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玄衣男子聞言,唇邊凝起一抹譏誚的冷笑。
“既然如此,屈某便與你挑明了——將那些錢,一文不差地交出來!”
“錢?什麼錢?”空思仍強作鎮定,目光閃爍。
玄衣男子屈某見空思仍在裝傻充愣,眼中寒光更盛。
他忽然提高聲調,聲音如同寒冰碎裂般響徹整條長街︰“好一個不知!好一個慈安禪院!既然大師執意要裝糊涂,那屈某今日便當著所有人的面,將你們那點齷齪勾當說個明白!”
他轉身面向圍觀的人群,聲音陡然拔高︰“諸位可知,為何佛寺之中供奉的佛香佛果如此珍貴?那是因為它們有穩固心神、防止修煉走火入魔之功效!一枚上等佛果,在黑市上價值千金!”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倒吸冷氣之聲。
有人驚呼︰“千金?那得是多少銀子啊!”
屈某冷笑一聲,繼續道︰“而慈安禪院,明為佛門淨地,暗地里卻經營著此等生意!為大量產出佛香佛果,他們甚至私建數座善堂,行那見不得光的勾當”
長街上頓時嘩然。
別說是江湖中人,縱是普通百姓也知道,這善堂就是個‘養豬’的地方。
听著四周愈來愈響的怒斥,空思和尚面白如紙,仍顫聲強辯︰“胡……胡說!我慈安禪院所設善堂,皆經佛門準許!何來私建之說?”
可他嗓音發抖,連身旁幾位師弟亦面露惶惶之色——縱是矢口否認,可那驚惶閃爍的眼神,卻足以說明一切。
頓時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怪不得這老和尚隱藏行蹤,原來暗地里是在做這等見不得光的勾當!”
另一人立即接口諷刺道︰“佛門向來不許其他勢力開設善堂,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天下蒼生,可自家卻偷偷摸摸做這種勾當,真是道貌岸然,無恥之極!”
又有個書生模樣的男子搖頭嘆息︰“佛門當初剿滅善堂時何等聲勢,說什麼‘除惡務盡’,結果自己倒是懂得變通,暗地里經營得風生水起。”
議論聲如潮水般涌來,了因听的暗自皺眉。
他如今雖為佛門弟子,卻也不得不承認,善堂這種地方確實應該徹底取締。
昔年五地佛門聯手,發動清剿,誓要將天下善堂連根拔起。
那時的佛門高僧們悲天憫人,見不得無辜百姓被當成“牲畜”般圈養。
可最後,還是迫于眾多勢力的壓力,雙方只得各退一步。
雖然當時佛門嚴格限制了善堂的數量,希望它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亡。
可事與願違,這些善堂非但沒有消失,反而卻成了某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當真是莫大的諷刺。
“早在三年前,屈某便已察覺你慈安禪院的勾當。這一路跟蹤,可是親眼目睹你們的交易,那一疊疊銀票,可做不得假!”
空思和尚面色慘白,卻仍強撐著辯駁︰“施主休要血口噴人!我慈安禪院行事光明磊落,何來什麼交易?”
四周人群頓時嘩然,有人高喊︰“殺了這禿驢!”
“這等敗類,不配為佛門弟子!”
“佛門敗類,天理難容!”
“若非屈某沒有把握擊敗你,又怎麼隱藏行跡這麼久!”
說話間,他眼中殺機畢露,緩緩抬起手掌︰“老和尚,既然你執迷不悟,那就休怪屈某無情。殺了你們,自然能找到那些銀票。”
空思見狀,急忙威脅道︰“你若敢動手,佛門絕不會放過你們!屆時天下雖大,也無你容身之處!”
玄衣男子聞言哈哈大笑,笑聲中滿是譏諷︰“若是怕佛門追查,今日就不會在此截殺你們了。只要找到銀票,我等自會遠遁,屆時中洲、東極,四海之大,何處不能逍遙?”
話音未落,他眼中殺機暴漲,抬掌劈下。
掌風凌厲如刀,直取空思面門,眼看老和尚便要血濺當場。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只听“砰“的一聲巨響,酒館木窗應聲炸裂,木屑紛飛間,一道無形掌力破空襲來,挾帶凌厲勁風,直逼屈某。
這一掌來得突兀,既無金光流溢,亦無佛光籠罩,卻含著一股渾厚磅礡的內勁。
“砰”的一聲悶響,屈某只覺一股渾厚真氣透體而入,整條手臂瞬間酸麻難當。
氣血翻涌之下,他竟不由自主地“蹬蹬蹬”連退三步,每一步都在泥地上留下深深的腳印,臉上盡是驚駭之色。
“還有高手?!”那玄衣男子臉色驟變,厲聲喝道,其銳利的目光如鷹隼般掃向酒館方向。
壯漢三人也是駭然變色,紛紛拔出兵器,警惕地環顧四周。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在這偏僻小鎮的酒館里,竟然還藏著如此高手。
酒館內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四處張望。
“嘎吱——”
隨著木椅移動之聲響起,所有目光霎時匯聚一處。
在眾人注視下,一道身影緩緩起身,正是了因!
“這是誰?有人認識他嗎?”
在驚疑目光交織中,了因緩步踏出酒館。
玄衣男子警惕地打量著他,沉聲問道︰“閣下是何人?為何要插手此事?”
剛才對方那隔空一掌,已顯露出其深厚修為,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哎——!”
了因輕嘆一聲,其聲清越如冷泉擊石,竟與粗陋外表格格不入。
在眾人灼灼目光注視下,他緩緩抬手,指尖輕觸耳後,微微一揭。
一張薄如蟬翼的人皮面具應手飄落,露出其下真容。
隨後他取下頭上假發,酒館內頓時響起一片抽氣聲。
但見這僧人生得眉目如畫,膚白似玉,一雙明澈的眼眸顧盼生輝,身上自有一股超凡脫俗之氣。
即便此刻身著樸素衣衫,可依舊也難掩其絕世風采。
“青山寺了因,見過諸位施主。”了因雙手合十,微微欠身。
“了因……?了因!!!”
“了因?莫非是金鱗副榜上那位?”
“他就是青山寺的了因和尚?”
人群中接連響起數聲驚呼,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有人急忙翻出隨身攜帶的金鱗榜,指尖顫抖地劃過書頁。
“眉目清朗如畫,膚若白玉凝光,神儀澄澈,頗有出塵之態。”
那人喃喃念出榜上評語,目光在書頁與真人之間來回游移,似是在比對印證。
這時,不知是誰發出一聲長嘆。
“初見金鱗榜上評語時,雖早有預料,但今日得見真容,方知榜上所言非但毫不夸張,反倒顯得含蓄了。”
“不錯!這般容貌氣質,當真配得上“驚鴻照影“四字,讓人見之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