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在真的還想在自己的窯洞里,或是在他工作的車間里,再听到陳團長那能震破天的大嗓門,喊上一聲“常在,在不在。”
可是現在听不到了。
至少幾個月之內他是听不到了。
但是他真的是希望,能在再次下雪之前,突然再次听到陳團長喊他的聲音。
那種能把天震塌的嗓門,會讓他感到心安。
陳團長已經奔赴去了他的戰場。
那陳常在也不能當孬種。
他也得在自己的戰場上,拿出自己的戰果。
裝配車間里,陳常在仔細的在調試著每一個配件的間隙。
當第五次拆下來了連桿之後,他看到連桿的青銅軸瓦上涂抹的朱砂已經沒有死咬合的痕跡了。
這才滿意的笑了笑。
這說明,經過了五次用刮刀的修刮,現在的軸瓦間隙已經差不多了。
把一個已經被錘扁成片的細鉛絲,用油液沾在了軸瓦上。
再次把連桿緊固在曲軸上的時候,試了試,轉不動。
又把連桿卸了下來。
那根長度在連桿軸瓦四分之三長度的鉛絲,已經被壓成了極薄的薄片。
小心的取下來了鉛絲。
拿過來徒弟遞過來的,陳常在自己做的游標卡尺。
分五段測量了鉛片的厚度之後。
對圍在他身邊的徒弟說道︰“你們要記住,這個連桿軸瓦的間隙一般在50微米,也就是0.05毫米到0.1毫米之間。
而曲軸大軸瓦的間隙在0.065至0.09毫米之間。
如果間隙過小,會影響散熱,造成抱軸。
但間隙也不能過大。
如果間隙過大,就會造成軸瓦和曲軸之間的潤滑油跑掉。
這會讓潤滑效果下降,沖擊力會加大,那樣會加劇磨損。
記住了嗎?”
“記住了,師傅。”陳常在身邊的徒弟們應聲答道。
看著工作台上這根單缸發動機的曲軸,那光亮的軸面,陳常在滿意的笑著。
為了做出來這根曲軸陳常在也是費盡了心思。
這根軸從鑄造成型一根鑄鋼棒之後,就在鍛壓機下不停的在進行鍛打。
然後再次燒紅後,在模具里鍛打成型。
陳常在也想過用鑄鋼法,一次鑄造成型。
可是現在煉出來的鑄鋼性能,還是無法滿足發動機的使用要求。
所以只能鍛打之後,再次成型。
在鍛打成型後。
陳常在又做了一個偏心夾盤,這樣才能用車刀,車削曲軸的連桿鏈接部位。
而連桿的車削,也是陳常在親自車削的,不管是連桿瓦孔還是,鏈接活塞的銷軸瓦孔,都是他一手車的。
因為是第一件,陳常在也不敢馬虎大意,但他也是邊車,邊給學生們教學。
至于最後軸面和孔面的光度磨制,則是他的學生們,挨個上去用手磨出來的。
這些東西不動手,就無法培養出來手感。
陳常在設計的這一款單缸柴油機,是以後世常柴的EH36型,臥式蒸發水冷,36馬力的,135毫米缸徑柴油機為藍本設計出來的。
就是發動機背上,背著一個大水箱的那種發動機。
在有了車床之後,想要制造一些機械設備就簡單了許多。
現在除了車床之外。
通過蒸汽機帶動的鑽、磨、銑、刨、插等各種機床,也從陳常在的圖紙上,慢慢變成了實物。
而從第一台蒸汽機制造成功開始。
陳常在的那幾十個學生,白天跟著實際操作,晚上跟著陳常在上課學習。
每個人,連一秒鐘都不敢浪費。
他們就像是永遠都不會被填滿的溝壑,每時每刻都在吸收理解著陳常在傳授給他們的知識。
這幾個月來。
很多有天賦的學生,已經可以獨立帶人組裝生產各種機床了。
一個工業產品的出現,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
是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才能讓一個工業產品出現在人們的面前。
就像現在這台已經成型的單缸柴油機。
想要讓它能夠動起來,就需要從冶煉開始到鑄造,到機加工。
還需要化工制造出來的燃油、潤滑油、密封組件等等等等方面的配合。
尤其是在現在的條件下,更是需要所有人的緊密配合,才能完成一件工業產品。
就像在後世制造極其簡單的,冷拔金屬高壓油管,在現在的條件下想要制造出來,也是極其困難的。
不過在所有人集思廣益之下,還是通過高溫焊接的方式給弄了出來。
在試車台上。
陳常在最後檢查了一次發動機的油箱和水箱,以及機油箱的機油尺。
確定所有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後。
這時他把發動機啟動搖柄,插進了啟動軸口中。
左手搬開了泄壓閥,右手開始慢慢的轉動起來發動機。
這個時候陳常在並沒有讓發動機啟動,而是讓發動機在手搖的狀態下不斷的旋轉。
這是要讓機油箱中的機油,能夠充分的潤滑發動機內部的每一個部件。
在機油泵的帶動之下,機油箱中的機油,通過油道被送到了所有運動件的表面。
提供了充分的潤滑。
感覺差不多了之後。
陳常在右手的的搖把開始加快了速度。
在速度達到頂點時,他的左手突然松開了泄壓閥。
在飛輪的慣性作用之下。
發動機的排氣管,發出了巨大的突突聲,隨之而來的還有一股股冒出來的黑煙。
第一次啟動失敗了,沒有啟動成功。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新發動機,哪可能這麼簡單的一次成功。
等到發動機停下之後。
陳常在開始了第二次啟動。
再次失敗。
第三次啟動,這時剛才還是一直突突的發動機,突然好像被驚醒了似的。
開始發出了連續的突突突的聲音。
發動機的的煙色,也從黑煙逐漸的變成了淡藍色。
整個發動機也從剛開始的抖動,慢慢的變得平穩了起來。
發動機啟動成功了。
不過陳常在也沒有馬上加大油門,而是讓發動機始終保持著低速運轉。
這樣是在進行發動機的初級磨合。
而陳常在這時卻是認真的在听著發動機運行時的聲音。
听了一會,沒有听到任何異響,這說明這台發動機真的成功了。
看到陳常在轉過頭來,對所有人點了點頭,說了一聲︰“成功了。”之後。
何政委和劉政委,以及總部機關過來的領導和技術人員。
還有那些為了這台發動機,付出了幾個月努力的老師傅和陳常在的學生們,全都興奮的歡呼了起來。
“哈哈哈,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何政委用他唯一的右臂,緊緊的抱住了陳常在。
幾十歲的人了,在這台發動機成功的時候,也不禁淚流滿面。
他抱著陳常在不斷的在跳腳。
激動啊,這一刻真是激動人心的時刻。
所有人都互相擁抱著,蹦跳著,為了他們這幾個月來付出的辛苦,終于得到了回報而歡呼雀躍。
劉政委這時對陳常在說道︰“要是老陳在這里看到這台發動機成功了,他的笑聲都能把這房頂給震塌了。”
陳常在也說道︰“沒辦法,那橡膠草的收獲期是五至七月,他們如果是去年出發。
那他們只能被大雪堵在路上,即便是到了地方,也不可能在凍死的荒地上找到橡膠草的。
他們現在出發,等到了XJ,也該是五月份了吧。
等他們找到了橡膠草,正好也進入到了收獲期。
那時橡膠草的種子也就該成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