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名的“守拙劍”卻雀躍不已,繞著桃樹轉了三圈,又親昵地蹭了蹭路仁的衣角。
這個名字給了它存在的意義,守拙劍洋溢著初生的喜悅——它不再是無名劍器,而是有名有靈的“守拙”。
路仁為守拙劍取了名字,便倚著桃樹閉目養神。
而守拙劍四處閑逛,它時而懸停在初綻的桃花前,輕輕觸踫花瓣。時而與掠過的流風嬉戲,發出愉悅的清鳴,驚起幾只林鳥。
這方天地對它而言,一草一木皆透著新鮮。
一個時辰後。
路仁緩緩睜眼,望著仍在山間嬉戲的守拙劍︰
“守拙劍的靈性竟然有三五歲……”
他不禁想起初見大白時,那藍白魚兒的靈智也不過這般年紀。若是靈智能長至七八歲,便可自行吐納修行。
“可惜這【萬物有靈】,只能點化我自身……”
路仁心念流轉,權衡其中利弊︰肉身與元神牽涉根本,豈敢輕易點化?真元如江河,但點化一道真元又難成氣候。
遠不如修成三境法力那般可隨心施展術法。
思來想去,竟只有“劍意”最為適宜!
“不過,這【萬物有靈】對煉制入品法器,簡直有如神助。”
路仁眼中精光一閃,有些期待,“若能以“降魔伏虎真意”煉成法器,對妖邪之屬的克制……威能不知要增幅幾重。”
要知道,此刻他空無一物,“藏峰劍意”即便蓄勢良久,威力也就尋常。
倘若持一截桃枝,令劍意借物顯化,威力立時便能暴漲數倍。
若手握的是真正的法器,人劍交感之下,劍意所能引發的威能更是天壤之別。
對法力境的煉氣士而言,有無法器在手,根本是雲泥之別的兩種層次。
路仁此番頓悟《寶葫器書•學徒卷》,境界已遠超尋常大成之境。如今萬事俱備,只欠幾道合用的靈物作為器胚,便可著手煉制真正的入品法器。
頓了頓,他垂眸凝視著掌中金珀石——這青雲峰上下僅此一塊的入品靈材,不由輕嘆。
“窮啊。”
路仁心中一動︰“不知姜北雪手中,是否還有入品靈材……若是以那改命靈丹“一剎那醉紅塵”與她交換,不知可行?”
那“金闕氏”向來將入品靈材視若性命,連族中子弟都需嚴苛考校方能賜下一件,更遑論對外流通了。
他不禁想起盤踞八品靈脈的黑山妖王,數百年積累不過三件入品靈物。尋常靈植靈藥可留種續栽,適時采擷入藥亦不損根本。
比如“苦茶樹”。
而靈材卻是用去一分便少一分,其珍稀程度,自然遠非前者可比。
“穩妥為上,還是先煉幾件寶器練手……”
……
……
數日過去。
路仁除了日常采氣修行,便是參悟煉器之道,對《青蓮劍歌》的理解又深一層,對如何將“金珀石”煉成法器已有了幾分頭緒。
正凝神推演時,一道縴秀身影來到面前。
“師傅,弟子昨夜養氣圓滿,煮氣化液後心有所感,便順勢鑄成了靈台。”
玉蟬恭恭敬敬地施禮。她聲音溫婉,不似李清歌那般颯爽張揚,也無明月那般活潑跳脫。
“靈台?”路仁聞言一怔,“你向來穩重,今年也不過九歲,怎如此急躁突破……”
玉蟬抬眸,目光清澈如泉︰“徒兒歷經生死劫關,一心向道,鑄成靈台不過是水到渠成。”
路仁憶起這丫頭的身世來歷,沉默片刻。
他抬眸端詳,只見小丫頭僅十歲年紀,如墨青絲垂落肩頭,眉眼間卻已凝著一抹超乎年齡的恬靜端莊。
那副端莊持重的小大人模樣,儼然已有了幾分他心目中青雲峰二代真傳大弟子的風範。
以真元構築靈台並非難事,難的是直面苦海之下的心魔。世人皆有雜念,更何況玉蟬幼時歷經戰亂,心底埋著陰影。
這般年紀卻能無懼無怖,實屬難得。
路仁抬手輕撫玉蟬的發頂,又輕輕捏了捏她水嫩的臉蛋︰
“蟬兒天資卓絕,只是你這般年紀不該整日只知修行。為師倒是希望你能多笑笑,莫要太過老成。”
旁人修行總是浮躁跳脫,唯獨這丫頭沉穩得過了頭,在後山從不麻煩人實在太懂事了,反倒令路仁心生憐惜。
玉蟬身子微顫,心底暗惱︰‘大魔頭師傅,整日就知道捏人臉蛋!’
不過她心知肚明,若非這位“大魔頭”對身邊人向來寬厚,自己也不會費盡心機拜入青雲峰尋求庇護。
在這位大魔頭師傅身旁,讓她這昔日朝不保夕的小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寧,她不用擔心被其他大魔頭捉去剝皮抽筋……
連玉蟬自己都未曾察覺——她真正的巢穴從來不在後山,而是一直都在這位大魔頭師傅身上。
玉蟬低眉垂目,做出一副乖巧模樣︰“徒兒知道了,還請師傅傳授術法。”
路仁溫聲道︰“你既已鑄就靈台,便算我青雲峰一脈真傳。”
他略作沉吟︰“你天生親水,今日為師便傳你《青蓮大道歌》下半部中的《玄水素心經》。”
“《玄水素心經》?”玉蟬聞言,眼底掠過一絲失望。
路仁看出她的心思,含笑道︰“莫要小看此法,它是青蓮傳承三大上乘秘法之一。”
玉蟬心頭微動。
她在大魔頭師傅身邊時日不短,《青蓮傳承三十七》各有千秋,但其中唯有三門可稱“上乘”。
《青蓮劍歌》作為殺伐第一的傳承,本是她最向往的傳承。奈何幾番嘗試後,她發現一個難題——那玄之又玄的“劍意”究竟是什麼?
這意境縹緲難言,既無法口傳心授,也難以觀摩領會,全憑個人領悟。
“師傅,這《玄水素心經》有何玄妙之處?”玉蟬問。
“玄妙之處?”
路仁輕咳一聲,神色自若︰“莫急,待為師研習一番,便傳授予你。”
只見他袖袍一拂,一枚青蓮玉簡浮現掌心——
實在是沒想到玉蟬進境如此之快,他這個做師傅的也尚未修習此傳承。
只能現學現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