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曄腳步急促,他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的小院。
徐知常和李靜觀跟在後邊,差點跟不上。
通真先生看似在走,但速度和跑也差不多,古人說縮地成寸,放在他身上有些夸張,可也讓他們跟得辛苦。
吳曄回到小院,直接找來紙筆。
開始默默寫字。
徐知常和李靜觀走進來,默默站著……
玉樞寶經!
吳曄正在書寫的東西,正是玉樞寶經。
不過這次,吳曄以簡體字書寫,讓二人顯得有些陌生。
還有就是,他們很快發現吳曄的書寫模式,與平日不同,因為吳曄在有些字句後邊,添加了一些自己看不懂的符號。
他們想問,但也不好問,只能靜靜等待。
吳曄很快將玉樞寶經寫完,但在二人要開口詢問的時候,他又用朱砂,開始在每個文字旁邊標注另外一種符號。
徐知常和李靜觀看得莫名其妙,吳曄標注的兩種符號,如果說第一種他們已經猜到是什麼,第二種就完全猜不到了。
“兩位看看,如何?”
吳曄將經文抄寫好,推到兩個人面前。
“先生這符號,是……斷句……?”
徐知常詢問吳曄第一種符號的含義,這並不難猜。
吳曄頷首,認可了他的猜測。
事實上,古人學習,斷句一直是一種麻煩,但也是文人樂此不疲的技能之一。
吳曄在後世,還听到過許多關于斷句不同帶來歧義的笑話。
斷句,也是考驗一個人文化水平的標準之一。
不過對于後世的人來說,斷句已經成為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需要更加精準的信息傳播方式。
需要依靠個人的能力去進行解讀的斷句的模式,早就被淘汰了。
標點符號的出現,是知識傳播的必然……
譬如他目前所在的宋朝,其實代表句號的圈點和代表逗號的小點,已經出現了。
不過標點符號這件事,一直沒有得到太好的推廣。
吳曄其實也知道,這很大程度上和資源,文言文的文字形式有關。
標點符號會佔用大量的紙張的空間,對于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而言,過多的標點是對紙張的一種浪費。
其次就是文言文本身的特點,有大量的虛詞可以起到標點符號的作用。
所以對于那些掌握了讀寫的文人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大麻煩。
可是,如果吳曄想將知識往底層下沉的話,降低學習成本,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以,讓標點符號規範化,就是他目前要做的事情之一。
“經典誦讀,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若斷句不明,會褻瀆神仙!”
吳曄板著臉,一本正經地恐嚇兩人。在表明這件事非常重要之後,繼續說︰
“對于某些人,斷句並不麻煩。可我觀道觀中許多道友,其實也就勉強識字罷了!
他們讀經句讀的能力,全憑師父過經。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還是不免會犯錯。
所以貧道傳下這些標點符號,乃是上聖高真昔日于天上傳下。
以後,我道門所有經典,都要注上標點!”
吳曄這麼一說,不管徐知常和李靜觀信不信,都要認真對待了。
他們拿過玉樞寶經,看了上邊的符號。
除了圈點之外,他們其他的都不認識。
逗號因為出現的頻率,他們猜得出功能,可其他的,就兩眼抹黑了。
吳曄笑了笑,簡單指點了標點符號的意義。
其實經書上,很多標點符號都沒有標注出來,可就是這樣,兩人也覺得加了標點的經書,看起來十分合理。
他們兩個人都是道門中人,自然明白道門的事。
可以說在這個年代,能當道士的人,至少都不是一般人。
讀經誦經,書寫經文,在古代沒有一定家底是做不到的……
可就算如此,也不是每個道士,都跟文人一樣熟悉掌握讀寫。
能認字,跟著師父過經,背會一些經典,就已經算是不錯的道士了……
所以以標點符號斷句,這個想法真不錯。
在皇帝想要成為道君皇帝的當口,未來道教肯定會迎來一波發展,也就是說,皇帝可能會下放很多度牒,讓許多新人入道。
而且吳曄成為沖和殿侍宸,他對道教的改革,也意味著對道士的要求很高。
過經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能用上節省斷句的標點符號,對于他們未來的工作減輕很有幫助。
李靜觀和徐知常這兩個道教大佬,很快接受了這個略顯陌生的事物。
而另外一種符號,吳曄解釋過後。
兩人干脆目瞪口呆,比起標點符號,注音符號出現的意義很可能還要更大一些。
如果說標點符號是斷句方便的話,這種符號就是標注讀音。
“這些符號,類比反切法?”
徐知常聞吳曄解釋後,很快想到差不多的東西。
古代並不是沒有注音方法,相反還有很多,譬況法、讀若法、直音法,還有影響最大的反切法,這些注音方法都還流傳。
只是它們都各有缺點,卻沒有真正流傳開來,
比如最流行的反切法,它東漢末年受梵文拼音字理啟示產生,其原理是用兩個漢字拼出另一個字的音,反切上字取聲母,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這種方法的出現,意味著古人已能將漢字讀音精準分解為聲母、韻母和聲調,但它同樣有這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
那就是學習成本特別高。光是要掌握反切的上字和下字,就需要認字一千多個。
很多道人自己認字都未必有一千多個,可想而知其中的難度。
所以,在吳曄簡單解釋了注音符號怎麼用之後,兩個人徹底傻眼了。
注音符號用ㄅㄆㄇㄈ等偏旁部首,固定了三十九個符號,通過這些符號去記憶讀音。
雖然39個符號也需要記下來,可比起反切法需要記憶的上千個字。
這難度簡直不值一提。
當然,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拼音符號,但考慮到在這個時代去學習拼音的話,性價比就不是很高了。
徐知常在等吳曄簡單解釋注音符號的規律之後,身體都是顫抖的……
功德無量,功德無量……
無論是斷句,還是注音符號,好像都是功德功德無量之事。
尤其是後者,對于教導學生而言,也十分有用啊……
如果學生能掌握一種方法,就能讀出文字的讀音,那對于認字而言,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