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成當天就跟喬疏簽訂了一份契約。
喬疏遞給他二十兩銀子。
謝成沒有接,只說不用這麼多,自己還有點存錢。
喬疏看著他,正經道︰“拿著吧,既然契約上都寫明了,我也不願意說話不算話,最好你也不能說話不算話。你好好安排好家中的事情,到時候出門希望你毫無牽掛一心一意才好。”
謝成知道喬疏的意思,拿了銀錢回了上源村。
謝嬌如期出嫁。
謝成有了銀子,也不吝嗇,說不辦酒席也還是請了村子上的親戚,還置辦了一些嫁妝。
孫家派了孫幸帶著一行人抬著一個簡單的轎子來迎娶謝嬌。
孫幸在看見謝家不但給了二十兩陪嫁金,還置辦了嫁妝時,心中更喜。這謝成果真能夠掙到銀子!
謝成攔住了要起轎離去的謝嬌孫幸︰“孫幸,謝家嫁女給足了孫家面子,若是你沒有善待謝嬌,謝嬌也不必三從四德。謝嬌,從今往後,謝家你也不用再回來了。”
謝嬌突然覺的有點傷心,以前一直跟著哥哥,不覺得舍不得,如今要離開他。竟然生出不舍,覺的他哥形單影只怪可憐的。
坐在轎子里的她哽咽著對轎子外的謝成道︰“哥,我……突然覺的我不好……”
謝成按下心中的情緒,沒有給她太多時間表達歉意︰“走吧,不要誤了吉時,之後我會離開上源村一段時間,你好好照顧自己。”
一行迎親隊伍漸行漸遠……
在謝嬌出嫁後的翌日,謝成就帶著一個包袱來到了邱家。
喬疏早就給他準備了十兩銀子。
謝成接過銀子的時候,發現銀子已經換成了一兩一兩的散銀。
“你在路上不太方便,換找銀錢也不便,更是不能把銀錢外露,所以我提前把銀子換了散的。你一路上注意安全。”
喬疏交代謝成。她希望謝成能夠不負她的重托,帶著東西回來。
這些貼心的話語听在謝成的耳朵里,就變成了甜言蜜語,變成了夫君出門前的細細叮嚀。
謝成被柔情包裹,在邱家待了一天,陪著團子玩了很久。
在臨行前,邱果拿著兩雙鞋子來到他跟前︰“這是喬疏交代我給你做的兩雙布鞋。”
古代出門在外,鞋子是很重要的步行工具。
邱果不知道喬疏派謝成出遠門干什麼,她只知道是很重要的事情。
謝成把新鞋子放進了包袱中,對著邱果一揖︰“多謝岳母。”
邱果嚇了一跳,看向身邊的喬疏。這人怎麼又改口叫岳母了。喬疏當作沒有听到謝成的話也沒有看到邱果見了鬼一樣的表情。
這時候不想糾結。
“謝成,我等著你的東西,一定得給我好好找。這張樣圖也放在你身上。”
謝成點頭,把草紙收了起來。
謝成在喬疏的目送下又一次離開了他土生土長的地方。
謝嬌嫁進來孫家,孫家剛開始還能做做樣子,不過幾天就開始苛待她。
謝嬌只一心為孫幸著想,吃點苦也覺的沒有什麼,只盡力做好自己作為媳婦的本分。
可是霍氏知曉謝成遠走他鄉後,更加肆無忌憚的針對謝嬌。
自從謝嬌進了孫家的門,霍氏就開始擺起了婆婆的資格。孫家一應大小家務農活,霍氏都安排謝嬌去做。
謝嬌從小被謝父謝母嬌養著,後來二老病故後,回來的謝成又好吃好喝的供著謝嬌。謝嬌根本做不慣這樣的事情,也吃不消一天到晚的忙碌。
更何況,霍氏本就節儉,在謝嬌面前更加小氣,一日兩餐只是煮些紅薯野菜來吃。午餐紅薯野菜多些,到了晚上這餐,根本就只有一口。
以前謝嬌在謝家也舍不得花錢,一日兩餐愛用紅薯打發自己和謝成。但是那時候她不要勞作,天天在家里休息,少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活干。吃簡單一些,吃差一些都沒有關系,照樣把自己養的白白胖胖的。更何況她哥還經常會弄些別的回來打打牙祭。
但是在孫家,謝嬌被霍氏當作驢子一樣用,又吃的這麼差,一段時間下來,整個人就吃不消了,人也迅速瘦削下去。
更何況平日里霍氏稍有不滿就罵謝嬌,不給她飯吃。到了後面甚至還會打謝嬌。
謝嬌把自己的不滿告訴孫幸,孫幸不但不幫她說話,還責備她不夠體諒他母親辛苦。謝嬌真的是有苦無處訴說。
而且孫幸這人吃軟怕硬,如今謝嬌嫁到他們孫家來,謝成又不在家里,一個柔弱的女子完全沒有看在眼里。
每天從學院回來,就招呼謝嬌像大老爺服侍他。有時候家里的飯食煮的太少,他還搶走謝嬌的飯食,讓謝嬌餓肚子。
半年後,謝嬌在孫家整個人瘦的皮包骨頭,不再有姑娘時候的那種亮澤圓潤。
孫幸嫌棄起謝嬌來,說她長的不好看,實在有辱他讀書人的身份。晚上做著男女之間的事情時,總是在謝嬌面前說她沒有村子上某某好看沒有某某風騷勾人。
謝嬌整個人不但身體消瘦,連話語也少了許多,眼楮黯淡無光。
水豆豉的買賣實在賣不起價格,但是方四娘情緒高昂,只要一斤水豆豉能夠掙幾文錢都覺得很好了。
喬疏有了劉明李冬這兩個幫手,把水豆豉的買賣做到了隔壁縣城,擴大了銷售區域,搶先別人一步,價格上也沒有受到別家的擠兌。
李冬拿的是提成,方四娘劉明拿的是月例錢。
方四娘有一個靜兒要養,月例錢每月有三百文。劉明更多一些,月例錢每月有六百文。
劉明父母看到自己兒子在邱家,在喬疏的指揮下跟著李冬走南闖北,整個人不但開朗不少,穿著也端正,還每個月往家里送銀子回來,心里很是安慰。
兩人一個勁的對自己兒子說︰“告訴喬娘子,不用給你發月例錢,都把你養的這樣好,怎麼好意思要呢。給喬娘子省省。”
劉明听了父母的話很好笑︰“爹,娘,這是喬娘子說好了要給的,我有,李冬也有,方四娘也有。她說不用給她省,只要好好幫她做生意,多勞多得,是應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