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山騎兵旅的最後投降,不只是讓馬洪奎大為震驚,更是極其恐懼。
而光頭佬在听到這個消息後,更是暴跳如雷,並在報紙上大罵陝北這邊破壞合作。
可是陝北也不示弱,直接把當初打嘴仗的電文都給放到報紙上了。
大家你來我往,吵的不可開交。
最後,一個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喬治.史密斯,跑到了陝北,采訪了被勞動改造的馬洪山和他手下的戰俘們。
在這里記者先問了一下當初馬洪山他們出兵的意圖,又問了馬洪山到底是怎麼失敗的。
馬洪山先是模模糊糊的說了一下出兵意圖。
但對于這次失敗,他只是苦笑著說︰“我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是怎麼失敗的。
我只是掉進了一個陷阱里。
四面都是溝和陷馬坑的陷阱里。
然後我們就失敗了。”
當美國記者喬治.史密斯采訪我方的接待人員時,問什麼是陷馬坑,又是什麼溝能把騎兵困住的時候。
我方的接待人員就帶著他來到了,正在春耕的田地里。
指著那些正在翻地的手扶拖拉機,和農民手中的鋤頭。
對美國記者說︰“我們就是用這些工具挖出來了陷馬坑,和那些圍困騎兵的深溝。”
喬治.史密斯看到這些的時候,完全的呆愣住了。
他對接待他的人問道︰“馮先生,您是說,你們就是用這些簡單的農具,就打敗了一個有著兩千多人的強大的騎兵旅?
我的上帝,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手扶拖拉機在這個年代,並不是什麼高科技產品。
在1911年,手扶拖拉機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
但是發展到現在,這個小東西卻並沒有被人真正的重視起來。
一個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農用機械設備制造商,他們眼楮中盯著的都是中大型農用機械。
尤其是現在的工業中心美國更是如此。
對于這種小東西,他們那些農業機械公司其實並不很感興趣。
再一個就是現在小型農機發動機的動力都不大。
普遍使用的都是小馬力汽油機,而且還是兩缸以上的汽油機。
功率普遍都在幾馬力到十一二馬力,達到十馬力以上的汽油機,基本上都是四缸的小型汽油機了。
但這個小型是相對于其它汽油機來說的。
它們的個頭放在手扶拖拉機上可是不小的。
而像是現在這款135型單缸柴油這樣的,大功率小型柴油機還真的是很少見。
我方的接待人員馮先生說道︰“史密斯先生,你可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農具啊,我可以帶你好好看看它。”
于是馮先生喊停了一輛,正好離他們最近的一輛手扶拖拉機。
兩個人來到了拖拉機的旁邊。
馮先生說道︰“您看,我們這台拖拉機的發動機,可是一台大功率單杠柴油機。
它的體型小巧,動力強勁,維修簡單,質量可靠,而且還省油。
他最大可以拉到十八馬力,它可是一個真正的小個子大力士。
您再看這台手扶拖拉機,雖然它的結構簡單,但是它的功能卻非常多。
他通過更換不同的農具,可以犁地、可以粉碎土塊、可以耙平土地,還可以起壟。
加上播種機械它可以播種。
換上收割刀具它就可以進行收割。
嗯,最後當給它掛上一個拖斗的時候,它還可以成為一個,能拉三四噸貨的運輸車輛。
只要對它的車輪進行更換,它就能在任何地形上去使用
用鋼輪,它就可以在泥濘的田地間和鄉間小路上奔跑。
換上橡膠輪胎,它就可以在公路上奔馳。
所以說,它就是一個農民人家真正的好幫手啊。”
馮先生介紹完了這輛手扶拖拉機之後,就讓司機開著拖拉機繼續去翻地去了。
隨後轉頭,意味深長的看向了站在他旁邊,眼楮緊緊盯著慢慢遠去的手扶拖拉機。
和那拖拉機拉著的雙頭重犁犁開的土地的。
這位來自于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紐約時報》的記者。
喬治.史密斯。
根據特科的同志給他的情報,這位二十多歲,年輕的《紐約時報》記者喬治.史密斯。
出身于在美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史密斯家族。
尤其是在美國軍方,更是有著不小的影響力和人脈。
陝北這邊能允許一個美國記者來到這里進行采訪,可不會不去做任何調查的。
而各國記者,本就是各國之間聯系的重要橋梁之一。
他們每一個記者的身份和背景,特科的同志們都是非常感興趣,並願意了解清楚的。
哪一個記者願意和自己親近,哪一個記者能夠起到重要橋梁作用。
那一個記者可能本身就有著特殊的背景或是任務。
這些都是要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了解清楚的。
而這一次之所以選擇了喬治.史密斯來到陝北采訪。
總部當然也是有著自己的意圖。
“馮先生,這可真的是一個好東西,至少比我在美國看到的,那些汽油的手扶拖拉機要好用方便的多。
馮先生,我有一個可能會有些冒昧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向您詢問。
當然,這個不是采訪的問題。
這是我的一個私人問題。”
馮先生這時笑著說道︰“當然沒有問題,史密斯先生既然來到了我們這里。
那我們之間就是朋友了。
朋友之間,一定是相互坦誠,知無不言的,您請問吧。”
喬治.史密斯問道︰“這個手扶拖拉機是你們自己設計生產的嗎?
如果是的話,你們有沒有獲得國際專利的保護?”
听到了史密斯的問題後,馮先生笑的更開心了。
他對喬治.史密斯說道︰“這台手扶拖拉機,從發動機到整個車身和與它配套的農具。
它的每一個配件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生產的。
當然,我們現在還不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的成員國。
所以我們自然也無法去申請國際專利。
這是個非常遺憾的事情。
因為這對于我們的發明創造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喬治.史密斯听後點了點頭,說道︰“那麼馮先生,我倒是有個提議,不知道貴方有沒有興趣。
我個人想和你們進行一些合作。
我認為這個小東西,如果進入到了美國市場,那麼它一定會受到那些美國小農場主歡迎的。
在美國,那些中大型的農用機械價格可是非常昂貴的。
而且那些大型農機的維修也是非常復雜,維修成本也非常高的。
所以有的小農場主,寧願選擇用馬來耕種那些並不是特別大的農田和菜地,也不願意選擇那些大型設備。
所以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合作的話。
我倒是可以為這個小家伙打開一個新的市場。
這樣一來,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不是嗎?
馮先生也不用擔心專利問題,我們可以簽訂一個協議。
用來保護你我雙方的專利利益。
而在國際專利保護上,我可以來幫助你們。”
听到喬治.史密斯提出來的這個初步條件後,馮先生的心里算是有點底了。
不過他卻沒有表現出來。
而是面露難色的說道︰“對于史密斯先生您提出來的合作意向,我們當然是非常歡迎的。
可是我想史密斯先生您也知道。
現在南京的那位光頭佬,對我們的封鎖可是非常嚴密的。
所以哪怕是我們展開了合作,那史密斯先生您又怎麼把拖拉機給送去美國呢?”
听到馮先生提起了那個光頭佬。
喬治.史密斯的眼中不免的露出了一絲嘲諷的神色。
不過,轉眼間就又消失了。
喬治.史密斯說道︰“馮先生,這一點您不用擔心,我們經營的都是民生農用產品。
這不違反任何國際貿易法律的規定和限制。
至于那位光頭先生的封鎖。
嗯,我想,我作為美國史密斯家族的一員,以史密斯家族和陳納德先生以及那位宋夫人的友誼。
那位光頭先生,還是會給我一些照顧的。
這點我想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哈哈哈,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就可以對我們的合作,進行更深一步的交流了。”
馮先生這時才真正開心的笑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