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倒是給他找了個好借口,反向利用了一把,真是個頗為合理又無從印證的理由。
一個字,6啊!
她面上微笑,心里還的繼續神話自己,「小珠子,明熙帝這個夢,不會是師尊弄出來的吧?他不是說讓我在凡間歷練時要低調的嗎?」
【主人,應該不是神君。說不定是此方天道為了自救弄出來的。畢竟十年後大衍朝滅國,以此為導火索,三家分了大衍後,從此五國紛爭不斷。
自此也開啟了此方世界長達三百多年的戰亂,死傷人數更是在幾千萬。
這里面可不光是普通百姓,還有眾多王公大臣和大功德者,天道自身的力量也會因此被削弱,甚至天道意識會因此消亡。
剛好趕上你來此方世界歷劫,你又有能力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可不得給皇帝托個夢什麼的嗎?
你沒听剛才魏平說是三年前的預知夢,算算時間可不就是你下降到這方世界的時候嗎。】
月浮光假裝不高興的道「可是我不想管。這大衍朝內部問題不少,他們自己不把問題都解決了,神仙來的也難救。」
系統故意無所謂的道【不想管就不管唄,反正不管發生什麼事,有我在都沒有人能傷得了主人分毫。】
魏平和一眾于家人听了兩人的談話,心都涼了,別說十年後國破家亡這把刀懸在頭上。
就算十年後僥幸活下來還有三百年的戰亂等著她們呢,那是他們子子孫孫至少十幾代人都必須要經歷的。
就那種生存環境,她們都不一定能有血脈流傳到那麼多代。
更何況古話說的好,‘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一想到將來要過那樣的日子,她們還不如在國破時就死了算了!
不過想到眼前就有一位有可能能拯救這一切的人,要不是還顧及著皇上的封口令,不管是魏平還是于家女眷都要過來哭求月浮光了。
至于她說不想管,因為大衍朝內部問題太多的事,她們真的很想說,他們改還不行嗎?
只要她說出來的,他們立馬改,有膽敢阻攔的,相信他們陛下會讓這些人知道,他的刀依然鋒利。
本來還想留下來和月浮光套套交情,看能不能再從她這里挖出一些國之害蟲的魏平也坐不住了。
他立刻和眾人告辭,一刻也不停的直奔皇宮而去,他必須立刻馬上把剛听到的消息匯報給陛下。
讓他們陛下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做個表態,讓少師大人看到大衍朝堅決處理內部問題的決心。
從而願意拉拔一下這個她生活的國家。
望著他匆匆忙忙離開的背影,月浮光很是壞心眼兒和系統調侃了句「小珠子,魏大人這是怎麼了,突然這麼著急著走,好像身後有狗在追他一樣。」
【主人,凡人常說人有三急,說不定這位魏大人是突然尿急?】
還沒走遠,將一切都听在耳朵里的魏平腳下一個踉蹌,要不是他下盤還算穩當,差點摔個狗吃屎!
他越走越快,總覺得再不快點,身後要被盯出個窟窿來。
不過尷尬過後,他也不由的慶幸,那位神器大人雖然調侃了他,但也為他突然的離開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轉移了少師大人的注意力,沒讓聰明的少師大人發現他的異常。
一次兩次沒事,次數多了可就有露餡的危險,畢竟這兩位都非常人,想到些神異之事也實屬平常。
“少師確實是這麼說的?”明熙帝听了魏平的話也是吃了一驚,昨天他只知道大衍朝十年後滅國,卻不知道還有三家分衍,緊跟著就是長達三百多年的戰亂。
這麼長的戰亂下來,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自己的子孫能延續下去。
所以,這已經不是他皇室一家之事,就算不為自己,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能順利延續,他朝堂上的這些大人們都得有力出力,無力退位讓賢。
你不行,就讓行的上!
雖然他們還有十年時間,但治理偌大的國家,尤其是一些政策的實施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全推行到全國各地的。
況且明天還有大朝會,魏平有一句話說的對,他們君臣必須拿出點誠意來讓那位看到。
人家才有可能願意施點恩給他們,其他的先不說,良種一出,他都能想到大衍朝的國力將會上一個如何的高度。
糧食多就代表了人口,人口既是勞動力也是兵源。
于是明熙帝果斷的道“錢桂,你去把那幾位大人都給朕叫來。”
他們君臣現在的好好議一議。
人精錢公公不用自家陛下明說,就知道他說的那幾位大人都有誰。
下了朝,吃過飯眾位大人才在自己班房坐了沒一會,就接到陛下傳召的消息。
遠遠的眾人一看,吆喝,都是昨天那批老熟人,對陛下的突然傳召心里也有點數了。
叫他們來,估計和那位新任少師大人有關系。
就是不知道魏平此行發生了什麼事,陛下會叫的這麼急。
而看著眾位大人離去的背影,沒被喊到的人都互視一眼,尤其那些平日里在陛下面前還算有點臉面的人,心里都有點慌,他們這是失寵了?
仔細的回想最近的所作所為,好像沒做什麼惡了陛下的事啊!
昨天晚宴後不留他們就算了,今天陛下傳召還是昨天留下的那些人,這……
不會在他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有什麼他們不知道的的事情發生吧?
這不由得不讓他們多想,這被叫走的人,除了陛下信重的那些大人,其中居然有半致仕的于老大人,和他那個一直沒有什麼作為的三子于欽淳。
這位于老三可不像他們家大哥于鐘淳受陛下看重,這兩回都有這父子三人,這于家如此受陛下看重,是要起來了啊!
更何況昨天宴席之上,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後都很是看重那位于家養女。
後來更是把她的位子放置在太子殿下的下首,太子殿下看上去也頗為照顧于她。
要不是太子早已定親,于家七姑娘年齡又太小,他們都要以為陛下和太後想定她為未來太子妃。
今天更是封其為少師,這位子可是空懸幾十年,先帝時就沒有封過一位。
于家三父子不會是靠一個小女娃才得的陛下信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