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一也不惱,拍拍屁股揉了揉起來了,隨後默不作聲的站在一旁,沉思片刻後,走向了火工雜役的隊列重新排隊。
火工雜役院的執事僧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僧人,全程看到王重一被拒的過程,此時有些詫異,這王重一沒去僧兵雜役也沒去知客雜役,反而來到了他這里,有些好奇的笑問。
“我看到你被經閣院拒收了,怎麼不去知客院那邊試試?卻來我火工院。”
王重一眼神平靜又禮貌的回答著。
“回執事,弟子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既然進經閣院要求會識字寫字,我想知客院應該也有要求,可能需要一些‘人事’或者別的要求或本事,弟子剃度前只是流民,沒有人事,也不會什麼本事,思來想去,就想來火工院混個燒火做飯的本事,至少能讓弟子吃飽飯就好。”
當然,王重一沒說的是,進不了經閣院當圖書管理員,退而求其次進火工院,是因為他想到了辣個男人——火工頭陀!他想借一下這位的氣運。
“哦,那怎麼不去僧兵院那邊試試呢?不想練武當武僧嗎?”
“想,但是弟子剃度前,父母還在世時曾告訴過弟子,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弟子想練武,但是弟子怕付不起代價。”
“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此言倒是有些智慧。”
“你有些慧根,不錯。”火工院執事听完王重一的話,注視著王重一那一雙眼楮里與其年齡不符的沉靜眼神,臉上露出一絲極淡的欣賞。
“行吧,我同意你來火工院了。”
“來我後面站著吧。”
“謝執事。”
王重一面上露出欣喜,如釋重負的站定在火工雜役的隊伍里,他的目光掃過這片相對空曠的區域,又看向遠處人頭攢動、充滿躁動與渴望的僧兵雜役方陣。
未必只有進僧兵院才能練武不是?
要不然眼前的火工院執事,這一身不凡的神韻氣質又是怎麼回事?
別告訴我他是看佛經看出來的。
王重一成功入了火工院,接下來進入了無聊的等待時間。
沒過多久,隊列里一位同樣流民出身的少年偷偷過來套近乎,想搞個小團伙,抱團取暖。
“誒!你好,咱看你好會說話,認識一下吧。”
“咱叫朱九九,今年十三歲,也是流民出身,咱家在南離鄉小孤村。”說話的朱九九是一個面容和煦,富有親和力的少年。
“以後咱們都是一個院的人了,都是流民出身,咱看你挺會說話的,咱們做朋友好不好?”
“嗯?”王重一眼神帶著審視的看著眼前的少年朱九九。
“你好,我叫王十一,今年也是十三歲,我家在東離鄉小龍灣。”
“小龍灣?誒,我真听過,離我們那不遠,這真是太好了,我們是同鄉啊!”
“嗯,應該算是。”
“這真是太好了,王十一。”
“你可以叫我王重一,這樣好听點。”
“王重一?哦,好好,你說話真有意思,能說會道的,像個讀過書的人,怎麼會不識字呢?”
“不過王重一確實比王十一好听多了,那好,我也學你,以後我就叫朱重九了,嘿嘿,比朱九九好听多了。”
朱九九,不,朱重九憨憨笑著摸了摸腦門,這麼說著。
王重一眼光閃過一絲莫名的震驚。
好家伙?朱重九?你比朱重八還多一重!
“咱們現在互通了姓名,就算是朋友了,來,咱給你介紹這下,這是咱同村的兄弟,徐大。”
“徐大,來認識下王重一兄弟。”
張重九身後的徐大一聲不吭的走了出來,是個稍顯瘦弱,但臉色沉穩的少年,他臉上擠出笑臉打著招呼。
“你好,王重一兄弟,我是徐大。”
徐大?不用多問,這肯定是朱重九第一號忠誠小弟!
“你好,徐大兄弟。”
于是就這樣,火工雜役院里,一個三人同鄉小團伙算是成立了。
……
五大雜役院招一直持續到深夜,終于結束。
王重一,朱重九,徐大三人跟著火工院執事僧,與寥寥二十來個被分派到火工雜役院的小沙彌,走進了後山一片更加幽僻、顯得雜亂而實際的區域。
眼前的景象與大雄寶殿的巍峨、漢白玉廣場的奢華截然不同。
一條被踩得泥濘不堪、蜿蜒向上的土路通向幾排依山搭建的低矮木屋院子。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雜了柴火灰燼、發酵食物殘渣、油脂和泥土的獨特氣味,並不好聞,卻意外的帶著一絲活著的煙火氣。
路旁堆積著如同小山般高的柴火垛、巨大的水缸、以及堆積著待洗或被晾曬得半干發硬的僧衣的架子,幾個穿著同樣灰布僧衣的身影,正佝僂著身子在寒風中忙碌地劈柴、打水或漿洗衣服,一個個動作卻帶著一種熟稔的疲憊。
“這就是你們今後住的地方,火工雜役院。”執事僧的聲音平淡,似乎早已習以為常,他指了指最靠外一排、看起來稍新一些的木屋。
“你們這批新人,住卯字號院房。”
“都安靜听好。”法元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我是火工院執事,法號法元,日後見了我,稱呼‘執事’即可,不必太多虛禮。”
“弟子見過法元執事!”稀稀落落的聲音響起,帶著生澀的恭敬。
“現在跟著我去雜物院庫房處,領取你們的被褥用具,以及…”
法元頓了一下,語調帶上了一絲笑意。
“一門你們身為火工雜役,可以免費領取的入門內功心法《菩提心經》。”
“內功心法?《菩提心經》!”這個詞如同投入平靜水面的石子,在少年們中間激起一片壓抑的低呼和吸氣聲,原本麻木的臉上瞬間涌現出渴望與激動。
就連王重一的心髒也猛地一跳,果然,入寺就有接觸武功的機會,不一定非要選僧兵院,進入火工院也行!
法元沒有理會騷動,繼續道︰
“寺內武功,由淺入深,品級不同,內功心法大略分為四大層次。”
“分別是內息境,內氣境,內力境,真氣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