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師傅,孫師傅,咱們的柱塞和噴油嘴研磨的怎麼樣了。”
一座窯洞之中,陳常在對正帶著四個徒弟,在窗前工作的兩個師傅問道。
這兩位師傅在參加部隊前,是兩個手藝人,磨眼鏡片,做首飾,都算是可以帶徒弟的師傅了。
可是在這個混亂的世道里,想要過個安生日子是何其艱難。
吳師傅和孫師傅的遭遇,和這個世道上的普通老百姓一樣。
本來是老老實實的小手藝人。
可是他們賺到的那點養家活口的錢,最後還是落到了地方軍閥的手里。
當手藝人都不能靠著手藝活命的時候。
那就只能放下干活的工具,拿起槍來了。
吳師傅說道︰“這兩個小東西太難磨了。
陳廠長,你這要求的還這麼高。
這報廢率非常大。
這幾個月,我們從粗到細,換了十幾種研磨料,這才找到了一種,勉強能夠算是合格的,能夠研磨這兩樣東西的細料。
就是用金剛石粉做研磨膏。
這東西作為解玉粉,雖然已經用了千百年了。
但是我們這里卻沒有多少金剛石粉。
而且我們現在磨出來的金剛石粉還不夠細。
不過沒有關系,我們再想想辦法,總是能夠弄出來更細的金剛石粉的。
現在你看看我們磨出來的柱塞和油嘴能行不?
我們感覺即便差也差的不太多了。
除了研磨這兩個組件,這個噴油嘴的噴油孔太細了。
鑽這個小孔才真的是難上加難。
力量大了斷鑽頭,力量小了鑽不動。
我們兩個,現在也正想著怎麼改良一下我們的工具,好能更好的,更快的做出來這兩個小東西。”
說完,吳師傅把他們工作台的一個小木盒子打開了。
里面是四個,被棉布包裹著的小金屬組件。
這是兩組高壓柱塞和兩組噴油嘴。
如果說,柴油機上最費功夫,要求最精密的配件是什麼?
那就非這個高壓柱塞和噴油嘴莫屬了。
柴油想要在高壓的燃燒室里燃燒。
那就必須讓柴油霧化。
而想要讓柴油霧化,只能通過高壓,讓柴油從一個極其微小,只有十分之一毫米的小孔中噴出去。
這樣才能達到讓柴油霧化的效果。
其他別的東西現在沒有,陳常在還能用別的替代。
比如現在還作不出來合格的滾珠軸承。
陳常在就用青銅軸瓦替代。
現在沒有橡膠密封圈。
他就用熟牛皮來替代。
現在他沒有給缸套、活塞和活塞環鍍鉻的條件。
他就自制硫酸鎳和次磷酸鹽,用化學鍍鎳磷合金法,讓缸筒、活塞和活塞環磷化,長出來一層磷化層。
以提高它們的硬度和耐磨性。
這些東西陳常在都能想辦法,但就是這個核心部件柱塞和噴油嘴,他是真的沒辦法。
現在可沒有後世那麼好的加工工具,這東西在現在,只能耐心的,一對一對的去研磨、去鑽。
一對就是一對,無法替換。
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看著這光可鑒人的柱塞偶件。
陳常在說道︰“吳師傅,孫師傅,你們辛苦了。
這種東西,我們以後會需要很多。
現在除了要辛苦你們做出來實物,還得辛苦你們想辦法弄出來更好用的工具。
最主要的還是要帶出來更多的徒弟啊。
只是靠兩位師傅自己干,那除了產量低之外。
你們也是太辛苦了。”
“我們辛苦點沒什麼,我們也跟何政委說了,讓他在幫我們物色一些心靈手巧,有耐性,能坐的住的人。
干這個活,耐心是最重要的。
沒有耐心,可是干不了這個的。”
“是啊,耐心啊,干這個活沒耐心是真不行。
不過兩位師傅,你們說讓一些女同志來跟著你們來學徒,你們看行不行。
這女同志的耐心還是很好的。”
“這個。”
听到陳常在說讓女同志來跟他們學徒,兩個人互相看了看,眼神中都有著猶豫的神色。
雖然他們都加入了隊伍多年了。
但是,要說他們的心里沒有重男輕女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幾千年來的傳統思想,怎麼可能說沒有就沒有呢。
再說他們學徒的時候,手藝行業,都還有著傳男不傳女的說法呢。
孫師傅這時說道︰“陳廠長,不是我們不教,而是,你看。”
說完孫師傅就伸出來了他的雙手。
那手上滿是老繭,因為長年手指用力磨制東西,指骨都已經變型了。
孫師傅接著說道︰“想干這些活,就得受這樣的苦,遭這樣的罪啊。”
陳常在看著兩位老師傅的手,沉聲說道︰“這是勞動人民的手。
只有這樣的手才能讓我們的國家,平等的站在世界列強的面前。
這樣的手是偉大的。”
兩位老師傅听了陳常在的話後,低頭不語。
而那四個學徒,在听了陳常在的話後,則是滿臉堅定的狠狠地連連點頭。
兩位老師傅,沉默了一會後,吳師傅說道︰“好吧,那我們和何政委說一說。
讓何政委找一些願意干這一行,心靈手巧,有耐性的女同志,我們一起教。
陳廠長放心,我們既然說要教,就絕對不會藏私。
絕對會把我們壓箱底的絕活和這輩子的經驗全都拿出來。
只要能夠讓這個國家強大起來,老百姓能夠不受欺負,有飯吃。
我們命都不要了,這點上不得台面的小能耐,還掖著藏著干什麼呢!”
陳常在這時,緊緊的握住兩位師傅的手,用力的搖了搖,只是說了一句︰“謝謝,謝謝兩位師傅了。”
當天晚上,何政委來到了陳常在這里。
兩個人點了上手卷的旱煙後。
何政委對陳常在說道︰“常在,今天吳師傅和孫師傅找到了我。
他和我說了今天你和他們說的話。
我覺得你說的很對。
尤其是你對他們說的,這雙手是人民的手,是能夠讓我們的國家強大起來的手,是偉大的手。
我覺得,你的這句話應該登上我們的報紙。
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國家想要能夠強大起來,需要的就是無數雙這樣的手。
這是我寫的一個稿子,你看一看,你要是覺得沒問題,我明天就把這個稿子送到總部機關去。
如果領導們也覺得沒問題,那麼我們就讓他見報。
我想,這一定能夠給我們這里,注入一股振奮人心的力量。”
陳常在看著何政委寫的稿子。
稿子的核心還是陳常在說過的那句話。
不過從這句話延伸出來的東西,卻非常振奮人心。
這搞文字工作的,筆頭子就是厲害。
只是看到落款的時候,那上面卻寫著陳常在的名字。
陳常在看後搖了搖頭,用筆把他的名字劃掉了,然後想了想,又寫上了兩個字“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