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絕關系?我轉身科舉成狀元!

第一卷 第40章 一言九鼎,內閣風雲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天霸 本章︰第一卷 第40章 一言九鼎,內閣風雲

    南門兵變落幕的第二天,甦雲被一紙密詔宣入宮中。

    御書房內,檀香裊裊。

    女帝端坐于龍椅之後,手中把玩著一方小巧的玉璽,目光落在下方身著緋色官袍的甦雲身上。

    “南門的事,沈策都跟朕說了。”

    她的聲音听不出喜怒。

    “你做得很好,比朕想的,還要好。”

    甦雲躬身行禮,並未言語。

    “朕說過,朕給出去的東西,從不收回。朕許下的承諾,也從不落空。”女帝將玉璽輕輕放在桌案上,發出‘嗒’的一聲輕響。

    “昨日在南門,你說你不想當刀,想坐上牌桌。”

    “朕,準了。”

    站在一旁的老太監立刻會意,端著一個托盤上前,托盤上是一套嶄新的官袍和一方沉甸甸的玉印。

    那官袍是深紫色,比甦雲身上的緋色官袍又深沉了幾分。

    “自今日起,你便是內閣輔政學士,正三品。”女帝的聲音在空曠的御書房中回響,“六部九卿,所有政務,你皆可過問。所有軍國大事,你皆可參議。”

    甦雲看著那套官袍,眼神平靜。

    “謝陛下。”

    他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激動,只是伸手,接過了那方代表著無上權力的玉印。

    “只是,臣資歷尚淺,驟登高位,恐怕朝中非議不斷,難以服眾。”

    女帝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那是你的事。”

    “朕把你推上牌桌,如何打好你手里的牌,是你的本事。”

    “明日早朝,朕會宣布此事。你,準備好了嗎?”

    “臣,準備好了。”甦雲將玉印收入袖中,再次躬身。

    次日,金鑾殿。

    當老太監尖細的嗓音宣布完對甦雲的任命後,整個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死一般的寂靜之後,是抑制不住的嘩然。

    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入仕不過數月,竟一步登天,位列內閣,與那些在官場沉浮數十年的閣老們平起平坐。

    “陛下,萬萬不可!”

    禮部尚書第一個站了出來,老淚縱橫。

    “我大周開國百年,從未有過如此先例!甦雲年紀輕輕,毫無根基,驟登高位,恐引朝野動蕩,人心不服啊!”

    “臣附議!”一名白發蒼蒼的御史緊隨其後,“甦雲雖有微功,但其行事乖張,手段酷烈,非國之棟梁,實乃亂政之源!請陛下三思!”

    一時間,附和之聲此起彼伏,大多是朝中的老臣。

    他們或是嫉妒,或是驚懼,或是單純地認為甦雲的出現,破壞了他們早已習慣的官場規則。

    龍椅上的女帝面沉如水,一言不發,只是將目光投向了站在百官前列,身著嶄新紫色官袍的甦雲。

    甦雲向前一步,環視著那些義憤填膺的同僚。

    “敢問諸位大人。”他的聲音清晰地傳遍大殿,“你們是覺得,甦雲在蘭亭文會上為我大周文壇揚名,是錯的?”

    “還是覺得,甦雲查辦京城漕運貪腐,為國庫追回百萬銀兩,是錯的?”

    “又或者,你們覺得,甦雲在南門挫敗三皇子謀逆,挽救大周于危難之際,也是錯的?”

    他每問一句,朝堂上的反對聲便弱下一分。

    就在這時,站在人群中,臉色蒼白的御史中丞張茂忽然開口。

    “甦學士功勞卓著,我等自然不敢否認。只是,治國憑的是德行與穩重,不是一時之功。”

    他陰惻惻地說道︰“更何況,甦學士年少成名,在滎陽時便以賣字為生,一幅字價值百金,短短數月便積攢下萬貫家財。這財路來得如此輕易,恐怕其中有不為人知的門道吧?”

    這是誅心之言。

    將甦雲的功勞歸于投機,再用他賣字的舊事攻擊他德行有虧,財路不明。

    甦雲轉頭看向張茂,忽然笑了。

    “張大人說得對,治國,確實要看實績。”

    他沒有理會那些關于錢財的污蔑,而是轉身,對著女帝一拱手。

    “陛下,臣昨日整理戶部卷宗,發現我大周北方數郡,連年遭受水患。朝廷每年撥下數百萬兩賑災款,卻收效甚微,流民不減反增。”

    “臣有一策,名為‘以工代賑’。”

    “與其直接發放糧食,不如組織流民,興修水利,開墾荒田。朝廷提供工具與口糧,工程完成之日,流民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朝廷也多了千里良田,一舉兩得。”

    這個方案,脫胎于他在天庫中看到的那份《漕運改革》策論,卻又結合了當下的實際。

    方案一出,朝中幾位素來務實的年輕官員眼前一亮。

    “此法大善!既解了流民之困,又固了江河之防!”

    “荒謬!”一名閣老立刻反駁,“如此浩大工程,所需錢糧何止千萬?國庫空虛,哪來這麼多錢?”

    “錢,自然有。”甦雲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張茂身上。

    “就拿張大人來說。三年前,張大人時任戶部侍郎,曾批復滄州一筆三十萬兩的河堤修繕款。卷宗上寫得明明白白,‘工程完備,固若金湯’。”

    甦雲的聲音陡然轉冷。

    “可據我所知,上個月滄州決堤,洪水泛濫,百姓流離失所。臣就想問問張大人,那三十萬兩銀子,修的究竟是哪里的河堤?又是如何固若金湯的?”

    張茂的臉‘唰’的一下全白了。

    “你……你血口噴人!這是污蔑!”

    “是不是污蔑,很簡單。”甦雲步步緊逼,“戶部的撥款文書在此,滄州的地方志也存于翰林院。我們現在就將兩份文書呈上金鑾殿,請陛下一觀,再傳召幾位滄州父老前來對質,如何?”

    張茂渾身一軟,冷汗瞬間濕透了後背。

    他雙腿發抖,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夠了。”龍椅上的女帝終于開口,“御史中丞張茂,玩忽職守,貪墨賑災款,即刻停職,交由大理寺徹查!”

    她看向甦雲,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甦雲,‘以工代賑’之策,你即刻擬一份詳細的章程上來。朕,要看。”

    一場針對甦雲的圍攻,就此瓦解。

    他不僅站穩了腳跟,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拔掉了三皇子一派留在朝堂上的最後一顆釘子。

    退朝之後,甦雲回到剛被賜下的輔政學士府。

    徐耀祖早已焦急地等在門口。

    “先生!出事了!”

    “說。”甦雲脫下官袍,換上一身常服,自己動手沏了杯茶。

    “北邊傳回來的消息!”徐耀祖壓低了聲音,“燕王,在北地集結了三萬私兵,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明著說要為三皇子討個公道,實際上矛頭直指您和陛下!”

    “我們的眼線呢?”

    “一夜之間,全都撤了。”徐耀祖的臉色很難看,“燕王這次,是鐵了心要打了。”

    甦雲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

    “他不是來打的,他是來收割的。”

    他想起天庫中那份《北境戰略》卷宗。

    “那份戰略圖,詳細記錄了北境所有關隘的防御布置,但也故意留下了三處致命的破綻,作為誘敵深入的陷阱。”

    “燕王不會上當。”甦雲放下茶杯,眼中閃過一抹寒光,“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破綻在哪里。因為,那份戰略,本就是太祖皇帝和燕王的先祖,一同制定的。”

    “他會利用我們自以為是的陷阱,反過來給我們致命一擊。”

    不出甦雲所料,下午時分,女帝再次召見他入宮。

    御書房里,除了女帝,還有幾位須發皆白的老將軍。

    “甦雲,燕王反了。你怎麼看?”女帝開門見山。

    甦雲將自己的推斷說了出來,並直接請纓。

    “陛下,此戰常規戰法無用。臣請命,負責此次平叛的戰略部署。”

    “放肆!”一個身材魁梧的老將軍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圓睜,“黃口小兒,也敢妄談兵法!你當戰場是你寫詩作畫的宣紙嗎?”

    正是大周兵馬大元帥,趙信。

    甦雲看都沒看他,只是盯著女帝。

    “陛下,燕王先鋒,絕不會攻打重兵把守的玉門關。他的目標,是繞道安西故道,直【表情】【表情】軍後方的糧草重地,平涼。”

    趙信聞言,瞳孔猛地一縮。

    安西故道早已廢棄,地勢險惡,乃是兵家絕地。可如果燕王真的掌握著連他們都不知道的隱秘地圖,那甦雲所說,便極有可能發生。

    女帝沉默了片刻。

    “趙將軍統兵多年,經驗老到。甦學士洞察機先,智計過人。”

    她做出了最後的決斷。

    “朕,命趙信為平叛大元帥,總領北境兵馬。”

    “另,特授甦雲為欽差大臣,節制北征所有糧草後勤,並參贊軍機,督辦戰略。”

    旨意一下,趙信等幾位老將的臉色都變得極為難看。

    軍權仍在他們手上,可脖子上卻被套上了一個叫甦雲的枷鎖。

    女帝將一方刻著“如朕親臨”的令牌,交到甦雲手中。

    “朕把大周的錢袋子和北境的安危,都交到你們手上了。”

    “別讓朕失望。”

    甦雲接過令牌,能清晰地感覺到,身旁那位趙大元帥投來的,幾乎要將他凍僵的目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斷絕關系?我轉身科舉成狀元!》,方便以後閱讀斷絕關系?我轉身科舉成狀元!第一卷 第40章 一言九鼎,內閣風雲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斷絕關系?我轉身科舉成狀元!第一卷 第40章 一言九鼎,內閣風雲並對斷絕關系?我轉身科舉成狀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