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嘯天給楚河介紹,他是八大家中的劉家第四代劉勝鷹,今年20歲,就讀于京城體育大學,相傳此子,八歲時,曾手撕惡犬,九歲師從迷蹤拳大師京北名家劉伏虎。
    “勝鷹老弟,盡力就好,不必強求。”
    楚河伸出手。
    劉勝鷹用力一握,“哪天有機會,我想和楚哥一戰。”
    “好。”
    楚河微笑道。
    他不討厭這個坦誠純樸的年輕人。
    六合拳新銳左長車主動站出來,“李公子,讓我老左會會京城的年輕人。”
    “左兄,一定要取勝啊。”
    李佳雨靜靜地看向左長車。
    “取勝不在話下,我只是想重振我浮陽六合拳的威名,可惜世人不識啊!”
    左長車傲然說道。
    劉勝鷹與左長車,以武林規矩相互抱拳,互報姓名。
    兩人均以傳統拳法對陣。劉勝鷹長的虎頭虎腦,給人第一印象,肯定是剛猛之人,實際上,迷蹤拳講究的是‘虛實變幻剛柔相濟’,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變幻莫測,講究"刁、拿、鎖、扣、跌、打"六字要訣,形成"七十二擒拿、三十六巧打"的獨特技法。
    六合拳講究"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六合要義,稍顯清瘦的左長車,繼承少林硬功的剛猛,大開大合。
    兩人你來我往,煞是好看,大戰百余回合不分勝負。
    “劉老弟,多有得罪。”
    左長車急于求勝,把最近悟出的內勁加入拳中。
    劉勝鷹每次與左長車踫在一起,都感覺到手腳發麻。
    對方實力明顯高于自己。
    畢竟左長車大他十三四歲,正是當打之年。
    他又堅持十多個回合,主動跳下擂台認輸。
    “我輸了。”
    劉勝鷹沒有任何羞赧與拘泥,顯得極為灑脫。
    承認別人的優秀也是一種高貴的品質。
    練武之人就怕,輸了也不認,認了也不服,不服還想干,干又干不過,氣量狹小不豁達。
    楚河通過兩場比賽,他也領悟到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
    自己必須找機會向他們學習。
    “左兄太厲害啦,兄弟佩服。”
    李佳雨喜笑顏開,扳回一局後,雙方一比一平,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線上。
    左長車很淡定地一笑。
    自己如果能把內勁的事搞明白,只怕罕有對手吧。
    已經醒來的王小京倍感失落,自己怎麼糊里糊涂地輸給那個年輕人了呢?
    “誰還想出戰?”
    李佳雨興奮地問。
    還沒等別人回應,立即改變主意。
    這一場他要下場。
    他看到京城八大家族楊家的楊成財站出來。
    這小子是修煉太祖長拳和大洪拳,曾參加過武林大賽,並取得前三的好名次。
    楊成財、劉勝鷹和黨嘯天並稱太子黨新三杰。
    就是20歲以下的新秀。
    黨嘯天三次挑戰自己均失敗告終。
    今天,自己就拿這楊成財立威,讓那些年輕人知道知道,誰才是老大。
    兩人一交手,便是全力以赴。
    勇哥能找來這六名年輕人,說明幾大家族之間肯定關系匪淺。
    另外,這六人肯定是各大家族培養出來的精英。
    李佳雨是特戰隊的一名中尉,小平台,四方臉,皮膚黝黑。
    他以軍體拳為主,也結合泰拳技法,出拳凶狠招招不離要害。
    而楊成財打過武林風,攻防兩端都極為強悍,兼備大洪拳的硬朗和太祖長拳的大氣恢弘。
    兩人與上一場劉勝鷹與左長車以武風格完全不同。
    他們是拳拳到肉,不但考驗輸出能力,還考驗抗擊打能力。
    五分鐘後,兩人均氣喘吁吁,血灑擂台。
    黨嘯天和劉勝鷹以視一眼,均明白,自己不是楊成財的對手。
    當然,黨嘯天暗下決心,不出半年,一定能超過他們。
    楚河從這幾場比賽中不斷復盤比賽,思考著出拳時機、力度、角度,以自己的視角判斷著如何擊敗對方。
    如果其它兩人與左長車水平相當的話,不敢說能秒殺他們,至少自己能在幾個回合內解決戰斗。
    “啊!”
    人們發出一陣驚呼。
    楊成財一拳打中李佳雨下頜。
    肉眼可見,李佳雨的臉部顫動,臉上的汗水被震落如雨。
    李佳雨身體一晃,幾乎倒下,不過,幾個錯步之後。
    他搖搖晃晃走向楊成財。
    楊成財猶豫一下,沒有繼續進攻,等他倒下或認輸。
    李佳雨突然露出一個驚奇的表情看向楊成財的左側。
    楊成財下意識轉頭去看,就在這一瞬間,李佳雨像一頭豹子,沖過去一個重拳打中楊成財後腦,接著一個肘擊加膝撞。
    現場發出骨頭碎裂的聲音。
    楊成財像堆爛泥一樣倒在地上。
    “不要臉,搞偷襲!”
    “不講武德,就是個小人。”
    “你丫還算是學武之人?”
    京城弟子們對李佳雨的行為極為不齒!
    罵聲不斷。
    鄧海勇臉有怒色,讓會所醫生先緊急治療,立即安排人送到軍區602醫院治療,估計在床上躺倆月。
    鼻青臉腫的李佳雨絲毫不以為意,戰斗的意義不就是完成目標?
    難道非得學蠢豬式的爭霸者宋襄公?
    堅持"仁義之師"的迂腐原則,不懂戰爭規律,空談道德而貽誤戰機。
    兵者,詭道也。
    計謀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楚河,我方已經兩勝,沒有爭議吧?”
    李佳雨笑的很開心,不過,鼻青臉腫的他笑的是真難看,足以嚇哭整個幼兒園的小朋友。
    “你勝了。”
    楚河點頭。
    不管過程,結果就是李佳雨勝了。
    只是李佳雨勝之不武而已。
    他慢慢走向擂台。
    這一局不容有失,他必須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模仿黃飛鴻的架式,左手背後,右手掌心向外,斜指地面。
    意思很明顯——放馬過來!
    劈掛拳大師馬有路站起來,單眼皮,圓臉,長須,頭頂白色手編花紋帽。
    他是一位少數民族的大武師,三歲起蹲馬步,五歲起開始站樁,虎背熊腰,極為厚重。“楚少,得罪啦。”
    “馬大師,請。”
    馬有路揮動那雙像熊掌一樣厚的雙手,一手為掌一手為拳。
    沖向楚河,選擇他自己擅長近身短打。
    拳速極快,空氣中傳來嘶鳴之聲。
    果然,他比李佳雨實力還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