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錚能力的確還不錯,在他的組織下,整個沈重開始高效的運轉了起來。
    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冶煉出了一爐銅鎳合金。
    50BA合金鋼也從撫順特鋼那邊運了一批過來。
    材料就位之後,他們便開始著手進行修復。
    首先就是將50BA合金鋼的鋼錠坯料送到廠內的3噸級蒸汽鍛錘當中進行反復的捶打,將鋼坯中的氣泡、縫隙等清除掉,最終鍛造成活塞桿。
    只是這樣還不夠,需要將活塞桿進行鍍鉻,然後再送到沈機那邊用磨床進行精細的打磨才算完事,誤差需要控制在±0.05毫米。
    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時間。
    殼體就非常簡單了,這種對于精度要求不高,沈重這邊自己就可以搞定。
    至于高壓閥門和精密鑄件則是將圖紙送到沈機那邊進行加工,大約需要12天的時間。
    畢竟現在的沈機非常忙,可以用忙得不可開交來形容,12天時間能夠加工好已經算是很快了。
    然後就是缸體修復,直接用銅鎳合金做成的焊條進行堆焊,然後再用磨床進行第一次打磨,最後再用砂紙進行手工精磨。
    沈重這邊沒有高精度的磨機,所以只能采用這種辦法,誤差也需要控制在±0.05毫米。
    牛皮和天然橡膠都很好找,主要就是復合技術的工藝,這對于工人的要求不低,不過這個也難不倒勤勞的工人們。
    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搞定所有部件,然後再用半個月的時間進行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就可以進行試生產了。
    總體下來耗時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解決了這1200噸的自由水壓機,就可以把炮管給造出來了。
    可只是這樣還不夠。
    傳統的高射火炮對于速度越來越快的飛機表現也會越來越吃力。
    所以他還需要想辦法提高高射炮的精度。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擁有配套的雷達和無線電近炸引信。
    而這就涉及到了龍國最為薄弱的電子工業領域。
    在這個領域龍國的工業基礎真的就是近乎于無了,而想要從零開始打造的話,其難度可並不低。
    依靠自己暫時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所以秦風最終還是選擇找上級求助。
    而他求助的對象就是重工業部的趙副部長。
    沈重作為國內首家重機廠,是擁有著直通重工業部電話的。
    “喂,我是趙明勝。
    秦風同志你怎麼跑到沈重那邊去了。”
    “趙部長,部里不是交代下來,讓我們造一款高射炮嗎?
    想要造重型高炮就必須要用到沈重的千噸級水壓機,所以我就只能來這邊協調他們進行生產了。”
    趙副部長听到這個解釋後恍然一笑︰“原來是這樣,那沈重那邊答應了嗎?你打這通電話肯定是遇到難題了,盡管開口,只要我能辦得到的我一定盡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趙部長,沈重這邊倒是沒什麼問題,順利的話,一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造炮。”
    這下趙副部長有些迷糊了。
    “那你找我是向我通報這個情況?”
    秦風連忙說道︰“領導,是這樣的。
    傳統的高炮想要應付性能越來越先進的戰機難度將會呈指數級上升,特別是在面對噴氣式飛機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十防九空。
    所以我就考慮著將高炮和雷達結合起來,讓雷達成為地面高炮的眼楮,用于提升命中率。
    所以我想要這方面的人才以及相關設備,您能不能想想辦法?”
    趙副部長聞言沉默了下來,他並沒有馬上回答秦風,而是皺眉沉思了起來。
    良久後,電話才響起了趙副部長的聲音。
    “你的述求我明白了,這高炮和火控雷達結合起來的確行之有效,可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
    你有多大的把握搞出來?”
    秦風斬釘截鐵道︰“只要人才和設備就位,我就一定可以造出來。”
    不知道為什麼,在听到秦風如此自信的保證後,趙副部長也心安了下來。
    “好,等消息吧。”
    趙副部長在放下電話後,便離開了辦公室,徑直走向了部長辦公室。
    陳部長是財經委的負責人,想要采購設備就必須要有他的支持才行。
    听完趙副部長的陳述後,陳部長驚訝道︰“他真能搞出來?”
    趙副部長頷首道︰“他很有自信。”
    陳部長聞言沉吟了片刻,方才說道︰“上級領導做出了指示,我們的天空不能成為敵人任意馳騁的沙場,不能讓他們的航彈隨時可以落到我們的頭上。
    所以這高射炮必須要搞,這事關國防安全。
    這電子管廠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從甦熊要買回來。”
    目前他們也只能從甦熊這邊想辦法了。
    有了陳部長的支持,龍國這邊迅速聯系上了甦熊,商討引進電子管廠事宜。
    而這次為了引進這個電子管廠,龍國這邊的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在花了幾乎雙倍的價錢,才引進了一個40年代中期,已經被甦熊淘汰的電子管廠。
    不過這個電子管廠用來制造真空管、二極管、電阻器、電容器等電子元件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對于秦風來說,最難的還是有和無的問題。
    只要能解決01,他就能夠讓1迅速變成100。
    或許是這次龍國付出的代價很大,也或許是半島那邊的局勢非常緊張,讓甦熊嗅到了危險。
    這個電子管廠的設備很快就從喀山這邊往東北運。
    當秦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心情還是非常振奮的。
    只要有這個電子管廠,龍國的電子工業肯定能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
    這個電子管廠就是雷達、計算機、半導體等領域的基礎。
    電子管廠的選址則是放在沈陽,主要就是因為近。
    廠房也不用擔心有現成的。
    沈陽畢竟是曾經的東北重工業中心,在被甦熊洗劫之前工廠數量還是非常多的。
    現在經過了多年的恢復性生產後,依舊還有很多空閑的工廠。
    只要把設備運過來,然後安裝調試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了。
    這個年代的電子管廠並沒有多麼的高科技。
    設備解決了,人員問題重工業部這邊自然不會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