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崇禎,續命大明

第一卷 第34章 榆林人懂,孫將軍也懂!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明天61 本章︰第一卷 第34章 榆林人懂,孫將軍也懂!

    “叫方正化按名單拿人。

    告訴他,朕要的不是點到即止。

    朝堂上是否還有人可用,不是他該考慮的。

    朕要的是,一個不落,全部伏法!”

    崇禎沒時間和那幫尸位素餐的老臣拉扯。

    天災馬上會像浪潮一樣撲向大明。

    他要在災禍到來前,把大明改造完畢。

    除掉該死的,留下能用的。

    只有這樣,政令才能通達,百姓才能活命。

    如今八大晉商的抄家滅族已然開始。

    前期抄勛貴、朝臣的銀子已足夠多。

    可大明的窟窿太多,用錢的地方更多。

    崇禎要的不止是八大晉商之家產。

    京城里那群作威作福的貪官、地方上欺壓百姓的貪吏,他都要抄一遍。

    這些錢加在一起,應該足夠撐過天災。

    孫承宗拱手呈上一封折子。

    “稟陛下,袁可立已到陝西,這是他送來的奏章。”

    崇禎展開折子,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自春耕起,陝西大旱。

    以白水縣為中心,澄城、蒲城、同州、耀州、同官等三十余縣受災,

    災民逾八十萬。

    而地方豪商與縣衙勾結,匿災不報,閉倉不賑,反在災年以賑災之名加稅征糧。

    朝廷三番兩次明令禁止漲糧價。

    可陝西的糧價已至五兩白銀一石麥。

    秦王暗中勾連地方官府,假借賑災之名,盜走官倉糧食七成有余。

    他們謊稱散發十萬份賑災糧,實則只發萬余。

    就這點賑災糧,還有一半被他們的下人假扮災民領走。

    真正到百姓手里的,連五千份都不到。

    袁可立在折中末尾只寫了一句話︰

    “陝西人禍,更甚天災。”

    崇禎咬牙。

    大旱對這些人來說,不是災難,而是發財的機會。

    如此糧價,就算是富戶也買不來幾斤。

    買不起的,只能餓死。

    不想死的,就賣兒賣女,逃荒求活。

    官府明文禁止漲價,可這些人眼里,聖旨不過一張紙。

    崇禎怒火幾乎要灼穿空氣。

    “閣老,你總勸朕對宗室要三思而行。

    現在告訴朕,朕該如何三思?”

    崇禎又抓起幾份折子。

    “這一份,是戶部呈上宗室的歲供賬。

    給他們的銀子,足夠陝西百姓活一年!”

    “這一份,是錦衣衛傳回的情報。

    十室九空,無一家無餓殍。”

    崇禎聲音嘶啞。

    “閣老,他們在吃人啊!

    我大明的百姓,已經餓得開始吃人了!”

    崇禎猛然起身,連靴子都沒穿,赤腳沖到窗前,指著窗外。

    “朕若再三思!

    朕的陝西就成了地獄!

    朕的子民就都要反了大明!”

    王承恩上前為他穿靴,被他一腳踹開。

    “朕意已決!”

    崇禎的聲音冷得像霜。

    “大明不能再有藩王!

    更不能讓藩王再吞百姓的血肉!”

    他轉向孫承宗,沉聲下旨。

    “再立一軍,由皇室宗親組成,調魏忠賢淨軍並入,曰宗室營。

    成軍後不必演訓,直接發往遼東前線!”

    孫承宗始終提醒自己,陛下是大明少有的明君。

    有這樣的陛下是大明之幸。

    他絕不能讓陛下背上暴君的罵名。

    他進京後,陛下曾隱晦提過宗室之患。

    那時他極力反對。

    太祖生前最愛宗室,就連成祖也未曾動過廢除藩王的念頭。

    若陛下真的出手,必被後世譏為昏君暴主。

    于是他接連苦勸,希望陛下三思。

    然而如今,秦王的所作所為,已非禍起蕭牆,而是動了大明根基。

    此事,比叛亂更惡,比造反更毒。

    看著崇禎那冷厲而堅定的神色,孫承宗明白,這一回,誰也勸不住了。

    他深吸一口氣,跪地叩首。

    “臣……領旨!”

    宗室之亂,已到非動不可的地步。

    但至少,陛下還留了余地。

    不是屠盡,而是征召。

    能戰者死于疆場,算盡忠。

    不能戰者,尸骨留北地,也好交代。

    若僥幸建功活下來,那便是屎中淘金,也算為皇族正名。

    孫承宗嘆了口氣。

    “若動秦王,諸藩必惶。

    若他們合謀自保或成大禍。”

    秦王,是宗室的風向標。

    此舉一出,必震動朝野。

    崇禎聞言冷哼。

    “那就讓葉震春去問問太祖,他老人家可還想念這些賢孫?”

    欽天監監正葉震春,號稱能通靈。

    “前幾日他才上奏,說太祖顯靈,準許先帝先行下葬。

    既然他能通靈,那就讓他去傳旨,太祖想念子孫,讓諸藩王速來京師祭祖。

    來者,留京;不來者,抗旨。

    若敢言假,那就是目無祖宗,滅族之罪!”

    孫承宗听得嘴角直抽,卻不得不承認陛下手段非常人能及。

    說是假的,就是蔑視祖宗;

    說是真的,就得滾進京里。

    無論如何,都是死局。

    崇禎隨即下達一連串調令。

    “調寧夏衛千總虎大威入河南,總轄河南、宣武、彰德三衛。

    祖大壽入湖廣提督,馬炯進京任兵部右侍郎。

    蕭雲舉任荊州鎮總兵,黃得功任鄖襄鎮總兵,左良玉任長沙鎮總兵。

    何可綱調山西,祖寬調江西,猛如虎調陝西,龍在田升廣西總兵。”

    祖大壽,是袁崇煥辭官後遼東實權在握之人。

    如今調往湖廣,崇禎是有私心的。

    孫承宗听得頭皮發麻。

    “陛下,如此一來,遼東守軍空虛,若建奴大舉南下……”

    “攘外必先安內。大明今日內亂之危遠勝外敵。

    防線無憂,建奴打不進來。”

    崇禎心里有數。

    “朱梅、黃龍、尤世威、左輔,皆是可守之將。”

    孫承宗心頭一震。

    他不識這些名字,但听得出陛下胸有成竹,顯然早有籌謀。

    “閣老,歷代亡國,皆由內亂而亡。

    盛唐若無黃巢之亂,又豈有趙氏宋朝?

    我大明之患,不在遼東,而在陝西。”

    崇禎看向地圖,目光落在那片干裂的黃土地上。

    李自成……那條毒蛇就在那里。

    內患不除,就算今日斬了李自成,還會有王自成、趙自成。

    孫承宗離後,崇禎拿起袁可立的奏折。

    喃喃道︰“朕托你重任,不只是讓你賑災……你可懂朕之深意?”

    ……

    榆林人號稱站不直。

    不是說他們彎腰,而是他們抱著肩、歪著頭,眼神里永遠透著不屑。

    這就是榆林人,生猛、桀驁、能打。

    連小孩都能拿頭骨當玩具。

    你若想讓他們服氣?

    先得把他們打服。

    若是個外強中干的繡花枕頭,別說讓他們跟你走,先被他們搶一遍再說。

    孫傳庭策馬立在他們面前,指著身後的銀箱。

    “陛下給我二十萬兩銀子用來募兵。

    能接我一拳不倒的,賞銀十兩。

    接不下的,跟我去平叛,一樣給十兩!

    不過這銀子不給你們,是給你們的爹娘妻兒的。

    打仗會死人,怕死的別出來。

    帶卵的,出來跟我比劃比劃!”

    這番話,听上去更像是挑釁,而非募兵。

    跟隨的兵部官員當場傻了眼,心里直打鼓。

    這哪是募兵?

    按理該先宣優撫令,再宣賞,然後講陛下如何體恤軍士。

    他這倒好,直接約架!

    可話音剛落,就有個榆林人站出來。

    “連你一拳都接不下,老子不要錢也跟你走!

    要是老子把你打趴下,這銀子就全歸我們!”

    孫傳庭聞言,哈哈一笑,從馬上縱身躍下。

    “好!來!”

    短短一刻鐘,十幾個漢子先後被他一拳放翻。

    每一拳都實打實,每一個倒下的都咧嘴笑罵,沒人惱羞,沒人圍攻。

    反而紛紛高喊︰

    “服了!願賭服輸!老子跟你走!”

    這一幕,把兵部官員看得目瞪口呆。

    那天之後,報名的人潮絡繹不絕。

    短短三日,榆林參軍者竟達一萬八千人,創下大明募兵紀錄。

    更令人不解的是,孫傳庭此時才命人宣陛下提升軍人地位、免除三年賦稅等的詔文。

    流程徹底顛倒了。

    可就是這反常的做法,讓榆林人徹底服了。

    他又下了一道命令,發銀。

    但銀子不是發給報名的軍士,而是發給他們的妻兒老小。

    有意思的是,只要家屬報上軍士的名字就可領十兩銀子。

    沒有核對,更沒有查驗。

    讓兵部官員詫異的是,竟然沒人冒名冒領,沒人欺詐。

    兵部官員滿腦疑惑。

    這時,身旁一個年輕人緩緩開口。

    “是尊重。”

    他還未中進士,只是個舉人,因才學出眾,被破格留在戶部觀政。

    此刻,他望著遠處那片兵營,眼中閃著光。

    “孫將軍之法,看似粗糙,實則是對榆林人最大的敬意。

    他先言打仗必死人,此為真誠;

    又言身先士卒,此為擔當;

    最後將銀交妻兒,此為信義,表明死亦無憂。

    對榆林人來說,銀子從來不是最重要的。

    他們要的是被當人看,被信任,被尊重。”

    年輕人輕嘆一口氣。

    “即便此行只有你我二人,也必會有人自願從軍,因為他們明白,這是為陛下平叛。”

    年輕人背著手,風卷起他衣角。

    “孫將軍最後才言優撫令才是點楮之筆。

    陛下的優撫令,不是募兵的手段,而是褒獎忠烈的禮物。”

    “榆林人懂,孫將軍也懂。”

    兵部官員怔怔看著他。

    “你叫什麼名字?”

    那年輕人微微一笑。

    “學生,史可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吾乃崇禎,續命大明》,方便以後閱讀吾乃崇禎,續命大明第一卷 第34章 榆林人懂,孫將軍也懂!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吾乃崇禎,續命大明第一卷 第34章 榆林人懂,孫將軍也懂!並對吾乃崇禎,續命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