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沈硯一個念頭,一道紫芒驟然在他眼前炸開。
    【獲得[精神感知]】
    【以精神感知方圓二里之內的生命氣息與活動軌跡】
    嗯?
    方圓二里?
    沈硯直接驚了。
    視野直接擴張了七倍!
    這是什麼概念?
    隔壁《雪中》的徐鳳年將大黃庭修至第三重之後,才能以氣機感知周邊一到三里的風吹草動。
    而沈硯獲得精神感知,直接就是方圓二里!
    “我這......大黃庭第三重了?”
    一時間,他眼底涌出些許茫然。
    就在這時,視線之中突然發生異動。
    【沙盤視野,就位】
    【精神感知,就位】
    如同上次一樣,兩行文字相互纏繞,最終融合成了一個全新的技能。
    【獲得[沙盤錨跡]】
    【在動態沙盤上呈現方圓二里之內的生命信息與活動軌跡】
    好家伙!
    更強大了!
    沈硯下意識打開沙盤,可視範圍一下子擴張到了一千米。
    沙盤之上,各種顏色不一的光點顯現出來,在山林之中四處活動。
    光點的顏色分布呈規律性,附近的都是綠色,隨著不斷向大山深入,光點逐漸由綠變黃。
    在沙盤邊緣處,一個橙得發紅的光點正追著亮黃色的光點飛速移動。
    再看向身邊,代表著李朔的赫然是一個深綠色的光點。
    沈硯推測,隨著光點色彩的暖度逐漸升高,光點所代表的生命就越危險。
    當然,也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理解。
    光點色彩的暖度越高,擊殺該生命之後獲得的積分也就越高。
    這麼一來,想要快速獲得積分,今後只需要去找暖度高的光點,比如橙色、紅色。
    不過,根據沙盤顯示,方圓二里之內並沒有紅色光點,也許是那些積分高的猛獸都在大山深處活動。
    接下來,沈硯又將注意力放在了地面一處鞋印之上。
    瞬間,沙盤上出現了一連串散發著高亮光芒的活動足跡。
    這些足跡的源頭,正是他身邊的李朔。
    “絕了!”沈硯心頭狂喜。
    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距離李朔越遠,那些高亮的足跡就越發暗淡。
    也就是說,只有一定時間內留下的足跡才能在沙盤上高亮顯示。
    一旦時間太久,或者足跡被破壞,就亮不起來了。
    “好,這五百積分果然花得值!”沈硯心中不禁贊嘆。
    可視範圍擴大,生命信息監測,再加上路徑追蹤。
    不敢想象今後進山打獵該有多麼順利。
    五百分獎池就已經這麼厲害了,那千分獎池還得了?
    沈硯深吸一口氣,壓下眼底的火熱。
    手上還剩一百六十分,他直接關閉了面板。
    飄了,百分獎池已經看不上了,他要賺更多積分抽更好的。
    寒風中,沈硯和李朔肩背手提,帶著六十多斤漁獲,來到了二十里外的青平鎮。
    集鎮不比縣城繁華,只是附近幾個村落互通有無的地方,每隔五日才開市。
    今天正逢集市,土路兩旁擠滿了擺攤的農戶。
    吆喝聲,討價聲,此起彼伏。
    沈硯走近看去,粗糧、山貨、麻布、蔬菜等,都是底層百姓日常所需的物資。
    他和李朔走到了里面的一處空地,鋪了一層茅草,將所有的漁獲擺了上來。
    頓時,一條條鱗片完整的大魚小魚出現在地攤上。
    李朔一屁股坐在旁邊,還沒等沈硯開口,就學著旁人叫賣起來。
    “賣魚嘍!剛出水的鮮魚!”
    听到有魚,不少人下意思地往這邊看來。
    入冬之後,魚類在水下的活動開始減少,無論是釣魚還是用網都難以捕捉。
    數量一少,自然就顯得緊俏幾分,價格也會比往常高一些。
    然而當路人看到一條條的魚全都僵直不動,頓時露出了嫌棄的神色。
    “唉,我還當來了緊俏貨,原來都是死魚。”
    “你這大冷天的糊弄鬼呢。”
    “死魚腥氣重,肉都是散的,拿去漚肥還差不多。”
    “我說,你倒不如拿去喂貓更實在一些。”
    周圍響起一陣哄笑。
    李朔听得滿心不忿,正要上去理論幾句,被沈硯一個眼神按了下來。
    只見沈硯嘴角帶著笑意,指著地上的一條青鯇說道︰
    “諸位,話不能這麼說,魚是從深山活水湖剛捕上來的,路程也就一個時辰。”
    “一出水就拍暈,外層還沒凍上,鮮活勁兒都鎖在里面,肉質比那半死不活的魚可好太多了。”
    說著,他指向地上一條五斤多的青鯇。
    “就這條大青魚,若是論活魚賣,少說也得三百個銅子兒不是?”
    “現在才剛過一個時辰,一百五十文買回去,口感不比那鮮魚差多少。”
    他這話一出,旁邊的哄笑聲倒是少了一些。
    寒天里,魚可以儲存更長時間。
    一百五十文買一條五斤多的大青魚,如果真的剛死不久,那的確不虧。
    但路人們大多都不太懂魚,平時吃得也少,不知道這魚到底是不是真像沈硯所說的那樣。
    一時間,路人紛紛駐足觀望,將信將疑,全當是在看熱鬧。
    沒人出錢來買,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人群逐漸走動起來,哄笑聲也變成了竊竊私語的同情。
    李朔一急,連忙上前吆喝,額角都滲出一層細汗。
    沈硯卻是坐回了地上,一副老神在在的姿態。
    集鎮上人來人往,肯定會有識貨的人。
    接下來,又有幾波路人被吆喝聲吸引。
    然而看到地攤上全是死魚之後,眼底紛紛露出嫌棄之色,二話不說扭頭就走。
    活魚吃起來都帶著一股子腥氣,更何況是死魚。
    一連走了好幾波人,李朔的心跳都仿佛漏了半拍。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半舊棉袍,手上添著幾處刀痕的壯實青年走在人群中。
    在他身邊,一個學徒模樣的半大小子頭戴棉布帽緊緊跟著。
    青年的目光在幾個攤子上來回掃視,最終停留在這邊的魚攤上。
    “這魚我看看。”青年蹲下身來說了一句。
    “看吧。”李朔不咸不淡地回應。
    經過剛才的接連打擊,他也沒心思上前招呼了。
    全都嫌棄是死魚,看了也不會買。
    果然,就听後面那小學徒壓著聲音說道︰
    “師父......這,這都是死魚啊?”
    “死魚?你懂個魚尾巴!”
    青年頭也不回地呵斥了一句。
    “這魚鰓鮮紅,就外層涼透了,里頭還鎖著鮮,一看就是剛出水就被拍暈的。”
    “好魚!趁著還軟乎買幾條回家,收拾出來肉嫩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