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中的龍二

第180章 人才難得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君邑 本章︰第180章 人才難得

    贛南,某處簡樸卻戒備森嚴的辦公室。

    夜已深,桌上的台燈是屋內唯一的光源,勾勒出建豐伏案工作的身影。

    主政贛南,壓力巨大,此地為湘浙贛閩粵五省的戰略後方,擔負著為第三、七、九戰區輸送人力、物力的艱巨任務,其在東南抗戰中的戰略地位凸顯。

    而且贛南是江西的化外之地,各軍閥佔山為王,各霸一方。……地方土豪劣紳,封建頭目,高牆壁壘,擁兵自據。‘天大,地大,除了總裁就是他。’買賣兵役,亂增捐稅,成為常事。

    煙民的數量超過6位數。贛州城賭場規模不亞于澳門。圩子巷笙歌喧天,日以繼夜。許多地方民匪難分……商賈大豪佔有鄉村大量的良田。民眾的絕大多數斗大的字難識一擔。難童、游民無處安身。

    建豐知道,這爛攤子既是老爺子對自己的考驗,也是為培養鍛煉自身缺乏的政治經驗。

    讓自己打造班底,參與的軍政,為以後踏上更廣大的政治舞台做預熱。

    所以他絲毫不敢懈怠,對贛南之地采取雷厲風行的政治舉措。

    他剛剛批閱完一份關于新贛南建設的民生報告,眉宇間帶著一絲疲憊,但眼神依舊清明。

    秘書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將一份標注著“絕密”的電文放在桌角,低聲道︰“先生,津塘方面,吳敬中來的急電。”

    建豐同志“嗯”了一聲,沒有立刻去看。他端起桌上的粗瓷茶杯,喝了一口濃茶,借此舒緩一下緊繃的神經。吳敬中,自己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期間為同班同學,算是和自己關系最密切一部分人。

    而且吳敬中是黃埔出身,能力出眾,在軍統內部算是少有的既能搞情報、又懂經濟、還頗有手腕的干才。

    更重要的是,吳敬中此人並不囿于渝城軍統那小圈子的爭權奪利,而是積極建功立業,去最危險的敵佔區潛伏了下來,虎口拔牙、還屢立功勛,自家老爺子在飯桌上也說起過吳敬中的名字,對他的作為很是滿意。

    關鍵是吳敬中調回渝城,既不跑也不送。但是也不迂腐,只做自己分內的事,逢年過節知道孝敬上峰,別人該給他的孝敬,他也收得下,做到了‘和光同塵’。

    如此聰明懂俗務,而且能干肯干的老同學,將來必定是自己的助力。

    就是因為吳敬中不跑不送,也不攀附,所以建豐最後把自己的電台聯系方式,讓人特意給了這個老同學一份。

    相信他的人品和能力,可以做他的後盾,讓他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需要任何幫助,隨時聯系自己。

    電文內容經過加密和轉譯,粗略看完,表達的很清晰。

    果然,這老同學立刻就給了自己回應,不是求救,更不是那種拍馬溜須和煽情的同學回憶。而是踏踏實實的做事,要幫助自己的“功業”……

    拿起那份電文,仔細分析︰

    吳敬中已順利重返津塘站,穩住了陣腳,初步打通了一條連接東北偽滿、津塘與國統區的“黃金通道”——東北珍貴土產人參、貂皮、珍稀藥材的走私貿易線。

    吳敬中在電文中表示,他在東北的潛伏經驗,加上津塘的貨運發達,認為此線路利潤極其豐厚,不僅可為津塘站重建提供巨額資金,更可以收買敵人,甚至可以成為未來重要物資,包括但不限于情報、特殊人員的秘密轉運通道。

    吳敬中知道他主政贛南,急需資金,如果土產生意的轉運渠道成熟,五省之地的利潤方面可以讓建豐截留分配。

    請建豐同志讓戴老板出個手令,自己幫助建豐協調贛南乃至東南五省方面,為貨物進入國統區提供便利與掩護。

    建豐仔細閱讀了兩遍,指尖在電文上輕輕敲擊著,臉上看不出喜怒,但眼底深處卻掠過一絲贊賞的光芒。

    “好一個吳敬中!”他心中暗贊一聲。

    此計可謂一石三鳥︰

    第一是可以解決經費︰軍統總部撥款時常捉襟見肘,戴雨農又對手下各站自籌經費睜只眼閉只眼。吳敬中此舉,不僅能迅速讓津塘站起死回生,更能獲得遠超常規撥款的活動資金,行事將更加自主。

    在軍統內一個可以“自主”的自己人,對自己政治意義巨大。

    第二是深潛布局︰利用漢奸內部的傾軋和日本人的貪婪,巧妙地將自身勢力嵌入敵佔區的經濟脈絡中。這條“黃金通道”一旦穩固,其戰略價值遠超單純的金錢收益,等于在敵人心髒地帶插下了一根深楔子。

    同時也通過渠道建立,讓自己深入了解敵後這幫官僚,看看這幫人怎麼花天酒地……

    第三就是向自己靠攏︰吳敬中選擇將這條線的終端和最大利益方指向自己主政的贛南,並通過自己向戴笠轉呈,姿態做得非常漂亮。

    既遵守了軍統的程序,避免授人以柄,又明確地向自己遞出了橄欖枝,顯示了合作的誠意與能力。他深知自己正在贛南勵精圖治,需要大量資金和資源,這是在雪中送炭,也是在展示他吳敬中不僅能搞情報,更能搞“經濟”,是能辦大事、解燃眉之急的實干之才。

    這種既遵循規則,又高效解決問題,還能敏銳抓住政治機遇的手腕,正是建豐同志目前非常需要和欣賞的。

    他身邊不缺夸夸其談的政客,也不缺忠心耿耿的軍人,但像吳敬中這樣,身處復雜險惡的敵後,卻能跳出特務思維,從經濟和政治層面著眼,靈活機變、敢于用非常手段達成戰略目標的人才,確實鳳毛麟角。

    “膽子大,心思活,手段高,而且……懂分寸。”建豐同志在心中給自己老同學吳敬中下了評語。

    他通過自己向戴笠要手令,是為了走戴笠的渠道,讓戴笠知道自己看中吳敬中,不讓戴笠猜忌他,這就是懂分寸的表現,避免了僭越之嫌。

    他沉吟片刻,對侍立一旁的秘書吩咐道︰

    “給吳敬中回電。第一,對其工作成效表示肯定,望其再接再厲,穩固此線,以圖長遠。”

    “第二,同意其合作方案。不止贛南及周邊五省通道,大後方的通道,我也可以親自安排可靠之人接應、疏通,確保貨物安全、隱秘流轉。具體聯絡方式和接應節點,另電告知。”

    “第三,所得利潤,按約定比例,大部用于津塘站重建與特殊活動,其余部分,我會存入指定賬戶,專項用于贛南民生與基礎建設,一定會讓賬目清晰,會有專人審計。”

    “第四,轉告他,‘不擇手段’雖為形勢所迫,但心中需有底線,目標始終是救國救民。望他好自為之,勿負期望。”

    秘書迅速記錄下要點,準備去擬寫回電。

    建豐同志又補充了一句,語氣意味深長︰“另外,以我個人的名義,給戴雨農發個電報,麻煩他為贛南、為我個人,讓吳敬中,他的這個得力干將幫忙,希望吳敬中能解決了我們的一些‘實際困難’。”

    秘書心領神會,這是要借戴笠之口,進一步抬高吳敬中在軍統內部的地位,同時也是對戴笠的一種安撫和暗示——此人我用了,你也行個方便。

    秘書離開後,建豐同志再次拿起那份電文,目光落在“吳敬中”三個字上,嘴角微微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弧度。

    亂世之中,人才難得。這個吳敬中,是善于在灰色地帶打開局面的奇兵。

    他對吳敬中的欣賞,不僅僅在于這次“送錢”的功勞,更在于這個老同學展現出的那種在泥潭中還能找準方向、並且能干淨利落辦事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志在更大舞台的建豐同志來說,價值連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諜戰劇中的龍二》,方便以後閱讀諜戰劇中的龍二第180章 人才難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諜戰劇中的龍二第180章 人才難得並對諜戰劇中的龍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