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線電近炸引信出現之前,高射炮使用的一般都是時間引信或者是踫炸引信。
    時間引信也被稱之為鐘表延時引信,通過設置2100秒以控制彈藥爆炸時機。
    所以高炮部隊在發現敵機的時候,還需要結合當前敵機的高度、速度等信息調整時間引信。
    這也導致時間引信的炮彈對于戰機的命中率非常低,所以也有了十防九空這個說法。
    基本上要20004000發高射炮彈才能打下來一架戰機。
    這個命中率非常感人。
    可是在二戰中後期,美帝推出了堪稱黑科技之一的VT近炸引信,也就是無線電近炸引信。
    它的原理就是在引信頭部裝入微型的無線電收發器,在激活之後可以持續發射高頻電磁波。
    當發射波與回波頻率差達到閾值,也就是1015米的有效殺傷半徑之後。
    信號處理器就會啟動電子開關,從而引爆炮彈。
    所以這種無線電近炸引信的優勢也是非常明顯的。
    當感應到附近有目標的時候直接引爆,而不用去根據目標調整引信。
    這個優勢大幅度提升了高射炮的命中率。
    傳統的防空火炮需要20004000發炮彈才能打下一架戰機,而在用了VT引信的炮彈後,平均500發炮彈就可以打下來一架戰機。
    命中率提升了將近十倍。
    而且這種近炸引信不僅可以應用在高炮炮彈上,還可以應用在地面火炮的高炮榴彈上。
    讓炮彈在接近地面的時候凌空爆炸,無數的破片如天女散花一般激射而下,殺傷力那是杠杠的。
    這種無線電近炸引信也被稱之為20世紀黑科技產品之一。
    目前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僅有一個,那就是美帝。
    甦熊其實在45年就通過間諜竊取了美帝的VT近炸引信技術。
    然而要一直到50年代中後期才仿制成功,也就是後來的AR系列無線電近炸引信。
    也正是如此,周司令員才會如此震驚和難以置信。
    無線電近炸引信按理來說以龍國的電子工業基礎來說可能會定時搞不出來的,但有了秦風這個掛逼之後就不一樣了。
    巨大的驚喜籠罩在周司令心中。
    然而秦風的話還在繼續。
    “無線電近炸引信雖然可以大幅度提升高射炮的命中率,但效率也還是太低了一些。
    想要對付速度更快、更加靈活的噴氣式戰機還差很遠。
    所以我為這兩門高射炮打造了一套高射炮瞄準系統。
    它包括了301型高炮瞄準雷達、5001式機電式指揮儀。
    一套301式高炮雷達系統就可以同時指揮4門高射炮對其中一個目標進行集火攻擊。
    這將會進一步大幅度提升高射炮的命中率,同時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
    平均80發炮彈就可以擊落一架亞音速戰機,包括現在美帝的F80C流星噴氣式戰斗機。”
    至于更加先進的F86佩刀戰斗機才剛剛開始服役,過一兩年才會大規模出現在半島戰場上。
    到時候各種雷達配合的高炮肯定已經大規模服役了,所以也不懼這玩意。
    更何況到時候或許更加先進的防空導彈都已經出現了,就更加不怕這佩刀戰斗機。
    別的不敢說,至少薩姆2/3地空導彈他還是有信心給搞出來的。
    固體推進劑燃料、高精度加工機床、電子元器件這些都已經出現,研制地空導彈難度已經並不是那麼高不可攀了。
    秦風的話不亞于平地驚雷,把周司令員給震的目瞪口呆。
    雷達這東西他知道,現在他們防空部隊就裝備有日制的4式雷達和美制601型環視雷達。
    不過這些玩意只能用于防空預警。
    沒想到雷達居然還可以用來指揮高射炮。
    而且這命中率提升幅度居然如此之大,可以達到平均80發炮彈命中一架敵機。
    在他看來這個數據已經相當變態了。
    他覺得自己還是有些太過于小覷這個秦風了。
    對方研制出這兩門高射炮,對于他和防空部隊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驚喜了。
    沒想到他還搞出了無線電近炸引信還是瞄準雷達這種防空神器。
    接下來就需要拉到前線去測試一下,看一下這雷達系統究竟有沒有秦風說的這麼神。
    不過以他對秦風所知信息的了解,這套防空系統大概率是可以做得到的。
    在東北和半島接壤的邊境上,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通道就是大名鼎鼎的鴨綠江大橋。
    這座大橋屬于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上行為鐵路、下行為公路。
    在整個半島戰爭的過程當中,75%以上的志願軍是通過這座大橋進入半島作戰的。
    所以這座大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這座橋也將成為美帝空軍轟炸的重心。
    “目前鴨綠江大橋當中有我軍的兩個高炮營,分別是高炮第14團和高炮第17團。
    裝備的是日制88式高射炮、37毫米高射炮以及20毫米機關炮。
    除了這兩個團之外,還有一個甦熊的高炮營作為先頭部隊增援了過來。
    他們的裝備的就是85毫米口徑的高射炮。”
    在前往鴨綠江大橋的路途當中,周司令員向秦風介紹著當前鴨綠江大橋區域的防空情況。
    從這個部署來說,地面防空火炮可以說是相當密集了。
    可龍國需要防守的可不僅僅只是鴨綠江大橋,還有輯安、寬甸、臨江等區域的跨江橋梁。
    萬一美帝狗急跳牆的話,針對東北進行轟炸也猶未可知。
    而當前整個龍國合計也就18個高炮團而已。
    所以分配給東北的高炮部隊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麼上級要向甦熊求援的原因所在。
    車隊拖曳著高射炮、雷達等設備來到了其中一處營地。
    營地位于鴨綠江大橋的南邊,距離不到1公里。
    這處營地隸屬于高炮第14團一營,合計12門75毫米日制高射炮。
    當這支車隊駛入營地當中的時候,也引起了全營戰士們的關注。
    不過四門高射炮和雷達全都用帆布蓋著,他們也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而在14團1營前方不足800米處則是甦熊高射炮兵的營地。
    甦熊的營長哈勃列夫少校用望遠鏡看到這一幕後露出了輕蔑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