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風帶著暖意,吹過縣電商產業園平整的水泥路面,也拂動著趙北北額前的碎發。她站在新廠房外,手里緊握著那份反復修改、幾乎被翻爛的商業計劃書初稿,等待著顧淮南的到來。
心髒在胸腔里沉穩而有力地跳動著,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更多的卻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感。這份計劃書,耗費了她近半個月的心血,將那些模糊的願景和龐雜的數據,梳理成了條分縷析的文字和圖表。她從未如此透徹地審視過自己的事業,也從未如此明確地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又將去往何方。
黑色的轎車準時停下,顧淮南推門下車。他依舊是一身熨帖的商務裝扮,目光銳利如常,只是在掠過她手中那份厚厚的文件時,幾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兩人沒有寒暄,直接走進了那間小小的隔間辦公室。趙北北將計劃書遞過去,然後安靜地坐在對面,雙手在膝上交握,等待著審判。
顧淮南看得很快,修長的手指偶爾在紙頁上某處停頓,或用隨身攜帶的鋼筆在邊緣寫下幾個簡短的記號。辦公室里只剩下紙頁翻動的沙沙聲。趙北北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隨他的動作,試圖從他細微的表情變化中讀出些什麼,但他臉上始終是那副慣有的、近乎嚴苛的平靜。
時間仿佛被拉長。當最後一頁被合上,顧淮南抬起頭,看向她。他的第一句話是︰“比我想象中要好。”
趙北北懸著的心,猛地落回了實處,甚至激起了一絲微瀾。
“市場定位基本準確,抓住了‘古法手造’與‘健康伴手禮’的核心。財務預測雖然保守,但數據基礎扎實,風險考量也算周全。”他語速平穩,像在做一個客觀的項目評估,“尤其是對潛在風險的分析和預備方案,說明你真正思考了,而不是盲目樂觀。”
這是趙北北從他這里听到過的、最接近褒獎的話。她抿了抿唇,壓下喉頭的微哽。
“但是,”他的話鋒果然一轉,鋼筆尖點在計劃書的某一頁,“這里,關于引入新投資的部分,過于理想化。你需要明確給出願意出讓的股權比例,以及這些資金具體的使用規劃——精確到每一台設備,每一項市場推廣活動。資本是逐利的,它需要看到清晰的投資回報路徑,而不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他又指向另一處︰“新品研發的時間表太緊。確保核心產品的品質穩定,比急于推出新品更重要。可以規劃,但不能冒進。”
他的批評精準而嚴厲,一刀刀削掉她計劃中不切實際的枝蔓,留下更為堅挺的骨干。趙北北認真听著,飛快地在自己的副本上做著筆記,心里沒有半分不悅,反而有種被點撥後的豁然開朗。
“我明白了,這些地方我會重新修改。”她抬起頭,眼神清亮而堅定。
顧淮南看著她,那雙總是冷靜無波的眼眸里,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類似欣賞的情緒。他將計劃書推回到她面前︰“修改好後,我可以幫你引薦幾位對消費品領域有興趣的投資人。但最終能否說服他們,取決于你和你這份計劃的成熟度。”
引薦投資人。這意味著,她將真正踏上那個名為“資本市場”的、完全陌生的舞台。緊張感再次襲來,但這一次,伴隨著強烈的、想要去闖一闖的沖動。
“謝謝。”她鄭重地說。
顧淮南微微頷首,站起身︰“走吧,去車間看看。”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廠房。馬嬸正帶著王嫂和李姐處理一批山楂,見到顧淮南,都拘謹地打了個招呼。顧淮南的目光掃過潔淨的地面、擺放整齊的原料、以及牆上醒目的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
他沒有過多評價,只是在看到角落里那口依舊被擦拭得干干淨淨的老灶時,腳步停頓了一下。
“這里保留得很好。”他忽然說了一句。
趙北北順著他的目光看去,灶膛里是冷的,但灶台一塵不染,仿佛隨時準備燃起火焰。“根不能丟。”她輕聲回答。
顧淮南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那向來冷硬的側臉線條,似乎柔和了微不可察的一瞬。
送走顧淮南後,趙北北沒有立刻投入修改。她獨自一人走到廠房外,春日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她展開手中那份被圈點過的計劃書,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仿佛看到了一條雖然布滿荊棘、卻清晰可見的前路。
藍圖已經鋪開,筆墨就握在自己手中。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一筆一劃,將它變為現實。
她深吸一口帶著青草氣息的空氣,轉身,步伐堅定地重新走向廠房。那里,有她的根,也有她即將振翅高飛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