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目光炯炯,此子靈台清明,心竅通透,隱隱有九竅光華內蘊,正是那傳說中的九竅玲瓏心!師尊所言,自己若入仕途,必死于此等人物之手……剎那間,前塵因果,涌上心頭。
他強壓下心中波瀾,又將目光轉向龐涓。這一看,更是暗自心驚。這龐涓根骨奇佳,氣血旺盛遠超常人,但氣息深處,竟隱含一絲若有若無的妖異野性,絕非純粹人族!其魂魄深處,隱約有青丘山狐族的烙印盤旋,竟是青丘遺種!
一個是命中宿敵,一個是妖族異類。鬼谷子心中苦笑,師尊的警示猶在耳邊,不想這因果竟主動尋上門來。
他沉默片刻,聲音平淡無波︰“你二人,為何求學?”
龐涓搶先道︰“弟子欲學萬人敵之術,輔佐明主,建功立業,名揚天下!”
聲若洪鐘,野心勃勃。
孫賓則沉吟少許,方緩聲道︰“弟子願習安邦定國之策,解民倒懸,終結這亂世烽煙。”
語氣溫和,卻自有格局。
鬼谷子聞言,眼中精光一閃而逝。他于天書修行中,早已窺得一絲天機,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殺劫將起,此二人皆是應運而生之輩。收下他們,便是親手攪入了這潭渾水,與那累世因果再脫不開干系。
但,這何嘗不是一種歷練?避世修行,固然安穩,卻難證大道。唯有入世渡劫,方能超脫。
他緩緩合上手中天書,聲音恢弘,仿佛自九天傳來︰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你二人根骨非凡,皆非池中之物。然,學法者,當持心正,念蒼生。若以此術為惡,必遭天譴,身死道消。”
“今日,吾便收下你二人。”
“龐涓,你性情剛猛,便傳你兵家詭道,奇謀秘策,縱橫捭闔之術。”
“孫賓,你心懷仁念,靈慧通透,便授你王道兵法,陣法推演,治國安邦之策。”
“望你二人,好自為之。”
龐涓、孫賓聞言,皆是狂喜,再次叩首︰“弟子,謹遵師命!”
聲音在清溪鬼谷中回蕩,預示著兩位攪動戰國風雲的奇才,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而端坐于上的鬼谷子,目光穿透茅屋,望向無盡虛空。
數年後,龐涓道有所成,決意下山。下山前,鬼谷子曾言待孫賓下山後,會將自己的最後一部兵書一並帶下山,龐涓欣然辭別鬼谷子。
龐涓與魏王殿前論道,得魏王器重,綬魏國元帥兼軍師,侵佔衛、宋諸國。宋、魯、衛、鄭等小國,懾于魏國威勢,也盡來朝魏。後來,龐涓又率魏軍大破強齊,名動天下。
數月後,孫賓受師命下山投奔龐涓,卻未獲得鬼谷子會傳他兵書。而也正因為這部兵書,龐涓廢去孫賓的膝蓋骨,孫賓淪為廢人,自此改名孫臏;而龐涓後來被孫臏擊敗,在馬陵道上被其亂箭射死。
數年後,清溪鬼谷來了一個年輕人。
這年輕人在谷口山石祭起一柄長劍,旋即盤坐在谷口。
鬼谷子心生感應,走出洞府朝外望去。
但見谷口黃霧漫漫,似有無數雷電隱在其中,蘊含著無數力量,含蓄待發。
鬼谷子眼眸不由得微微顫了顫,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旋即瞳孔微縮——陷仙陣!
仿佛剎那間,記憶便穿越亙古,回到自己最意氣風發的封神時代。
截教一門,本是那五十六億年大劫之下的應劫之門。
因此,三聖兩教簽了封神榜,截教一門多在其中。
但三清之一的通天教主因門人受辱,怒發沖冠,逆天而行,欲力挽狂瀾,在界牌關前以其在須彌山下煉得的四口寶劍誅仙劍、戮仙劍、絕仙劍、陷仙劍布下誅仙劍陣(這四劍原身非同小可,乃是開天闢地之時的四劍,後鴻均老祖在分寶岩上與四聖分寶,才被通天教主所得。後在堯舜禹三皇建都之時無邊功德下,方在須彌山下淬煉而成,威力可想而知)。
這誅仙陣號稱千古第一殺陣,威力非凡。
據說當時騰騰黃霧,艷艷金光,陣外更是煞氣沖天,殺氣陣陣,整個人間界都被煞氣所罩……無數修真中人受煞氣所感來至界牌關前,掀起無數殺果!連那老子與元始天尊聯手也未能破陣,需得西方二聖準提道人與接引道人前來相助,四聖並力才破了誅仙陣,其威力可想而知(要知聖人一級均有開天闢地之能,四聖聯手,需得多大的威能?)。
而眼下的陷仙陣雖無上古仙劍陷仙劍坐陣,卻因此地有鬼谷山石成劍形,頗得地勢;而這年輕人的修為更是已至天仙圓滿之境,自己大道未成,更難得破陣。
鬼谷子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應對,只得在谷中避而不出。
正此時,卻見從黃霧之中步入一個清瘦男子,此人身著長衫。在黃霧之中,衣衫飄袂,七分儒雅,三分飄逸,說不出的超然卓絕。
那清瘦男子步入陷仙陣竟徑直來到年青人跟前,笑眯眯道︰
“听聞鬼谷有一隱者,這位仁兄可是谷中求道?”
年輕人終于睜開雙眼︰
“鬼谷隱者一屆只收兩名弟子,擇勢傳授治世之能,一正一反,互相認證。”
清瘦男子的笑容更開了深施一禮︰
“若與仁兄互為認證,倒不失為一樁美事。”
年輕人終于睜開雙眼,哈哈一笑,擺了個請的手勢。
黃霧煞氣登時散盡。
二人並肩步入鬼谷,拜鬼谷子為師。
鬼谷子終于松了一口氣,玉虛宮為自己接下了這個因果。
年輕人叫甦秦,清瘦男子叫張儀,二人拜入鬼谷門下。
當世時,秦在西方,六國在東方,秦國勢大,已有氣吞六國之勢。
鬼谷子便傳授二人縱橫之道,一人連橫,一人合縱。
一年後,兩人入仕斗法,甦秦先一步成為燕國之相,而張儀則落魄郁郁而不得志。
為求公平,甦秦用計將張儀引入秦地,送了其一程。
張儀本欲用連橫之策強壓六國,但因甦秦這一因果,甦秦在時,張儀始終未曾出手,與甦秦打了個平局。
而甦秦欲合縱六國,力壓強秦。但要合縱六國,就必須先弱強齊再談合縱。否則齊地氣運沖天,是斷然沒有六國合縱之說。
燕昭王所托欲報強齊之仇,因此甦秦受燕昭王所托入齊…
此時,孫臏正在齊國坐陣,甦秦不想孫臏卷入其中,因此便點化孫臏入道。正因有甦秦指點,孫臏方才入道修成人仙,所以,甦秦相當于孫臏的人領路人。
自此甦秦開始布局弱齊,終合縱六國,不想其師因其過于仁慈,功成未滿便詔回受教,以致其功果未成。
甦秦去後,張儀以連衡之策得無上功果。
後,秦誅六國,一統天下。
其間種種也非是三言兩語所能明言,暫且不提。
待日後,姜子牙再次轉世,自會明白其間因果定數。
鬼谷子眼見無法了結孫臏,便安心在鬼谷修行。
又修了無數個日月,更兼身懷封神法寶打神鞭、杏黃旗。
用不了多少時日,便度過了四小天劫,修成了天仙一級,與當初姜子牙一般。
此時的姜子牙道有所成,有了上天入地之能,便上了那三十三重天外,到玉虛宮去找師父元始天尊,求其指點,以證大羅金仙的大道。
元始天尊為謀得這九竅玲瓏心的根骨也算費了心計,如今卻輸了那人一陣,心中著實有氣。
不過,現在一切已成定數,說破亦無礙,當即道︰
“子牙,你殺孽深重,非九竅玲瓏心方有一線之機,你若想證得大道,必得重新修行。”
鬼谷子聞言不由怔忡,略一尋思始知自己又被申公豹算計。
由不得多言,鬼谷子神色凝重地離開玉虛宮,正踫上在殿外候著他的南極仙翁。
兩人不由談論起當初之事,見鬼谷子始終難以釋懷,南極仙翁笑談道︰
“此皆天數,你也不必多慮。如今多寶道人(即如來佛祖,因出自截教首席弟子,被闡教習慣性稱為多寶道人)勢大,染指中原,又有聖人算計其間,縱使我玉虛宮亦難脫算計,有所損益。且看吧,大亂將至,西方教已佔了先機,你這番波折未必便是壞事。”
不久後,南極仙翁的話果然應驗,天界竟然封了那妖猴齊天大聖,負責看守蟠桃園。
這讓鬼谷子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透露著古怪。
果然,三百年後,妖猴大鬧天宮,攪亂了蟠桃大會,此禍比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