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歡愉從來都是短暫的。
因為前面的路還很遙遠,還有很多的高峰等著去被征服。
還有很多成功的歡愉等著被享受。
陳常在和許副廠長,以及何政委,一起去了鋼鐵廠工地查看了一下之後。
就回到了他的工作崗位繼續他的工作了。
鋼鐵廠的基礎建設工作還算是順利。
陳常在在建廠之前,已經把他能夠考慮到的事情全都落在了紙面上了。
哪怕是他天天蹲在鋼鐵廠,也未必就比許副廠長做的更好。
更何況鋼鐵廠那邊如果有什麼事,他也會第一時間趕過去的。
現在所有人的工作都非常之忙。
每個人都是你追我趕的在完成著自己手中的工作。
比如像是張師傅的冶煉鑄造廠那邊。
現在除了又鑄造出來五套,一百五十噸鍛壓機的大梁之外。
還按著陳常在的技術要求,把五百噸鍛壓機的三個大梁和立柱,以及液壓缸,還有那個巨大的飛輪給鑄造了出來。
這對張師傅他們來說,是在技術上的一次質的飛躍。
只要這個五百噸鍛壓機出來了,那麼陳常在就敢把重機槍和高射機槍給搞出來。
而且他的火炮計劃,也就可以動起來了。
沒有火炮,就沒有絕對的遠程壓制火力。
別管這個遠程是五公里還是十公里,火炮在戰場上,尤其是在現在這個時代的戰場上。
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但是陳常在也不敢著急。
鑄件這個東西,塊頭越是大,它內部的應力就越難消除。
雖然現在可以用爆炸法進行應力的消除。
但是對于這種更大的大家伙,只能是一點點來。
這絕對不是放的炸藥越多就越好的事情。
這種事情,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
不過現在陳常在也有他的事情要做,就是把新的步槍和沖鋒槍給搞出來。
他不但要搞出來,還要搞得的更好才行。
至于那個中正式,只不過是給他的一個參考罷了,最後新的步槍出來後會是什麼樣,現在陳常在還在考慮。
不過現在他的腦海中,正在閃現著一把雖然沒有毛瑟出名。
在二戰的正面戰場上,也沒有大放異彩的步槍。
因為這支步槍的主人,還沒等這支步槍發揮他的威力時。
就舉白旗投降了。
這支步槍就是法國人的浪漫MAS36栓動式步槍。
(在此感謝尾號8340352的書友朋友,他給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靈感,就是這支槍。
以前我真不知道這支槍的存在。)
在陳常在的記憶中,這款槍的優點非常多。
首先其他的結構非常簡單,零部件只有不到六十個。
這樣一來,不管是在生產工藝上,還是在維修上都極大的降低了難度。
它采用了來自于英國恩菲爾德步槍的,後端閉鎖槍栓結構,槍栓拉動流暢,還不容易污染在機框里的閉鎖槍榫。
而且它朝斜下方指向,狗腿型的栓柄,用起來非常順手。
雖然它也有一些不大的弱點,比如沒有保險鎖。
比如沒有跟槍通條。
但這些都是小問題,都可以解決。
在對于它的優點時,這把步槍確實是一把非常優秀的步槍。
很有意思的是,這把步槍的刺刀,是藏在槍管下方護木里的,一根管子里的十字型,針型刺刀。
只要把刺刀柄扭一下,就可以拔出來刺刀,然後調過來刺刀,刀柄插進刺刀管,再一扭,就能把刺刀卡住。
這種設計非常有意思。
這把槍上還有一個,前後調節的覘孔瞄具。
(覘孔瞄具,就是一個兩毫米的小圓洞,從圓洞對準準星。)
這樣可以讓瞄準線,比中正式的V型瞄具更為精準。
這也是陳常在,想在新步槍上必須用上去的東西。
現在這把步槍已經開始正式列裝法國部隊了。
雖然現在還是小批量的,但是也用不到大批量了。
因為還沒等到法國軍隊全部拿到這把槍,法國就已經舉白旗了。
陳常在閉著眼楮越想,越感覺在栓動步槍的時候,用這把槍作為自己的藍本。
搞出來一把適合現在部隊的新槍,越有可能。
首先,他肯定不能使用法國人的那種7.5×54mm的子彈。
他必然會選擇7.92的全威力彈。
&nm。
&nm。
這樣在拼刺刀的時候,遇到了小鬼子,在沒有沖鋒槍的時候是一定會吃虧的。
這點是必須要改的。
雖然因為槍管加長,會改變整支槍的重心,不過這些都是可以調整的。
這對于陳常在來說,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現在陳常在的腦海中一把新槍已經在開始慢慢成型。
&nm口徑。
&nm,增加到700mm。
槍管每增加十厘米,重量會增加0.2到0.3千克左右,也就是四兩到六兩左右。
不過這也沒有什麼。
在新槍上,陳常在準備采用後世,很多新槍所采用錐形槍管設計。
也就是槍管根部高壓區的地方最厚,到槍口處低壓區的地方槍管最薄。
這樣制作槍管,雖然在工藝上會復雜一些。
但是這種制造工藝,也沒有高到不可承受的地步,他可以通過改進機床和夾具來解決。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槍管重量,還可以讓整支槍的重心,向後方轉移。
而且槍管越長,子彈的初速就越高,射程就越遠。
槍管越長,瞄準基線也就越長,準確度也就越高。
槍管越長,他還可以把這支槍設計的更長一點。
這樣的話,在面對小鬼子的刺刀時,哪怕沒有沖鋒槍的保護,也不至于吃虧。
至于槍支過長,會不會影響到在狹窄空間中的使用靈活性。
這就是一種權衡了。
在陳常在的腦海中。
&nm。
&nm,比三八式短110mm。
這樣在狹窄空間它並不比中正式差到那里去。
可是和三八式比起來,它就靈便的多了。
當這支步槍,插上了一把隱藏在槍下的,600mm長,三稜針刺式刺刀時。
它的長度比三八式裝上刺刀還要長了幾厘米呢。
如果自己盡量優化三稜針刺式刺刀的話。
那麼這把刺刀完全可以控制在兩斤以內,甚至一斤半左右。
&nm,它還有一斤半重呢。
不過它的重量,幾乎都來自于旋轉鏈接機構和握把上了。
而陳常在的新槍刺卻沒有這麼復雜。
想到了這里,陳常在馬上在他的工作台上,開始了他的畫圖大業。
這一畫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連王玲過來給他送飯,他都是說了一聲“放那吧”
就頭也不抬的繼續在那畫圖。
直到王玲把煤油燈點亮的時候,他才發現天都快黑了。
而王玲拿過來的午飯,也早就已經涼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