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曙光化工廠,再次沸騰了。
    周建國親自捧著第一罐成品,沖到了陸揚面前。
    “陸工,成功了!第一批成品,純度99.85%,完美!”
    然而。
    陸揚沒有去看那罐代表著勝利的催化劑。
    他的目光,落在了周建國遞過來的另一份文件上。
    那是一份24小時生產報表。
    他的視線,最終定格在了報表末尾的一個數字上。
    日產量(理論峰值)︰500公斤。
    廠里的好氣氛沒持續多久。
    第一批合格的零號催化劑剛用軍車運走,還不到十二個小時,曙光化工廠廠長辦公室里那台紅色的加密電話,又響了起來。
    電話是直接打給周建國的。
    “是!首長!”
    周建國挺直了腰桿,聲音洪亮,還以為是來表揚的。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很振奮的聲音,但語氣里帶著命令。
    “催化劑性能很好!鐵拳2項目組非常滿意!軍區高層決定,項目立刻恢復,進入戰備生產階段!”
    周建國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
    “是!保證完成任務!”
    “很好。”電話那頭的聲音嚴肅起來,“現在,我代表項目組,向你們曙光化工廠,下達第一批正式生產訂單。”
    “為了盡快彌補之前的延誤,形成戰斗力……總裝廠那邊,必須保證日產一千發雲爆彈的最低產量!”
    周建國還在點頭,臉上的笑容還沒收回去。
    一千發?
    這個數字在他腦子里轉了一下。
    緊接著,電話那頭的話,讓他臉上的笑容直接沒了。
    “這個命令,分解下來。周建國同志,就意味著你們曙光化工廠……從今天開始,每天,必須向我們穩定供應,至少一噸的零號催化劑。”
    一噸。
    一千公斤。
    周建國握著話筒的手僵住了。
    他臉上的血色快速褪去。
    “首……首長……”他的聲音有點干,“一……一噸?”
    “有問題嗎?”電話那頭的聲音冷了下來。
    “沒……沒有!”周建國下意識地吼了出來,“保證完成任務!”
    “嘟……嘟……嘟……”
    電話掛斷了。
    周建國握著話筒,呆呆地站在原地,整個人都軟了。
    冷汗順著他的額角滑了下來。
    他慢慢地,僵硬地轉過身,看向了剛走進辦公室的生產部長。
    生產部長手里拿著一份剛出的生產報表,臉上還帶著喜悅。
    “廠長,好消息!我們優化了 面流程,現在二十四小時三班倒,理論峰值日產量,已經穩定在……”
    他的話停住了。
    因為他看到了周建國那張慘白的臉。
    “多……多少?”周建國聲音發抖。
    “五……五百公斤啊。”生產部長沒明白過來,“這已經是現有設備和工藝的極限了,再高一克都不可能了!”
    五百公斤。
    軍令是一千公斤。
    差了整整一半。
    “完了……”
    生產部長手里的報表,“啪”的一聲,掉在了地上。
    ……
    半小時後。
    工廠最大的會議室里,氣氛很沉重。
    所有技術骨干和生產線負責人都到齊了。
    周建國把那份寫著“500公斤”的生產報表,和那個“1000公斤”的軍令,並排放在會議桌上。
    “同志們。”
    周建國的聲音很沙啞。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我們必須想辦法把產量翻一倍,不然我們所有人,都得準備上軍事法庭。”
    會議室里一片安靜。
    這群人剛從軍事法庭的刀口下逃出來,還沒喘口氣,麻煩又來了。
    “這……這不可能啊!”生產部長第一個站了起來,滿臉愁容,“廠長,設備的能力就在這兒!反應釜的容積是固定的,催化反應的時間不能縮短,提純結晶的過程也快不了一秒!五百公斤,根本變不成一千公斤啊!”
    “那就再建一條生產線!”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急著說。
    “放屁!”周建國直接罵了出來,“再建一條?從審批、設計、采購設備、施工、調試……一套流程走下來,最快要多久?半年!半年後,我們都不知道去哪了!”
    這個辦法解決不了眼下的問題。
    所有人都沉默了。
    這似乎是個沒有解決辦法的難題。
    “或許……”一個負責反應釜的技術組長,猶豫地開口,“或許我們可以……強行增加反應釜的壓力和溫度?”
    “這能縮短反應時間,理論上……或許能提升百分之十到二十的產量……”
    他的話還沒說完。
    “你這是在找死!”
    一直沒說話的趙文博博士,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他通紅的眼楮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聲音里帶著驚恐。
    “增加壓力和溫度?你知道零號催化劑的合成反應有多不穩定嗎?我們現在的操作規程,是在無數次失敗和教訓上總結出來的安全底線!”
    “你們誰敢保證,在超壓超溫的狀態下,反應釜不會爆炸?”
    “到時候別說產量了,整個曙光化工廠,都會被毀掉!”
    趙文博的話,讓剛才還抱著一點想法的人,徹底沒了希望。
    會議室里,再次陷入了沉寂。
    就在所有人都一籌莫展,坐立不安的時候。
    只有陸揚,從頭到尾,一句話沒說。
    他從會議桌上,拿起了那份最初的,標著“間歇式反應”的生產線設計藍圖,轉身離開了會議室。
    在所有人不解的注視下,陸揚走進了旁邊的一間小辦公室。
    “砰。”
    門被關上了。
    隔開了外面所有的嘈雜。
    周建國看著那扇緊閉的門,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後只是無力地坐了回去。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一天。
    一夜。
    辦公室里的燈,就那麼亮了一天一夜。
    會議室里的人,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每個人都心急如焚,卻又不敢去打擾。
    在走廊的陰影里。
    一個身影再次出現。
    正是那個年輕的技術員,小李。
    他裝作路過,目光卻死死地盯著陸揚辦公室的門縫,眼神復雜,不知道在想什麼。
    第二天清晨。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走廊時。
    “吱呀——”
    辦公室的門,開了。
    陸揚走了出來。
    他的臉色有些疲憊,眼中有血絲,但眼神卻很亮。
    陸揚手里拿著一張紙。
    那張紙上,畫滿了密密麻麻的,誰也看不懂的線條和符號,像是一張全新的設計草圖。
    他徑直走到還在會議室里苦熬的周建國和趙文博面前。
    在兩人充滿希望又十分緊張的目光中。
    陸揚把那張草圖,拍在了桌子上。
    他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我們得把這條生產線,給拆了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