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李雲瑤她們看著那兩口大箱子,眼楮都有些發直。
齊文昊很鎮定,請劉管家進屋喝茶,沒去看那禮物。
“劉老爺太客氣了。”
劉管家擺了擺手,坐下後壓低聲音說。
“齊秀才,禮物是小事,今天來,主要是替我家老爺帶句話。”
他的表情嚴肅起來。
“我家老爺對您的才學和人品佩服得不行。他說您這樣的人才,要是埋沒在鄉下,太可惜了。馬上就要院試了,老爺願意幫您疏通一下關系。”
這話一出,屋里一下就安靜了。李雲婉三姐妹的呼吸都停了一下。
劉管家看著幾個人的反應,心里明白,接著說。
“老爺的意思是,能保證給您分個好考場,又清靜又亮堂,沒人打擾。甚至有機會讓您在考前跟主考官見個面,留個好印象。”
李雲婉的心砰砰直跳,她激動的看著齊文昊。科舉有多難她知道,劉大老爺這個承諾,簡直就是把路都給鋪好了。
“夫君,這……這可是天大的好機會啊!”李雲瑤也忍不住開口,聲音都有些發顫。
齊文昊端著茶杯,手指在杯子上輕輕搓著,沒說話。他沉默了一會兒,屋里安靜的嚇人。
最後,齊文昊放下茶杯,抬頭看著劉管家,眼神很堅定。
“請代我謝過劉老爺的美意。”
他的聲音很平靜。
“功名要靠自己本事考。要是靠關系走後門,就算考上了,我心里也不踏實。我想堂堂正正的去考。”
“什麼?”
李雲瑤和李雲兮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雲婉也愣了一下,但她看著齊文昊平靜的眼神,心里那股激動勁兒慢慢沒了。她知道,這才是自己的丈夫。
劉管家也傻了。
他在劉府干了幾十年,見過太多想往上爬的讀書人。別說這麼大的好處,就是能得劉大老爺多看一眼,那些人都能高興瘋了。
可眼前這個窮秀才,面對送上門的好處,竟然拒絕了?
他看著齊文昊,眼神里的尊敬,比之前更深了。
他本來以為齊文昊只是個聰明的讀書人,現在才知道,這人身上還有一股子骨氣。
劉管家站起來,又對著齊文昊深深鞠了一躬,這次比剛才還要鄭重。
“秀才公,我服了。”
他沒再多說,帶著下人走了,那兩個箱子留在了院子里。
劉府里。
听完管家的回報,劉大老爺靠在椅子上,摸著胡子,半天沒說話。
管家站在一旁,心里有些拿不準,不知道老爺是高興還是生氣。
過了好一會兒,劉大老爺忽然睜開眼,猛的一拍大腿。
“哈哈哈!好!”
他不但沒生氣,反而高興的大笑起來。
“有這股子骨氣,才算真讀書人!我劉某人沒看錯人!”
劉大老爺站起來,在屋里走來走去,臉上的欣賞藏都藏不住。
“去!”劉大老爺停下腳,對管家吩咐道。
“把我書房里那兩箱我收了好些年的科舉文章和考題詳解,全都給他送去!”
管家吃了一驚︰“老爺,那可是您當年……”
劉大老爺擺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好東西就該送給懂的人!他齊文昊有志氣走正道,我就幫他把路鋪的更穩當!這比走後門有用多了!”
“是!”
劉管家很快又回來了,當他把那兩口箱子打開時。
箱子里不是金銀珠寶,而是一本本擺的整整齊齊的舊書。
書的紙都黃了,但上面的字還很清楚。
齊文昊隨手拿起一本翻開,眼神一下就變了。
那是一本手抄的歷年科舉好文章,上面不光有文章,還有紅筆做的批注,每一句點評都說到了點子上。
“這……”
齊文昊的心,狠狠的跳了一下。
劉管家臉上全是敬佩,輕聲說。
“齊秀才,我家老爺說,這些,是您應得的。”
他看著齊文昊,一字一句的說︰“老爺還說,他等著您考中的那一天。”
齊文昊合上書,看著這兩箱子書,心里暖烘烘的。
他朝著劉府的方向,鄭重的鞠了一躬。
這份禮,他收下了。
這不光是書,更是一個長輩對晚輩骨氣的認可。
那兩口朱漆木箱被抬進院子,落在地上的聲音很沉。
劉管家走後,李雲瑤好奇的上前,想抬一下箱蓋,發現蓋子重得很。
齊文昊走過去,深吸一口氣,雙手搭在箱子邊上,用力一掀。
嘎吱一聲,箱蓋打開了。
里面不是金銀珠寶,而是一摞摞碼放整齊的發黃舊書。
一股舊書和墨水的味道飄了出來。
齊文昊的呼吸都慢了半拍。
他的手有點抖,輕輕的摸上最上面的一本書。
那是一本手抄的《策論集注》,書頁邊都卷了,上面用紅筆寫滿了小字批注。
這字跡……
齊文昊瞳孔一縮,他認出來了,這分明是三十年前的狀元公林修遠的手筆。林修遠晚年歸隱,他的手稿早就找不到了。
齊文昊小心的拿起這本策論。再往下翻,里面都是些絕版的經義孤本和名家批注的考題詳解。
這兩箱書,用錢根本買不到。
對馬上要參加院試的齊文昊來說,這些書太珍貴了。
他之前只學了孫夫子教的那些基礎,現在有了這些書,等于學到了真本事。
有了這些,他參加院試就更有底氣了。
“夫君……”李雲婉看著丈夫泛紅的眼眶,心里也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她不懂那些書有多珍貴,但她懂自己丈夫現在的心情。
齊文昊合上書,把它們一本本小心的拿出來,又一本本放回去,動作很輕。
“劉老爺這份禮,太重了。”他的聲音有點啞。這份禮讓他感覺肩膀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這份恩情,我們得還。”李雲婉輕聲說。
“可是,該怎麼還呢?”李雲兮在一旁小聲問,“人家送的是無價之寶,我們拿什麼還?”
李雲瑤也皺起了眉頭,是啊,送錢太俗,劉老爺不缺錢。送些土特產,又太輕了。
李雲婉看著丈夫,又看了看那兩箱書,忽然有了主意。她想起了《梁祝》戲文里,祝英台在書院時,常親手給梁山伯做點心。
“有了!”她眼楮一亮,臉上帶著點高興和不好意思。
“我們……可以學戲文里祝英台的樣子,做些點心送給劉老爺。這雖然不值錢,卻是我們的一份心意。”
“這個主意好!”李雲兮拍手贊成。
李雲瑤也覺得行,她開玩笑說︰“大姐這是要親自下廚,做一回祝英台了?”
李雲婉被說的臉上一紅,還是鼓起了勇氣。說干就干,她興沖沖的進了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