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

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現的MG42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松果體 本章︰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現的MG42

    當陳常在點燃了第三根,由總部煙廠生產的“長虹”牌香煙時。

    剛剛從門外進來的王玲,從他的手上,輕輕的把煙給拿了下去。

    在陳常在手邊,一個當成煙灰缸的小陶碗里給按滅了。

    “少抽點,你看你屋里,都快成神仙洞府了。

    這煙霧繚繞的,都快看不到人了。

    來,把衣服披上,我把窗戶開一下,換換空氣。”

    說著,王玲就從炕上拿起來了陳常在的棉衣,披在了他的身上。

    轉身就去窯洞的窗戶那里,把窗戶給支了起來。

    嗯,陳常在窯洞窗戶是向上推開的,需要一個棍子支上才行。

    就是那個潘金蓮妹妹支的那種窗戶。

    棍子也是那種棍子。

    三月初的夜晚,天氣還很冷,窗戶打開後,一陣冷風吹了進來,讓陳常在不由得緊了緊披在身上的棉衣。

    “你也多穿點,別凍著了。

    這天也不早了,你也早點休息。”陳常在看著王玲,笑著說道。

    王玲輕輕的哼了一聲,說道︰“你還說我,這都幾點了,你還不休息。

    領導都說了讓你早點休息你也不听。

    你要是再這樣,我就去大領導那里告你的狀去。”

    “好好好,我馬上就休息。還有一點就完事了。”

    “諾,這是我和大姐們自己養的雞下的蛋。

    我給你煮了一個糖水雞蛋,快趁熱吃了。”

    王玲也沒听陳常在的保證,只是把剛才端進來,放在了旁邊桌子上的碗給端了過來。

    里面有一顆雪白雪白的雞蛋,扁扁的,圓圓的,像個小飛碟。

    白白的蛋清里面,隱約還能看到蛋黃里的紅色。

    “快點趁熱吃,一會涼了。”

    王玲把裝著糖水雞蛋的碗遞到了陳常在的手中,就去炕上把他的被子給放下來了。

    回頭又收拾了一下屋子。

    但是陳常在工作台上的圖紙,她是踫都不踫。

    不要說工作台上的圖紙。

    在這個窯洞里,只要是和紙有關的東西她都不會踫。

    更不會把任何一點,不是她帶進來的東西帶出窯洞。

    哪怕是垃圾,也是陳常在自己倒在外面的筐里後。

    外面的警衛和內保人員,會在互相監督下,在院子里的一個土坑里全給焚毀掉。

    在他的窯洞中任何一點東西,都不允許向外流出。

    這是陳常在對他的警衛和內保人員要求的。

    因為他也不敢保證自己廢棄的一些東西,會不會被有心人給拿走,會不會對自己這邊不利。

    畢竟在技術上,有些時候一個紙片上的,一個不起眼的簡圖和數據,就可能給某些人帶來一個靈感。

    這種事情不要太多了。

    在後世七八十年代。

    幾乎所有和軍事有關的軍事研究所附近,都會有撿垃圾收破爛的。

    他們最喜歡收集的就是舊書和廢紙。

    尤其是那些被碎紙機給變成小紙條的廢紙。

    曾經就有過一個大案子。

    我方在那個小島上的,一個潛伏在軍情局的特科人員,發現軍情局獲得了一個國內非常重要的,軍事裝備的情報。

    我方人員把消息傳回來後。

    經過調查,發現在研究所附近,一個已經收了十多年破爛的老頭子,竟然是在國內潛伏了二十多年的軍情局特工。

    而他獲取情報的渠道,就是從那些破碎的廢紙之中,一點點的,把圖紙和數據給拼接起來。

    那次之後全國都開始了秘密調查。

    結果讓人後怕的是,這樣收破爛的人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抓就抓到了十幾個。

    國內的內保同志,在一些人家中的隱秘處,還找出來很多已經拼接好,但還沒有送出去的圖紙和數據。

    這簡直是讓人觸目驚心。

    後來那些重要的軍事研究所,再次加強了紙質文件的處理規定。

    “文件銷毀︰銷毀紙質文件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碎紙機或采用焚燒處理,確保殘片無法拼湊還原,焚燒需達到800℃以上持續30分鐘。

    銷毀記錄電子版,需同時存儲于涉密內網服務器和離線加密硬盤,定期進行完整性校驗。

    紙質銷毀審批單需加蓋單位公章,存放于保密專用檔案室,保存期限為永久。”

    這些加強的規定,都是在有了慘痛的教訓後,才制定的。

    王玲收拾了一下屋子之後,又去關好了窗戶。

    然後拿過來陳常在已經吃完了糖水雞蛋的碗,說道︰“不要太晚睡了,記得早點休息。”

    “嗯,我知道了,這糖水很甜,雞蛋很好吃。”

    王玲听到陳常在說的話後,也不再說什麼了,只是笑著拿著碗離開了。

    陳常在看著王玲離開的背影也笑了笑。

    然後又看向了他工作台上的圖紙。

    這上面的圖紙,是一款機槍的圖紙。

    這是陳常在為部隊選擇的一款通用機槍。

    陳常在對部隊使用什麼通用機槍更合適,始終在進行著思考。

    通用機槍,顧名思義,它最主要的特色就是通用。

    它需要輕重機槍的活都能干。

    它的子彈,還需要和步槍通用。

    當使用兩腳架射擊時,它就是輕機槍。

    當時用三腳架射擊時,它就是重機槍。

    以MG42通用機槍為例。

    在使用兩腳架時,它的有效射擊距離是八百米,射速在每分鐘六百發左右

    當它使用三腳架時,它的有效射程在一千米左右,射速在一千到一千二百發。

    三腳架極限射速在一千二到一千五百發。

    之所以有這麼一個區別,主要就在于兩腳架和三腳架在穩定性上的不同。

    機槍在越穩定的狀態下,它的射速就越快,射程也就越遠。

    可是戰場上的機槍,也不是越快就越好。

    MG42的高射速。

    對于250發就得更換的槍管,和它的後勤彈藥壓力來說,都是一個噩夢。

    在後世的統計認為,輕機槍的射速,在戰場上每分鐘保持在五百到六百發最為合適。

    低于這個射速,對敵人的壓制力將會減弱,會形成彈幕稀薄。

    重機槍的射速,保持在一千發左右最為合適。

    低于這個射速,就無法對敵人形成有效的火力壓制。

    高于這個射速,不管是對槍管,還是對後勤彈藥的壓力,都是不可承受的。

    而陳常在之所以看著他眼前這張,德國人在1942年才在mg34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代神槍MG42。

    也是有著他的想法的。

    後世他們軍工廠生產過的67式通用機槍。

    可以說性能非常的糟糕。

    它借用了太多其他國家通用機槍的設計,最後弄出來的卻是一個組合怪。

    至于在後面的88式通用機槍,又不適合現在陳常在采用。

    因為那上面用了太多的新材料,工藝也復雜。

    在思來想去後。

    陳常在還是覺得,這個在五年之後才會出來的MG42通用機槍,才是最適合現在的。

    首先它的加工工藝非常簡單。

    它的槍身基本上都是鉚接和焊接件。

    在制造工藝這方面,陳常在下面的軍工廠,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因為現在有了電。

    沖壓焊接,對陳常在來說,已經不再是門檻了。

    再一個就是它的造價相對較低,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

    這也是需要考慮的。

    至于這把槍,在後來一直被人詬病的高射速。

    那是因為它采用了滾柱閉鎖,閉鎖速度快速而且簡單。

    它比旋轉閉鎖更快,槍機行程也極短。

    在加上它是管退式機槍,又加裝了槍口助退器。

    這讓槍管後坐速度極快,可以快速向後推動槍機,完成連續動作。

    所以才有了它的高射速。

    但是陳常在也不想取消這種高射速。

    因為這是設計師,想用在對空射擊時的射速。

    其實MG42是可以調節它的射速的。

    只是需要更換槍機和緩沖簧就可以。

    而陳常在也有一些其它辦法來調整射速。

    這些都是能夠解決的。

    “選來選去,還得是你啊。

    既然如此,你就早出來幾年吧。”陳常在喃喃道。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方便以後閱讀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現的MG42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現的MG42並對抗戰之我是一個工業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