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三百公里……”他感受著筋斗雲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心中估算著,“這才只是第二階段。”
他駕馭著筋斗雲,在月光下的雲海中肆意穿行,盡情地享受著這份獨屬于他一個人的、神仙般的逍遙。
姜忘駕馭著筋斗雲,風馳電掣般掠過興武鄉連綿的夜色山巒,感受著山風拂過林海掀起的陣陣松濤。
他甚至降下高度,貼著松雲溪的水面疾馳,驚起一群夜宿的飛鳥。
最終,玩累了的他,干脆讓筋斗雲載著自己升入高空,枕著那柔軟而厚實的雲團,以月光為被,頭枕清風,沉沉睡去。
他睡得很沉,筋斗雲則通人性地緩緩舒展,將他的身體半包裹在其中,一縷縷透過雲層的清冷月光,被它輕柔地隔絕在外。
……
不知過了多久,姜忘並非被陽光喚醒,而是體內的生物鐘,將他從深沉的睡夢中喚醒。
他睜開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伸手不見五指的濃厚雲霧。
他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自己竟在不知不覺間,飄進了一大片真實的雲團里。
他笑著拍了拍身下的筋斗雲,心念一動,筋斗雲立刻載著他向上穿升。
“噗”的一聲輕響,他沖破了雲層。
剎那間,天光大亮。
一輪紅日早已高懸于東方的天際,將整片雲海染成了燦爛的金色。
“完蛋了!”
姜忘的第一反應不是欣賞這壯麗的日出雲海,而是下意識地掏出手機。
屏幕上,毫無懸念地顯示著“無服務”。
他心中暗道一聲糟糕。
移動通信基站的天線為了最大化地面覆蓋效率,其信號波瓣被設計成向下傾斜的扁平橢球體,高空飛行,恰好處于信號的盲區。
他趕緊駕馭著筋斗雲,朝著興武鄉的方向急速飛去。
為了避免被人看到這驚世駭俗的一幕,他在雲龍山的山頂降落,收起筋斗雲,然後裝作晨練的樣子,一路小跑下山。
山道上,已經有不少早起爬山的游客和鄉鄰。
“喲,阿忘,這麼早也來爬山啊?”一個挑著擔子的老鄉笑著跟他打招呼。
姜忘也笑著回應︰“是啊,王叔,鍛煉鍛煉身體。”
他一邊走,一邊看著手機信號從一格,到兩格,最終滿格。
下一秒,手機開始了瘋狂的震動,一連串的微信和未接來電提示,如同潮水般涌了進來。
他點開一看,頭都大了。
置頂的,是張雲鹿發來的幾十條信息。
起初還是正常的︰師兄我新發的視頻快來點贊轉發評論!
過了一會兒︰“師兄你人呢?看到消息回我一下啊!”
半小時後,變成了︰“[疑問][疑問]怎麼不回消息?不會出什麼事了吧?”
一小時後,畫風突變︰“[一連串的炸彈表情]”
最後一條,發送時間是凌晨三點,充滿了滔天的怨氣︰
“姜小狗!你死定了!之前你發視頻,本姑娘幫你那麼大忙,現在就玩失蹤?!絕交!拉黑!這輩子都別想我再理你了!”
姜忘苦笑著搖了搖頭,連忙回了條信息過去。
下面,則是師父陳國忠的未接來電和一條短信,內容言簡意賅︰
“阿忘,醒了回個電話。今天有空,我們去老道觀收拾一下。”
姜忘先給師父回了個電話,約好踫面的時間,然後才硬著頭皮,給張雲鹿發去一條長長的、情真意切的道歉信息。
半小時後,姜忘和師父在通往後山老道觀的岔路口踫了頭。
“你小子,昨晚跑哪去了?電話也打不通。”
陳國忠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確認他沒事,才板著臉問道。
“咳,昨晚研究新拍的素材,太投入了,手機靜音沒注意。”
姜忘含糊其辭地解釋道。
陳國忠也沒深究,領著他向山上走去。
一路上,可以看到景區里多了不少忙碌的身影,正在搭建一些臨時的竹制遮陽棚。
一些風景優美的路段,還布置了古風的油紙傘陣,既能遮陽,又是一道別致的風景。
“這些都是為下周的國風巡游準備的。”陳國忠解釋道。
“听說預約的游客太多,鄉里怕到時候天太熱中暑,還特意在幾個主干道上,加裝了噴霧降溫系統。”
姜忘看著這一切,心中也由衷地為家鄉的變化感到高興。
如今的景區雖然經過了上次輿論事件的加持,火了一小段時間,但是熱度也已經過去了,目前在省內景區的排名也僅僅在十一二名徘徊。
這還是靠著這個國風巡演的活動才拉上去的。
通往後山的青石板路比主路窄得多,兩側的雜草幾乎要將路面淹沒,顯然鮮有人跡。
走了約莫兩刻鐘,一座小小的、幾乎要被藤蔓和古樹吞噬的道觀,出現在了眼前。
道觀不大,青瓦屋頂上長滿了青苔,幾處牆皮已經剝落,露出里面斑駁的夯土。
山門前,一對被歲月侵蝕得斑駁的石獅子靜靜佇立,朱紅色的木門也已褪色,只在門楣上,還能依稀辨認出“清風觀”三個古樸的篆字。
“就是這里了。”陳國忠推開那扇發出“吱呀”呻吟的木門,一股混雜著塵土、舊書和常年香火的獨特氣味撲面而來。
這道觀,本就是姜忘的太爺爺那一輩,為那位傳下武藝的老道士修建的。
老道士仙逝後,便一直由姜忘這一脈看管。
只是經歷了不少的變故,如今更是除了姜忘偶爾回來清掃,幾乎無人踏足。
道觀的規模比姜忘記憶中更顯滄桑,這是標準的兩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頗為開闊,青石板鋪就的地面上布滿了裂紋,便是當年祖師爺和弟子們演武練拳的地方。
院落兩側是廂房,一側曾是廚房和柴房,另一側則是招待香客或存放雜物的客房,如今都已門窗破敗,蛛網密布。
穿過第一進院落,通往更為清淨的第二進院落。這里才是道觀的核心。
正對著的,便是供奉神像的正殿。
殿內光線昏暗,正中央的神龕上,供奉的並非尋常道觀常見的“三清祖師”,而是三尊並排而立、神態各異的神像。
清風觀供奉的是三官帝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