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從潁川開始逐鹿九州

第十八章 婚宴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原茵 本章︰第十八章 婚宴

    建安元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眷顧潁川這片土地。天空是那種洗練過的、高遠而澄澈的湛藍,幾縷薄雲如同上好的素紗,慵懶地懸在天際。陽光失去了夏日的酷烈,變得溫煦而明亮,灑在已經開始泛出些許金黃的稻穗上,灑在潁川城那新修葺過的、飄揚著無數彩旗和“劉”、“豫州牧”字樣旌旗的城樓上,也灑在每一個潁川居民洋溢著復雜喜悅與期待的臉上。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注定是一個在豫州乃至中原史冊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不平凡季節。

    持續了數月的緊張籌備,調動了州牧府和荀家大量人力物力,終于迎來了這場舉州矚目、甚至引動四方關注的盛大典禮——豫州牧、潁川郡守劉湛,與潁川荀氏嫡女荀妤的大婚之禮。

    這場聯姻,其意義早已超越了才子佳人、兒女情長的範疇,它是一場精心策劃、昭示天下的政治宣言,是劉湛勢力與潁川本土最強大士族之間最牢固、最直接的紐帶焊接。整個潁川城,仿佛一個盛裝待嫁的新娘,被裝扮得流光溢彩,喜氣沖天。從巍峨的州牧府到坐落于城西、象征著清貴與傳承的荀氏莊園,長達數里的主干道上,不僅用淨水反復潑灑,不見一絲塵土,更是鋪上了從江南緊急調運來的、價值不菲的猩紅色地氈,一直延伸到荀府門前。道路兩旁,每隔十步便懸掛著一對巨大的紅綢燈籠,燈籠上貼著金色的雙喜字,即便在白日,也透著一股灼灼的喜慶。城防由周倉親自調度,靖安營精銳士卒身著擦得 亮的新甲,手持長戟,精神抖擻地沿街肅立,既是為了維持秩序,更是無聲地展示著新郎官手中的武力。

    四方賓客,如同被蜜糖吸引的蜂群,從各地匯聚而來。車馬轔轔,冠蓋雲集,其盛況堪稱豫州近十年來之最。不僅豫州下轄各郡的太守、國相、郡丞、名士鄉紳幾乎全員到齊,更是引來了諸多重量級的外來使者︰冀州牧袁紹派來了其麾下重要的謀士逢紀,攜帶了包括玉璧、駿馬在內的豐厚賀禮,排場十足;兗州牧曹操雖因正與徐州陶謙激戰正酣,無法親至,卻也遣其族弟曹仁為代表,送上了一份不菲的禮單,以示“盟友”之誼;荊州牧劉表派來了其妻弟蔡瑁,意在觀察這位新鄰居的虛實;甚至,連遠在長安、被董卓牢牢把持的朝廷,也象征性地派來了一位黃門侍郎,帶來了一道語焉不詳、無非是勉勵“鎮守地方、永固漢室”的嘉獎詔書,算是給這場婚禮披上了一層微弱卻不容忽視的“正統”光環。州牧府門前寬闊的廣場以及附近的幾條大街,早已被各式各樣的馬車、牛車和護衛隨從擠得水泄不通,人聲鼎沸,喧鬧非凡,空氣中彌漫著香料、酒氣、皮革與人群混雜的獨特氣味。

    婚禮嚴格依照古禮進行,莊重、繁瑣,卻又充滿了儀式之美。吉時已到,州牧府中門大開,鼓樂齊鳴。劉湛身著玄端禮服,頭戴進賢冠,腰佩玉帶,雖年紀尚輕,但久居上位、歷經戰陣磨礪出的沉穩氣度,與這身莊重服飾相得益彰,更顯得他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意氣風發,顧盼之間自有威儀。他在贊者的引導下,于府門之前,揖讓迎賓,舉止從容有度。

    而更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新娘子。當荀妤在八名身著彩衣、手捧香爐、團扇的侍女簇擁下,緩緩從荀家的朱輪華蓋車中步出時,幾乎所有在場賓客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她鳳冠霞帔,嫁衣如火,上面用金線繡著繁復精美的鸞鳳和鳴圖案,在秋日陽光下流淌著華麗的光澤。雖然依照禮制,她的容顏被一柄精美的象牙柄團扇恰到好處地遮掩,但那窈窕婀娜、步步生蓮的絕美風姿,那通身流露出的、混合著書香門第的清貴與即將為人婦的溫婉氣度,已足以令觀禮賓客心馳神搖,暗自贊嘆不已。一些來自外州的使者,更是借此機會,細細打量著這位將自身與家族命運與那位崛起新星緊密捆綁的荀氏貴女,試圖從中解讀出更多信息。

    婚禮在州牧府正堂舉行,堂內布置得莊嚴肅穆,香燭高燒,煙氣裊裊。當贊者拖長了聲音,高呼“拜——”時,整個大廳鴉雀無聲。劉湛與荀妤在侍者的引導下,先對天地牌位深深叩拜,感謝天地造化,見證盟誓;繼而轉向南方,對代表著劉湛先祖的虛位行禮,告慰先人;最後,夫妻對拜。劉湛躬身,姿態沉穩;荀妤斂衽,儀態萬方。這三拜,每一拜都仿佛沉重而清晰的鼓點,不僅敲在在場每一位賓客的心上,更通過無數雙眼楮和嘴巴,傳遍了潁川,傳向了中原各地,標志著以劉湛為核心的政治軍事集團,與潁川荀氏為代表的地方士族勢力,完成了最為牢固和正式的利益與命運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格局,由此奠定。

    作為荀家在此地的最高代表,荀衍今日可謂是滿面紅光,精神煥發。他身著隆重的禮服,周旋于各方顯貴之間,接受著潮水般的祝賀與恭維。他臉上洋溢著恰到好處的笑容,言辭得體,既不過分張揚,也不失荀家的清貴風範。他深知,從今日起,荀家的未來已與這位年輕州牧的前途徹底融為一體,再無退路。而在另一側,郭嘉、徐晃、周倉、文聘等劉湛的核心文武心腹,也齊聚一堂。郭嘉依舊是那副慵懶中帶著銳氣的模樣,小口品著美酒,眼神卻掃視著全場,觀察著各方反應;徐晃初來乍到,略顯拘謹,但眼神中對劉湛的敬佩與忠誠毫不掩飾;周倉則早已和一群武將喝開了,黝黑的臉上泛著紅光,聲若洪鐘地吹噓著自家主公的英明神武,引得眾人陣陣哄笑;文聘則相對沉穩,低聲交談著,話題不免涉及到軍務和水軍建設。他們是劉湛權力的基石,此刻也都由衷地為自己的主君感到高興,觥籌交錯間,氣氛熱烈而真誠。

    盛大的婚宴在州牧府足以容納數百人的宴會廳舉行。珍饈美饌,流水般呈上;歌舞樂伎,獻藝于堂前。劉湛換上了一身較為輕便但仍顯尊貴的紅色錦袍,攜著已然除去團扇、略施粉黛、更顯明艷不可方物的荀妤,逐桌向重要的來賓敬酒。

    行至曹操使者曹仁席前,曹仁起身,他身材魁梧,面容剛毅,雖為賀喜而來,眉宇間卻仍帶著幾分軍旅殺伐之氣。他舉杯祝賀,言語客氣,但在與劉湛對飲之後,卻借著靠近的機會,再次壓低聲音,舊事重提︰“劉使君,新婚大喜,曹仁謹代表我家兄長再致祝賀。只是……徐州之事,關乎剿滅國賊,廓清寰宇,使君若能再作考量,與我兗州南北呼應,則大事可成,陶謙老兒指日可下!屆時,使君新婚燕爾,再添開疆拓土之功,豈非雙喜臨門?” 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迫切。

    劉湛手中端著玉杯,臉上依舊是春風般和煦的笑容,仿佛沒有听出對方話語中的步步緊逼。他輕輕與曹仁再次踫杯,聲音清朗,確保周圍幾位豎起耳朵的賓客也能听到︰“子孝(曹仁字)將軍與孟德公的美意,湛,再次心領,感激不盡!然,今日乃劉某與內子大喜之日,佳朋滿座,只宜談風月,敘情誼,這刀兵之事,煞風景,煞風景啊!請將軍回稟孟德公,他的厚誼,湛銘記于心,然豫州新定,百廢待興,民生疲敝,實無力外顧,還望孟德公體諒一二。” 他語氣溫和如初,態度卻如磐石般堅決,再次將曹操方面聯盟攻徐的試探,巧妙地擋了回去,既未答應,也未徹底拒絕,留下了模糊空間。

    曹仁踫了個軟釘子,看著劉湛那無懈可擊的笑容,心知此事難成,只得訕訕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不再多言。

    轉而來到袁紹使者逢紀席前,氣氛則顯得更為“熱絡”。逢紀乃袁紹麾下重要謀臣,能言善辯,他起身熱情洋溢地祝賀,言語之間,對劉湛不吝贊美之詞,稱其為“中原俊杰,漢室希望”,隨後便話里有話地提及曹操“窮兵黷武,擅攻州郡”,暗示袁紹與劉湛應“同氣連枝”,共同“維護中原穩定”,其遏制曹操的意圖昭然若揭。劉湛心中對袁紹的優柔寡斷和其集團內部的傾軋心知肚明,但此刻自然不會點破,同樣笑容滿面,與之虛與委蛇,說著“本初公海內人望,盟主風範,湛素來欽仰,自當與冀州永結友好,共扶漢室”之類的場面話,維持著表面的和諧與友好。整個婚宴,儼然成了劉湛施展高明外交手腕的舞台,他周旋于各方勢力代表之間,言辭得體,不卑不亢,既恰到好處地展示了豫州的實力與自信,又為未來的合縱連橫保留了充分的靈活性和可能性。

    夜色漸深,月華如水,將州牧府籠罩在一片朦朧而靜謐的光暈之中。白日的喧囂與熱鬧漸漸散去,賓客們陸續告辭,留下的是一片杯盤狼藉的宴會廳和空氣中尚未散盡的酒香、脂粉香。

    洞房之內,紅燭高燒,跳躍的火焰將室內映照得溫暖而曖昧。大紅的喜字貼在窗欞,錦被繡褥鋪設得整整齊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沁人心脾的百合清香。荀妤已卸去了沉重的鳳冠和繁復的禮服,只著一身輕便的紅色中衣,烏黑如瀑的長發披散下來,襯得她裸露在外的脖頸和臉頰肌膚愈發白皙如玉。她坐在床沿,微微垂著頭,燭光在她長長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陰影,平日里那份清冷與聰慧,此刻都化作了新嫁娘特有的、含羞帶怯卻又無比動人的嬌柔。

    劉湛輕輕掩上房門,隔絕了外界的最後一絲嘈雜。他走到荀妤面前,緩緩蹲下身,執起她放在膝上的、微微有些冰涼的縴手,感受著那份細膩溫潤與不易察覺的輕顫。他抬起頭,望進她那雙抬起的水光瀲灩的明眸,那里有羞澀,有期待,更有一種與他並肩面對一切的、早已融入骨血的堅定。

    “妤兒,”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情感,帶著一絲歷經磨難終得圓滿的喟嘆,“今日之後,你我便是一體,血脈相連,命運與共。這豫州的千斤重擔,這亂世的風雨飄搖,從今往後,便要你我共同承擔了。” 這不是甜言蜜語,而是最鄭重的承諾與托付。

    荀妤抬眼望他,眼中波光流轉,卻並無一絲尋常小女兒態的慌亂與迷茫,唯有與君同舟共濟、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然。她反手輕輕握住他的手指,聲音輕柔卻字字清晰︰“湛郎放心。內政瑣事,安撫士族,協調各方,妾身定當竭盡所能,助你無後顧之憂。只望你……” 她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色,“執掌千軍,縱橫沙場,凡事……務必以自身安危為重。你安,則豫州安,則……妾身安。”

    紅燭 啪,爆出一朵歡快的燈花,映照著兩人緊密相依的身影,空氣中彌漫著旖旎而溫馨的氣息。

    然而,亂世之中的寧靜,尤其是對于他們這樣的人來說,總是短暫得如同曇花一現。

    正當紅綃帳內,柔情蜜意漸生,兩人低聲訴說著對未來生活的些許憧憬之時,一陣急促而輕微、卻又帶著不容忽視的緊迫感的敲門聲,如同冰錐般刺破了這方溫馨靜謐的小天地。

    “主公,有緊急軍情。” 門外傳來的是郭嘉的聲音,平日里那慣有的慵懶此刻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刻意壓低的、蘊含著風暴的嚴肅。

    剎那間,劉湛與荀妤交換了一個眼神,沒有任何言語,卻均在對方眼中看到了“果然來了”的了然與凝重。沒有絲毫新婚之夜的慌亂與不悅,劉湛迅速而沉穩地站起身,荀妤也已瞬間恢復了平日的冷靜與干練,她起身,動作利落地為他取來掛在屏風上的外袍,仔細披上,系好衣帶,仿佛這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夜晚。

    書房內,只點了幾盞牛油燈,光線略顯昏暗,卻更襯得氣氛壓抑。郭嘉站在書案前,臉上沒有了絲毫酒意,臉色是少有的嚴肅,甚至帶著一絲冰冷的怒意。他將一份邊緣染著些許煙塵、顯然是經過最快渠道傳遞而來的密報,雙手遞給劉湛。

    劉湛接過,就著跳躍的燈火,迅速展開。目光掃過那上面寥寥數行,卻字字千鈞的文字,他的瞳孔驟然收縮,捏著帛書的手指因用力而指節發白!

    “南陽急報,袁術稱帝了!”

    短短七個字,卻仿佛一道撕裂夜空的驚雷,在他耳邊轟然炸響!密報後續內容詳述︰袁術在淮南核心重鎮壽春,公然搭建高台,焚香祭天,僭越稱帝,國號“仲家”,並置公卿百官,分封諸侯,郊祀天地,完成了所有稱帝的儀式!並且,為了彰顯其“天子”威嚴,更是為了洗刷此前敗于劉湛手下的奇恥大辱,他已任命其麾下大將張勛為統帥,橋蕤、李豐、梁綱等為副將,集結南陽、淮南精銳大軍數萬,對外號稱十萬,兵分兩路,一路向東,對已是焦頭爛額的徐州方向施加壓力,其主力則浩浩蕩蕩,直撲豫州潁川而來!檄文中,更是將劉湛斥為“漢室逆臣,潁川惡霸,竊據州郡,荼毒生靈”,誓要“吊民伐罪,踏平豫州,生擒劉湛,以正典刑”!

    “好一個袁公路!狂妄至此,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行此篡逆之事!他這是自取滅亡!”劉湛將密報重重拍在堅硬的紅木書案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他怒極反笑,胸膛因憤怒而微微起伏,“卻也給我豫州,帶來了天大的麻煩!” 他深知,稱帝的袁術已徹底瘋狂,其攻擊必然傾盡全力,不死不休。

    郭嘉眼神冰冷,語氣如同淬火的寒鐵︰“袁術倒行逆施,妄自稱尊,已是天人共憤,天下人人得而誅之!然,困獸猶斗,其勢猶存,錢糧兵馬尚足。此番傾巢而來,必是挾憤而至,欲行殊死一搏!主公,新婚宴爾,良辰美景,卻不得不即刻中斷,應對這潑天大禍了。此戰,凶險無比,然危機並存!若能戰而勝之,則主公‘討逆’大義名分在手,聲望將如日中天,中原霸主地位,由此一戰可定!”

    劉湛目光銳利如鷹,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因這突如其來噩耗掀起的驚濤駭浪,以及那一絲對新婚妻子的愧疚。他走到窗前,猛地推開窗戶,夜風帶著涼意涌入,吹動了他額前的發絲。他望著窗外庭院中那些尚未撤去的、在夜風中輕輕搖曳的大紅燈籠,望著遠處城樓上依舊閃爍的、代表喜慶的燈火,眼神逐漸變得如同磐石般堅定、冰冷。

    他霍然轉身,聲音沉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在寂靜的書房中清晰地回蕩︰“傳令!州牧府即刻升起聚將鼓!所有文武官員,無論品級,無論此刻身在何處,在做何事,限一刻鐘內,全部到議事廳集合!延誤者,軍法從事!”

    他的目光落在緊隨他而來、此刻正靜靜站在門邊、臉上並無半分怨懟只有全力支持的荀妤身上。他走過去,握住她微涼的手,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歉意與更深沉的托付︰“妤兒,看來我們的‘蜜月’,注定要在戰火硝煙中度過了。”

    荀妤仰起臉,清澈的眸子里映照著跳動的燭光,也映照著他堅毅的面容。她反手緊緊握住他的手,沒有絲毫猶豫,聲音平靜而充滿力量︰“妾身早已準備。從決定嫁給你那一刻起,便知此生注定與風浪同行。湛郎盡管前去,家中一切,州牧府內務,與各家的聯絡安撫,有我。”

    片刻之後,州牧府議事廳內,燈火通明,亮如白晝。方才還在婚宴上把酒言歡、相互祝賀的文武重臣,此刻已全部聚集于此。文官們大多官袍整齊,只是臉上還殘留著些許酒意,卻被巨大的震驚和緊迫感驅散;武將們則多數已披上甲冑,周倉甚至甲葉上還沾著方才宴席上不慎灑落的酒漬,但眼神已是一片肅殺。喜慶的余溫尚未從這座府邸的每一個角落完全散去,冰冷而殘酷的戰爭硝煙,已如同實質般撲面而來,壓得人幾乎喘不過氣。

    劉湛已換上了一身戎裝常服,立于大堂之上,目光如電,緩緩掃過麾下這些濟濟人才——沉穩的荀衍,銳利的郭嘉,勇猛的周倉,嚴謹的文聘,剛剛歸心、眼神堅定的徐晃……還有站在文官隊列前列,雖未著鎧甲,卻脊背挺直、目光沉靜的荀妤。

    他深吸一口氣,聲音朗朗,如同金鐵交鳴,打破了議事廳內死一般的沉寂︰ “諸君!想必消息已然知曉!袁術逆賊,罔顧人倫,僭號稱帝,倒行逆施,天人共憤!今更悍然興兵,犯我疆界,欲亡我豫州,屠我百姓!此乃國賊,亦是送上門的功業!” 他猛地提高聲調,如同戰鼓擂響︰ “此戰,非為我劉湛一人之榮辱,乃為捍衛漢室綱常,為守護豫州百萬生靈!正是我等替天行道,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之時!豫州安危,中原未來,在此一戰!望諸君,與我同心協力,眾志成城,隨我——破敵!”

    “願隨使君(主公)破敵!討逆誅賊!萬死不辭!” 堂下,文官武將,無論此前立場如何微妙,此刻都被這巨大的危機和主公的決絕所感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聲,殺意沖天,仿佛要將議事廳的屋頂掀翻!

    紅燭喜帳的溫暖光影,與地圖上冰冷的箭矢標記交織;新婚燕爾的旖旎柔情,與戰爭號角的淒厲緊迫踫撞……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從潁川開始逐鹿九州》,方便以後閱讀三國從潁川開始逐鹿九州第十八章 婚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從潁川開始逐鹿九州第十八章 婚宴並對三國從潁川開始逐鹿九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