威永駐,護佑大明!”
聲浪如潮,席卷海疆,直上雲霄。
自這一日起,陸九淵——赤霄承天效法執夷帝君的神位,被供奉于武當山金頂 修建的凌霄殿中,受大明官方與民間共同祭祀。
其神像面容模糊,唯有一雙眼楮,深邃如星,俯瞰人間,身側立著一柄四楞四方頂端開刃的一字怪劍,象征著無上武力與守護。
自此,成為大明永恆的神話,激勵著後世無數君王與武者,追尋那縹緲的天道,守護這如畫的江山。
而大明,在正德皇帝朱厚照的統治下,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陸權與海權並重的日不落帝國時代。
史稱——正德盛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