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仙騎著高頭大馬,跟隨陰差前往幽冥。
    走上一條從未見過的古路,許仙從未見過,心中好奇,這便是傳說中的黃泉路,還真沒想過,有生之年,竟然會來這里。
    若非怕惹出什麼問題來,他真想好好欣賞幽冥的景色。
    又行一路,陰差引著許仙來到一處雄偉的陰間城池。
    許仙嘖嘖稱奇,心想這便是傳說中的鬼城,也是幽冥最初的樣子,聚集鬼魂居住。
    只是這一路上,並無鬼魂,似是被清場了,許仙一個都沒有見到,頗為失落。
    緊接著,陰差又引許仙來到一處莊嚴肅穆的宮殿前,然後讓他下馬。
    許仙自無不從,跟隨陰差入內,見著五步一樓,十步一閣,高大的閣樓,緊張的氣氛,讓人不由自主地肅穆起來。
    許仙暗暗驚詫,不知陸判尋他做什麼。
    總不至于是對對子對不上來,讓他來解圍吧。
    許仙疑惑,跟著陰差入殿中,看著其中有十余名官員打扮的神人上座,但並無陸判。
    許仙隱隱間感覺哪里不對,這似乎不是陸判來請他,目光環顧一眾神人,只有正中央的那位,紅臉長須,特征過于明顯,他一眼看出乃是大名鼎鼎的關聖帝君之外,其余一個不識。
    許仙看台上諸神,而台上諸神也看著許仙。
    實是許仙,過于顯著了。
    陽神修為,直接超過了半數人的修為。
    這樣的人來做考生,著實有些離奇。
    “此人是誰?”
    台上的關羽,忍不住皺眉道。
    一個人仙來考城隍?
    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這是宋長文宋陰曹的後代,宋燾,頗有幾分宋陰曹之風,人品學問頗為不俗。”一人回道。
    “哦?宋長文的子孫嗎?那倒是不足為奇。”關羽聞言,微微點頭,宋長文,冀州總城隍,是這一次整風行動中,少有的能全身而退的城隍。
    得到了二郎真君的官方認證。
    而負責九州之一的一州,信仰之力龐大,在冀州城內,可比地仙。
    他的子孫能修出陽神,倒也不足為奇。
    既然沒什麼問題,關羽便宣布,考試開始。
    所以許仙就在懵逼之中,坐到了考場上,滿臉愕然,不是,大半夜的,我不好好在家,陪著我家里四個美若天仙的女子,出來考試,我瘋了嗎?
    想到這里,許仙就想站起來,但這時,考官發試題了,他這時若是站起,那是擾亂考場秩序,問題就有些嚴重。
    科舉舞弊,在什麼地方都是大事。
    許仙只得暫時先坐下,拿過試題,八個大字落入眼簾。
    “一人二人,有心無心。”
    看到這八個大字,許仙腦海之中似有一道驚雷閃過,猛然意識到現在的是什麼情況。
    這是聊齋志異開篇第一章的考城隍。
    說的是有一個秀才名叫宋燾,死後三日,懵懂間被帶入幽冥考試,最終成功考上城隍。
    然後因為他還有母親要侍奉,所以請求神明讓他照顧完母親再去赴任。
    關羽念其孝心,準許其還陽九年,照顧母親,待其母陽壽盡時,再令其赴任。
    這九年,讓另一個書生暫時頂替。
    可怎麼就找上我了?
    等等,宋燾?
    許仙忽然想起自己書院那個快要病死的同窗。
    日前,李修緣上門時還曾說過。
    沒想到,不是同名同姓,而是同一個人。
    但他宋燾,我許仙,這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等下,他家好像是城南十五號,自己的新家是城北十五號。
    難道這陰差這麼不靠譜,這都能走錯?
    此刻的許仙,並不知曉這件事,他逃不了關系。
    首先,之所以舉辦這考城隍,他就是始作俑者。
    這兩個月,他悠閑,但楊戩的整風行動那是轟轟烈烈。
    而轟轟烈烈的結果,那必然是無數城隍落馬啊。
    可是舊的城隍沒了,這可不就要新的城隍來了?
    畢竟一地不能沒有官員啊。
    可是陰間又不像陽間還有那麼多的官員儲備,一時之間沒人了,可不就看哪個有文采的死了,然後直接抓來考試了嗎?
    原本至少是舉人起步,大多數都是當過官的,但因為缺口太大,所以秀才也要了。
    其次,之所以走錯路,那是因為杭州城隍這里被嚴打了。
    一般來說,只追究主犯,對尋常的陰差,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主官沒了,其實對當地秩序的影響還是可控的,但下面的陰差沒了,這一地的陰間秩序就真的崩了。
    但杭州例外。
    因為杭州城隍楊銘是整件事的導火索,也是二郎神楊戩點名要辦,那自然是要從重處置,做個典型了。
    所以普通的陰差也沒能幸免。
    你沒罪,不追究你,但有罪,那就不好意思了。
    而主管的城隍有罪,本身都不干淨,能指望他下面的人有多干淨嗎?
    太干淨的,早被楊銘給處置了。
    最終的結果就是杭州城隍司的陰神隊伍,迎來了一次大清洗。
    今天來拉許仙的,都是從隔壁甦州調來的陰神。
    剛剛忙完自己這邊的事,大老遠的出差,心情本來就不好,加上一來就看到許仙在天空當中飛,看了看是房子十五號,然後便將許仙帶走了。
    畢竟,同一天,兩個文人同時死亡,房子號一樣的概率實在太低。
    陰差陽錯之下,這才有了如今這一幕的發生。
    不過,許仙雖然不知道,但也知道這是難得的歷練機會。
    他未來是打算來陰間的。
    而陽間的科舉,這次榜上無名,還能下次再考。
    但陰間的科舉,如果這次榜上無名的,有沒有下次,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這是練手的絕佳機會。
    反正,這對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首先,審題。
    “一人二人,有心無心。”
    比較簡單,遠不如科舉那樣變態。
    科舉題目,會在四書五經當中抽出幾個字來,然後你看到幾個字,要精準定位到那一篇章,然後再根據那篇章的內容,再自己構思。
    這個簡單很多,地府還是很看重效率的嘛。
    這審題,關鍵在心。
    也就是行為動機的道德審判。
    陰間並非獨立的世界,而是陽間的附庸。
    陰間的刑罰,也是對陽間的一種補充。
    為人公正,大公無***處行善,積累功德,不為自身,哪怕生前未曾有福報,但死後,地府會加以補充,投胎天人,死後成神。
    而若是存著某種私心行善,行善只是為了這私心的目的,那麼這只不過是利益的投資,在陽間若滿足了私心,算是投資成功,若是沒有,那算投資失敗。
    地府不會因為這個,讓你往天人道升,轉世成神。
    罰惡同樣如此,以殺人為例,同樣殺人,有心殺人,屬于主觀,下輩子很可能還會再干,所以陽間審判完,陰間還要接著審判,十八層地獄走一回,下輩子也別當人了,而無心殺人,屬于意外,非主觀惡意,判定上,不會對公眾造成危害,下輩子還能接著當人。
    除此外,還要再考慮陽間是否受到審判。
    如果在陽間已經挨了一刀,該受的罪,受了,然後真的認識到錯了,而不是因為知道自己要死的錯,那麼還有機會接受審判,接著轉世去,只不過轉世的身份不會太好。
    而如果沒有接受審判,那麼哪怕無心,你也得受罰。
    因為這樣的無心,並非無意,而是把他人視作螻蟻,不放在心上。
    綜合所有,也就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許仙並不完全認同,陰間他並沒有客觀的衡量標準,所以這善惡之說,其實很大程度取決于官員的認知。
    而且明知自己蠢,還去做,真的算無心嗎?
    但這不重要。
    四書五經里的話,他也不是完全認同,但這妨礙他高中舉人嗎?
    心里想的是一回事,嘴上說的,手里寫的那都是另一回事。
    單純作為科考題目來說,這其實挺簡單的、
    許仙審題結束,結合陸判所說的地府現狀,腦中已經有想法了,提筆書寫。
    還習慣性地引經據典,引用下孟子的名言。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無此四心,那所謂無心,便是天生為惡,不行人道,不當為人。
    要麼永遠在地獄里打滾,要麼就去畜生道吧,反正別做人了。
    無心和無心也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心直口快,是藏不住話,而有些人心直口快,那是打著心直口快的名義去擠兌人。
    許仙揮動筆墨,不多時,便是一篇錦繡文章。
    而陰間的規矩,和陽間不同。
    陽間還需回去,等待考官閱卷完畢,再放榜。
    而這里,是上面的神明直接收走,現場閱卷。
    這些都是考官。
    然後許仙一眾考生,干巴巴地坐在下面。
    許仙看著四周,很想表明身份,但才準備開口,就被一旁維持紀律的陰神呵斥,許仙無奈,索性坐下來,看里面的人什麼時候找他。
    而里面的考官閱卷,大多皺眉,神情少有舒展,直到看到許仙的文章之時,一眾人才紛紛眼前一亮,連連稱贊。
    “好文章啊,若是殿試,當可名列一甲。”一個陰神更是愛不釋手。
    關羽亦撫長須,棗紅的臉上露出贊賞之色,感覺許仙所言,極合他心意,有些人就不配為人,當殺!
    “此是何人的卷子?”關羽問道。
    “杭州宋燾。”有人回道。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