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卻在暗恨月浮光多事,為什麼一定要當著眾人的面糾正太後的話。
認下來不就行了嗎?
月浮光,于浮光,听起來不是很像嗎?
非要當著眾人的面揭穿,讓他們三房沒臉。
果然,不養在自己身邊的就是跟自己不親,也不懂的為自己的親娘遮掩一下。
哪像她的柔姐兒,那才是她的貼心小棉襖!
此時孫氏已經忘了,月浮光說過她不管是和原身還是和現在的月浮光母女緣分已盡。
他們其實除了名義的名分,其實再無牽扯。
月浮光早就看出三房這夫妻倆是個拎不清的,所以才當著眾人的面揭開這層關系,徹底和兩人做個切割。
別等自己‘發達’了,又湊上來享受她帶來的利益。
那她豈不是得慪死!
三房那幾個她是一點都不想讓他們佔到自己的便宜。
月浮光都能猜到,如果不盡快和他們撇開關系,這幾人到時不僅會享受她的身份帶來的好處,還會大剌剌的擺父母兄弟的譜,吃她的還罵她‘娘’!
她雖然現在有神仙歷劫的身份,但只要不挑明,一時半會還不能名正言順的離開于家。
所以她為自己以後的好日子打算,讓于家兩位大家長看清楚自己兒子兒媳婦是什麼貨色,她對兩人又是什麼態度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任由他們攪和在一起,必定會影響整個于家在她月浮光心里的地位。
她相信經此一遭,兩位大家長一定會給她一個好的安排。
如果實在不行,她再想辦法搬出來住。
太後又拉住月浮光說了好一會話,還給了她一堆的賞賜,就連皇帝話皇後也跟著湊熱鬧也賜下許多的東西。
系統更是道【主人,皇家還挺大方的,給你這麼多東西,雖然都是凡物,毫無靈氣可言。
但看著比你現在房里的東西好多了,回去就換上,要是被神君看到你受這些苦,不知道該怎麼多心疼呢!】
月浮光眼波流轉,故意不甚在意道“你就放心吧,師尊不會知道的,等回去我會幫你遮掩,絕對不會讓他老人家知道你沒照顧好我。”
系統猶猶豫豫,期期艾艾道【可是,可是主人,神君他老人家那麼疼你,肯定會不定時關注下界。
我們所做的一切肯定逃不過他的法眼。都怪珠珠帶的東西和這里的太過不同,不然早就給主人換上了!】
月浮光看它演戲上頭,整只團子都皺巴了,便出聲安慰道“不怕不怕,給我苦吃的又不是你。”
給月浮光苦吃的于欽淳和孫氏……突然覺得好絕望。
孫氏更是不堪,她只覺得天旋地轉,眼楮陣陣發黑。
被這麼一嚇,剛才滿心滿眼的怨怪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只心里祈禱那位神君不要和他們小人物計較。
還不等她暈過去,站在她身邊的一個宮女迅速上前,不著痕跡的給她身上來了幾針,暈倒是不可能讓她暈倒的。
宴會沒結束前,在場的所有人,尤其是于家人一個都不能少。
不陪那位祖宗把戲演完,誰也不能走。
月浮光坐在太後新給她安排的位置上往下看,這視野確實是好啊!
把下面人的表情和小動作看的清楚楚。
大有老師坐在講台上逮下面不安分學生的即視感。
她的上首坐的是當朝太子,二十歲上下的年齡,據說明年初春大婚。
對面是幾位十幾歲的皇子公主。
下首坐的是一眾小公主和小皇子們。
他們都在十歲以下,她這回真的是坐小孩這桌了!
這些人不包括幾個還在吃奶的娃娃,望向自己的眼神充滿了驚奇,居然沒有一個頭鐵的仗著自己的皇族身份過來找事。
至少表面看都很友好。
她想玩的經典打臉名場面看來是玩不成了,皇家人,果然個個都是人精。
就拿她面前這兩個小的八公主和七皇子來說,年齡看上去和她差不多,居然一人給她送來一盤點心。
月浮光這時才發現,皇家這邊不光有大眾菜式,還有各位主子們喜歡吃的小點心。
月浮光收到的就是御廚為他們特制的小點心。
系統道【這倆凡人幼崽還挺懂事的嘛,看在他們對主人示好的面子上,下次珠珠也給他們嘗嘗幾千年後的點心是什麼味道】
月浮光道「你往我荷包里放幾塊糖和巧克力豆,這些小孩子肯定都喜歡。」
很快,月浮光的回禮,兩顆不同口味的奶糖和一包巧克力豆就擺在了七皇子和八公主的案桌上。
包裝紙上的字都被系統抹去,但是幾近透明的彩色玻璃包裝紙還是引得他們在心里連連贊嘆。
兩人很聰明的沒有吃,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家父皇肯定對這些東西也很感興趣。
很快宴會就來到了重要的環節,各地官員派人為太後千秋宴送上禮品。
月浮光看著讀禮單的太監都換了兩個了,後面還有不少沒輪到的。
各地官員包括朝堂上的這些大人們送的禮品五花八門。
除了突出一個貴重外,還突出一個新奇。
許多人更是為了新奇,五花八門奇形怪狀的東西都往皇宮里送。
值得稱道的是江南道送的十八學士的茶花,和東蜀那邊邊送的高有一米的雙面繡。
正面是松鶴延年圖,背面是一個富態的壽星翁。
在第二個換上來的小太監也啞著嗓子下去後,這第三位上來的口齒清楚的唱名道“渝州知府賀鴻名敬獻畝產四石稻種一斗,東海夜明珠……”
月浮光听到這里心道我等的機會果然來了。
于是故意疑惑的問系統“小珠子,這個渝州知府為什麼要送一斗稻種給太後,要太後去種地?那也不該送產量這麼低的啊?”
【也許是這個稻子種出來的糧食好吃?就是產量低了點!】
其他人本來听到有畝產四石的稻種,君臣心里都是一喜。
民以食為天,這時最上等肥沃的土地產出也才只有三石的收成。
賀大人敬獻上來的畝產有四石,不管這是不是上等田的收成,對大衍朝來說都是大好事。
多收個三五斗就能讓一家百姓減少被餓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