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下榻的驛館內,窗外灑落的的光線,映照著滿桌攤開的卷宗。
林妙音端坐于桌案之後,縴指緩緩拂過那些涼州官員恭敬呈上的賬冊,眉宇間凝著一抹化不開的凝重。
姜塵則慵懶地靠在窗邊,目光望向窗外,望著遠處官道上偶爾揚起的,不知代表何意的沙塵。
“賬目做得,很不錯。”
良久,林妙音放下手中冊頁,聲音清冷地開口。
“收支平衡,條目清晰,往來合理,單從這賬面上看,涼州倉廩充實,稅賦得當,一切正常得令人挑不出錯處。”
“正常?”
姜塵聞言,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轉過身,眼中閃爍著洞悉一切的光芒。
“在這咱們一路看過來的涼州,正常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是啊,正常。”
林妙音抬起頭,與他對視,眼中是同樣的了然。
姜塵踱步到她身邊,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語氣帶著一種近乎殘酷的興致。
“那正好,咱們就照著這本完美無瑕的賬本,去親眼驗收一下,你說,我們先去拜訪哪一處寶地比較好?”
林妙音蹙眉沉思,帶著顧慮。
“我們給了他們這麼長的時間準備,恐怕,他們早已將一切可能露出馬腳的地方,都粉飾妥當了。”
“無妨。”
姜塵笑容不變,甚至帶著幾分期待。
“我正是要看看,他們能準備到什麼程度,假的終究是假的,做得再真,也變不成真的,就從他們最想讓我們看,也最可能藏著秘密的地方開始吧。”
林妙音聞言,指尖在賬冊的倉廩一項上重重一點,目光銳利。
“那就去糧倉,他們既然敢強征百姓口糧,這糧食的最終去向,賬面上可以做得漂亮,但實物堆積,必有痕跡,看看他們究竟囤積了多少,又或者,根本就沒有他們賬上寫的那麼多!”
“好,那就依你。”
姜塵贊許地點頭,隨即轉身對門外守候的衛士低聲吩咐了幾句。
他轉回身,見林妙音又已埋首賬冊之間,執筆在一張白紙上快速勾勒,演算,神情專注至極。
“看得如此用心?”
姜塵靠在桌沿,看著林妙音開口問道。
“明知是精心炮制的假貨,還能看出花來?”
林妙音筆下未停,頭也不抬地輕聲回應,聲音里卻帶著一種執拗的堅定。
“假賬也是人做的,只要是人做的,就總會留下邏輯的縫隙和慣性的痕跡,多看,多算,總能找到些許不和諧的音符。”
她頓了頓,筆尖在紙上微微一頓,聲音低沉了幾分,帶著追憶與責任。
“而且……我父親當年經營西境,嘔心瀝血,此地的一草一木,民生疾苦,一直是他心中最重的牽掛,如今既有機會,我總要替他再看一看這片他曾經守護過的土地。”
姜塵看著她專注而堅毅的側影,沒有再說話。
急促而克制的敲門聲響起,打破了室內的寧靜。
“進。”
姜塵的聲音平淡無波。
門被推開,涼州刺史崔煥快步走入,目光快速掃過屋內。
姜塵依舊慵懶地靠在窗邊,而林妙音仍埋首于堆積的賬冊之中。他立刻躬身,深深一拜。
“下官崔煥,參見欽差大人。”
“私下見面,崔大人不必如此多禮。”
姜塵擺了擺手,語氣隨意,卻帶著不容拖延的意味。
“咱們,直奔主題吧。”
“是。”
崔煥直起身,臉上堆起恰到好處的恭謹與為難。
“大人吩咐要查驗糧倉,下官已做了安排,只是,恐怕需明日清早方能動身。”
“哦?為何?”
姜塵挑眉,看似隨意地問道。
“回大人。”
崔煥緩緩開口應對。
“我涼州主要的官倉,乃是位于風城西郊的平沙倉,風城距此尚有距離,路途不近,若是此刻出發,抵達之時已是深夜,夜色深沉,不僅查驗不便,也恐生意外,不若明日早間,由下官親自為大人引路,也好從容辦理。”
他理由充分,看似全然為欽差考慮。
姜塵看著他,臉上那抹似笑非笑的神情更深了,他點了點頭,似乎就要同意。
“好啊,那就依崔……”
“等一下。”
一個清冷的女聲突然響起,打斷了姜塵的話。
只見一直專注于賬本的林妙音緩緩抬起頭,目光如兩道冷電,直射崔煥。
她放下手中的筆,聲音不高,卻清晰得讓崔煥心頭一跳。
“崔刺史,我若沒記錯的話,涼州核心官倉,其名應為太平倉,且其位置,就在這涼州城內,地處交通樞紐,四通八達,何時……遷到風城?”
崔煥眉頭微不可察的一挑,似是有些意外,隨即連忙解釋道。
“啊,是,之前確實如此,只是,這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因邊防所需與儲糧安全考量,才陸續將主要倉儲職能遷移,糧倉被遷至風城平沙倉。”
“遷移?”
林妙音根本不給他喘息之機,步步緊逼,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質疑。
“太平倉位于州府核心,調度便利,供給四方,而風城地處邊境,臨近西陲,轉運不便,且若遇戰事,首當其沖。”
她雖為女子,氣勢卻絲毫不弱。
“崔大人,我很好奇,究竟是出于何種邊防與安全的深謀遠慮,竟要將關乎一州命脈的糧倉,從安穩腹地,遷至風險前沿?這其中的道理,還請崔大人,為我解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