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曼恩小隊的事宜後,陳瑜立即將注意力轉向下一項事務。
他需要獲取一批特定的材料和部件,其中一些在賽博朋克世界中更易取得,或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得。
他決定再次與軍用科技進行交易。
他召來莫厄爾,指示道︰“聯系軍用科技的代表,傳達我的需求。”
陳瑜將一份物資清單傳輸給莫厄爾。
“清單內容包括︰一套‘半人馬’型戰術外骨骼平台,以及下列特殊合金和電子材料。”
清單中詳細列明了多種稀有金屬和復合材料,這些材料具有高能量導性、高強度以及特殊諧振特性。
這些材料對于改進維度傳送儀的能量導管和諧振腔體至關重要。
而‘半人馬’外骨骼平台則將被拆解並改造,作為多莉歐新武器系統的基礎框架和動力核心。
“作為交換,”陳瑜繼續說道,同時將另一份數據包傳送給莫厄爾,“將這個合金配方提供給他們。”
“這是一種高強度、輕量化、具備良好能量抗性的結構合金配方,其綜合性能優于他們目前廣泛使用的同級材料。”
“其價值足以抵償我所要求的物資。”
陳瑜所提供的配方,雖是他知識體系中相對基礎的技術,但對賽博朋克世界的材料學而言卻代表著跨越式的進步。
這種合金若能實現大規模生產,將顯著增強軍用科技在單兵護甲、載具裝甲乃至航空航天部件方面的優勢。
這是一筆軍用科技難以拒絕的交易。
莫厄爾安靜地接收了所有指令與數據。
她的系統迅速分析了交接流程及潛在風險。
“明白,主人。我會確保交易完成。”
她未提出任何疑問,隨即轉身離去,執行陳瑜的命令。
莫厄爾離開後,工坊內恢復寂靜,僅余設備運轉的低沉嗡鳴。
陳瑜站在主控台前,高大的身形在冷光下投出輪廓分明的影子。
他同時處理著多項任務︰開始為多莉歐的新武器進行概念設計與結構模擬,監控維度傳送儀的自我診斷進程,並規劃在與軍用科技交易完成後,如何最有效地將獲取的材料投入各項用途。
關于為多莉歐設計的新裝備,陳瑜的構想已進一步具體化。
他計劃以交易獲得的‘半人馬’型戰術外骨骼平台為基礎進行深度改裝。
目標是將這套獨立戰術裝備改造為貼合多莉歐體型、能最大限度發揮其強化後身體能力的簡易動力甲。
這套動力甲將保留並強化‘半人馬’平台原有的金屬骨架、動力傳動系統和液壓增強組件。
這將提供更強的基礎支撐與力量放大效果。
外部防護裝甲將根據多莉歐的戰斗風格重新設計布局。
在保證關節靈活度的同時,重點加強胸部、肩部及背部等關鍵區域的防御。
在此基礎上,陳瑜將為這套動力甲配備兩個專用動力拳套作為主要攻擊手段。
這兩個拳套並非簡單的外掛武器,而是與動力甲的能量核心和傳動系統深度集成。
拳套內部將集成高頻振動發生器,能在命中瞬間將劇烈振動能量傳遞至目標內部,造成結構性破壞。
同時,拳套還具備瞬時能量釋放功能,可在攻擊時爆發向前沖擊波,進一步增強打擊的毀滅效果。
整體設計目標是將多莉歐打造為兼具強大防御力與恐怖近戰破壞力的突擊單位。
這套由外骨骼升級而來的簡易動力甲,配合專屬動力拳套,將使多莉歐的戰斗力提升至新的水平。
與此同時,陳瑜對後續步驟有著明確規劃。
在接下來數周內,他的工作重心將集中于以下幾項具體事務。
首要任務是完成與軍用科技的交易,獲取‘半人馬’外骨骼平台及所列特殊合金與電子材料。
與此並行,他將著手為多莉歐設計並制造特制近戰武器。
從概念模擬到實體測試與交付,預計將耗費數十小時。
同時,維度傳送儀的第一階段優化改造也將啟動。
核心是利用曼恩小隊活體實驗所獲數據,重點提升能量傳輸效率。
並嘗試加裝針對生命體的輔助穩定場,以減輕傳送過程帶來的生理負荷。
在此期間,通過曼恩小隊和葛洛莉亞•馬丁內斯的渠道收集本地高性能義體樣本的工作將繼續進行。
這將持續擴充他在賽博朋克世界的技術數據庫。
展望未來數月,計劃則更為深入。
短期目標達成後,維度傳送儀的優化工作將推進至完成階段。
隨後必須進行多輪嚴格穩定性測試。
測試包括無人物資傳送及可能再次動用曼恩小隊執行的活體傳送。
目標是確保其可靠性與安全性提升至可接受的新標準。
他將密切關注來自戰錘世界的任何信息反饋。
特別是通過伺服顱骨傳遞的、關于其晉升賢者資格審議以及鑄造艦申請進度的消息。
這關系到他後續的戰略機動能力。
同時,廢鎮據點的防御體系需進一步鞏固。
曼恩小隊的作戰能力也必須維持在足以應對常規威脅的水平。
這能確保在他可能離開期間,這個位于賽博朋克世界的重要據點能夠保持穩定運行。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待陳瑜最終親自返回戰錘世界後,一系列關鍵行動將依次展開。
首要事項是徹底調查發現維度傳送儀的那個古代遺跡。
需要實證其結構與材質是否對跨維度傳送存在輔助效應。
這是完善傳送技術的重要一環。
他將正式完成晉升賢者的全部流程。
並以此新身份為杠桿,全力爭取獲得一艘屬于個人的巡洋艦級鑄造艦。
這艘艦船將成為他未來的移動基地與研究中樞。
以此為平台整合戰錘與賽博朋克兩個世界的資源與技術優勢。
從而開啟更深入、更廣泛的跨維度研究與應用。
所有這些事項都是相互關聯、逐步推進的。
每一次交易、每一次改造、每一次實驗,都是向最終目標邁出的實際步驟。
陳瑜並不情緒化地急于求成,而是依靠邏輯與效率持續推動進程。
他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夯實基礎、完善技術,才能確保在真正踏上返回戰錘世界的旅程時,一切能夠依照他的計算與規劃順利執行。
無論面對的是已知的挑戰,還是未知的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