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宏身旁那木訥孩童悄悄抬眼,打量著眼前的青雲道人。
只見他身著青色道袍,衣袂在山風中輕輕拂動。面容平平無奇,雙目溫潤如玉,長發隨意以木簪束起,幾縷散發垂落額前,卻更添幾分超然之氣。
他負手立于桃樹下,身形挺拔如松,既不顯凌厲逼人,也無仙家威嚴,反倒像這山間的一泓清泉,自然得仿佛本就該在此處。
木訥孩童心中嘀咕︰“這就是師姐口中的桃花仙人?”
“這位隱居的修仙前輩,看年歲當已過百,容貌卻仍這般年輕,定是駐顏有術……果然是真高人……”
路仁自然不知孩童心中所想,他眼眸瞬間“入定”,查看目竅灰霧。
“新人生劇本……”
他這“宅修”苟在青雲峰修行,已經好幾年沒有觸發“人生劇本”了,他有時候都忘記自己【路人甲】的真正用法。
一本藍色典籍在他腦海中凝聚成形︰
【山間放牛娃二娃子,本是陳家次子。那年大雪封山,兵災肆虐,各路反王苛稅層層,百姓困苦不堪。家中實在無力養活五個孩子,父母只得忍痛將他賣往異鄉……】
【幸得身在“除魔堂”的二叔聞訊趕來,將二娃子送上青雲峰,常听除魔堂張道長真言一個“穩”字,便為他取名“陳穩”,企盼他此生安穩。】
【陳穩隨師兄弟識字習劍,資質平平,只當青雲峰是處武林門派,最大的願望是“習劍有成”,下山回家娶了翠花。】
【但習劍天賦資質平平。】
【直至某日掃地,從同門師姐口中听得青雲峰上有座不浪山,山中有位桃花仙人會仙術。少年心中頓生向往,自此常與師姐在青雲峰後山那塊《穩字經》石碑旁流連徘徊。】
【他有緣見到了仙人,但陳穩不知道自今日起,自己會踏上一條苦苦求索八百年的凡人求仙路。】
……
【你是隱居在青雲峰不浪山的修仙者——垂釣客。】
【注︰承其因果,融其命數,享其氣運,禍福相依。】
【身份一旦生成無法消除,你必須解決身份帶來的因果和劫數,否則必受因果反噬,遭殺身之禍。】
……
路仁微微一怔,望向【心火照我鏡】中顯化的身份。
【垂釣客(白)︰你身為桃花仙人,精通垂釣之事,可憑自身修為垂釣世間萬物】
“垂釣世間萬物的白色身份……?”
路仁承接這份身份因果,腦海中頓時浮現出諸多垂釣心得與技法。
雖不解這初見的陳穩為何認定自己偏愛垂釣,卻也只當是【路人甲】從未來片段中截取的某種可能。
他正欲退出“入定”前去處理山下之事。
恰在此時,【穿越客】忽然震動,竟將【垂釣客】的能力盡數吸納融合。
路仁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清晰畫卷︰
一株桃樹臨水而立,樹下一道人,身旁坐一只神駿黑貓,道人手持釣竿,垂綸入水,渾然天成,蘊藏著某種天地至理。
正是︰
青雲峰上不浪山,不浪山中桃花樹。
桃花樹下桃花仙,桃花仙人垂釣處。
此畫卷,似是某個躲在暗處偷窺“桃花仙人垂釣”的生靈描繪。
【你身處“靈台方寸山”引動穿越客本命神通“逍遙游”,以十道紅塵之氣為餌——垂釣諸天萬物!】
【妖、鬼、精、怪、龍、仙、神、魔、奇珍異寶……但凡氣力與道行足夠,皆可一竿釣之。】
“十道紅塵之氣……便能抽獎一次?”
路仁只稍一怔神,便領悟了這由神通“逍遙游”演化出的“垂釣客”用處。
“借那垂釣客之能,施展神通“逍遙游”的一些玄妙。”
“看其描述,竟能釣龍,甚至垂釣仙魔?”
路仁敏銳注意到“氣力與道行足夠”這一前提。
“垂釣失手也在所難免吧?”
“但即便如此,這等跨界手段,至少也抵得上一門旁門神通……”
“不過這十道紅塵之氣……”
他細算這段時日紅塵之氣的消耗︰先前煉制“醉紅塵”耗去九十九道,為煉化靈丹點燈又用去十道,加上平日煉丹所耗。
此時【穿越客】中的紅塵之氣只有八十六道。
多年來收取紅塵之氣,路仁大致總結出其三大來源︰
一為願念。
二為劫氣。
三為因果。
但凡所行之事被人傳頌,無論美名惡譽,待到一定程度,便會凝聚為紅塵之氣被【穿越客】感應。
但必須與“路仁”本身存在關聯。
只要小劍仙、張三、老六在外行走,青雲峰名號流傳,但凡有人提及與他相關的稱謂,【穿越客】皆能憑此感應,匯聚紅塵之氣。
但此法缺陷也最明顯——【路人甲】的被動效果無時無刻不在生效,會自然壓制這種感應,使得路仁根本無法大規模傳播自己的名號。
無論曾做過何等驚天動地之事,不出三月便會被人遺忘殆盡。
在世人記憶中,只會留下這般模糊印象︰“山上曾有一位某位高人煉制丹丸救過我們全村”。
若有人問起,或許會含糊其辭︰“許是青雲峰上的某位道長罷。”
某、某、某……
路仁有時猜測,若不是有【青雲峰主】身份加持,他甚至可能感應不到紅塵之氣。
而劫氣與因果,則源于他對他人命運軌跡的“小幅”改變。
譬如有人今日原該餓死,若你出手相救,他渡過此劫,之後只要對方仍“記得”這份恩情,便會持續而穩定地為他提供紅塵之氣。
凡人十年可匯聚一道。
“但是,要世人記得我……”
路仁心下嘆氣,“可太難了。”
正因如此,他才格外注重維系因果緣分。
青雲峰上的玄貓師姐,師妹李清歌,師傅靈雲妖師,同門師兄弟,清風明月,巨靈道人……這些與他,與“三山道”因果深切之人,能一直記得他的名號。
大家除了覺得他存在感稍低之外,不至于像凡人那般,轉眼便連他的名號形貌都記不真切。
路仁悄悄試探過,如今賈宏那一輩對他印象,只剩下“後山種田的青雲道長”、“教書的路師叔”、“不知從何而來的路人”……
賈宏記得多些,心里還清楚青雲道長就是路師叔。
但只要他沉默不語,立在一旁,不開口表明身份。
那麼,在眾人眼中便會化作三個截然不同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