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三海的手下們立刻像打了雞血一樣沖進倉庫,開始所謂的“檢查”。
與其說是檢查,不如說是破壞和搜刮。
他們粗暴地撬開包裝箱,將嶄新的五金零件胡亂翻撿,故意用鐵鉤劃傷光潔的金屬表面,看到小巧精致的零件或工具就順手揣進懷里。
賬本被翻得亂七八糟,嘴里不干不淨地罵著,尋找任何可以找茬的所謂“漏洞”。
“報告!這批螺絲規格和報關單上不符!疑似軍用違禁品!”
“這里!這桶潤滑油沒有貼皇軍頒發的特許標簽!”
“賬目有問題!上個月出庫的數量對不上!肯定偷偷賣給了不該賣的人!”
各種莫須有的“問題”被不斷報上來,听得那洋經理臉色由紅轉白,又由白轉青。
龍二則看似認真地記錄著,偶爾拿起一個零件仔細查看,實則目光銳利地掃過倉庫的每一個角落,默默記下貨物的種類、數量、堆放位置。他發現,這批五金零件質量極高,許多確實是重要的工業基礎件,甚至有一些稍加改造就能用于軍工生產。
穆連成和日本人盯上這里,絕非偶然。
...
類似的場景,同時在美豐石油公司倉庫、以及其他幾家被“點名”的洋行貨棧上演。
袁三海的人充分發揮了流氓本色,極盡刁難之能事。
要麼以“檢查”為名長時間佔用裝卸碼頭,導致對方無法正常作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要麼故意聲稱發現“疑點”,勒令整倉貨物封存待查,一封就是好幾天;更有甚者,直接索要巨額“保證金”或“罰款”,聲稱可以“私下疏通”,免去更大的麻煩。
...
租界洋行圈頓時炸開了鍋!
抗議的電話和信函像雪片一樣飛向各國領事館和工部局。
英法領事館官員緊急約見日本駐津特務機關長和領事,提出嚴正交涉,指責日方縱容低級官員和流氓團伙,以稽查為名,行搶劫勒索之實,嚴重破壞商業環境,侵犯各國商民合法權益。
工部局的巡捕們也被調動起來,與袁三海的人在租界邊界附近發生了數次對峙和推搡,氣氛一度十分緊張。
...
特高科,吉田辦公室。
吉田看著各方送來的抗議公文和領事館的照會,嘴角卻露出一絲滿意的冷笑。
“鬧起來就好,就怕你們不鬧。”他對小島說道,“佐藤和袁三海這兩個蠢貨,雖然吃相難看,但確實把水攪渾了,也試出了那些洋人的底線——他們除了抗議,暫時也不敢有更激烈的反應。這說明,歐洲的局勢讓他們無暇東顧,本土的態度也很曖昧。”
他更關心的是實際收獲,于是問道︰“穆連成那邊有什麼進展?我們的人又拿到了多少數據?”
小島連忙匯報說︰“穆連成的人利用商業渠道,拿到了一些洋行的內部庫存清單和粗略的資產評估表,已經秘密送來了副本。我們的人通過這次稽查,也核實了部分倉庫的實際庫存,與穆連成提供的清單基本吻合,甚至還發現了一些他們隱瞞未報的緊俏物資。這是初步匯總的報告。”
吉田接過報告,仔細翻閱,眼中光芒閃爍,高興地說道︰“很好!五金、石油、橡膠、通訊器材……儲量果然驚人!這些都是帝國急需的戰略物資!繼續讓佐藤他們鬧,尺度可以稍微收緊一點,別真的引發外交事件。重點是施壓,讓那些洋行惶惶不可終日,同時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提供更精確的目標清單。”
“嘿!”
...
緝私科辦公室。
佐藤則有些志得意滿,又有些忐忑。短短幾天,他和袁三海就撈得盆滿缽滿,各種“孝敬”和“罰款”源源不斷。但洋行和領事館的抗議也越來越凶,他怕玩過頭引火燒身。
“龍桑,吉田科長那邊……沒說什麼吧?洋鬼子叫得挺凶啊。”佐藤有些心虛地問龍二。
龍二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勸慰著說道︰“佐藤君放心,吉田科長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要我們把握好度,不出大亂子,鬧得越凶,科長閣下越高興。這說明我們查到了他們的痛處!那些抗議,不過是無能狂怒罷了。
不過,接下來我們可以稍微‘規範’一點,重點挑幾家骨頭硬的,繼續施壓,其他的,稍微放松一點,給他們點錯覺。這幾家硬骨頭就不要讓袁三海的人去了,他們都是一幫地皮流氓,打砸搶還行,確實沒什麼見識和規矩。這次緝私隊請幾名緝私專家帶隊,讓皇軍合理合情合法的查封,或者拖延!讓輿論找不到緝私的錯誤!”
“吆西!還是龍桑看得明白!”佐藤放下心來,又開始琢磨下一步敲詐誰。
...
龍二則從這次聯合稽查中,看到了更多的東西。
日本人對于租界洋行的資產覬覦之心已昭然若揭,穆連成的調查和這次的稽查,都是在為未來可能的武力接管或強制“收購”做鋪墊。
而袁三海這種地頭蛇,在日本人眼里不過是可以隨時丟棄的夜壺,用完即棄。他的瘋狂,恰恰是日本人需要的。
.......
憲兵隊。
藤田少佐並未像佐藤那般欣喜于稽查行動帶來的蠅頭小利,他眉頭緊鎖,看著桌上另一份來自更高層級的密電。
電文落款是“興亞院華北聯絡部經濟課課長伊藤文夫”。
興亞院是日本為統籌對華政治、經濟、文化侵略而設立的中央機構,權力極大,其官員往往與日本國內貴族、財閥關系深厚。
伊藤文夫算是藤田的長輩,他約見藤田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日本駐津屯軍司令部,一間極具日式禪意、卻處處透著威嚴的茶室內。
憲兵隊的藤田少佐正襟危坐,神情恭敬地面對著一位來自興亞院華北聯絡部的貴客——伊藤文夫課長。
伊藤年約五十,穿著考究的和服,舉止優雅,眼神卻銳利,透著古老貴族特有的矜持與算計。
他代表著日本國內那些並不直接參與軍事、卻對戰爭紅利垂涎三尺的華族勢力。
茶香裊裊,但氣氛卻並非閑適。
“藤田君,”伊藤文夫緩緩開口,聲音平和,卻自帶壓力,“華北的局面,尤其是津塘這樣的國際都市,未來的資源整合,不能總是依靠袁三海那樣的地痞流氓,或者特高科那些只懂得破壞和恐嚇的蠻干之徒。吃相太難看,國際輿論壓力很大,也容易讓支那人離心離德。”
藤田微微躬身道︰“嗨,伊藤閣下所言極是。吉田科長的手段確實激烈了些。不知閣下有何高見?”
伊藤文夫輕輕放下茶杯,指尖劃過光滑的杯沿︰“英美法等國的資產,帝國志在必得。但奪取的方式,可以更優雅一些。
直接搶掠,那是下策,是軍部那些馬鹿才會做的短視行為。上策,是‘合法’地接管,平穩地過渡,甚至在未來可能的談判中,留下轉圜的余地。”
他頓了頓,看向藤田,目光深邃,沉聲說道︰“這就需要找一個合適的‘白手套’,一個中國人,來在前台代持這些產業。名義上,這些企業還在‘正常’運營,甚至可能由‘中方人士’管理,但實際上,必須牢牢掌控在我們手中。這個人選,至關重要。”
藤田立刻明白,國內的貴族和財閥對要查封的英美法在佔領區的資產也垂涎三尺了!
